基层干部“被污名化”四大成因

2013-04-29 11:12雍天荣
当代党员 2013年8期
关键词:雷人拟态污名

雍天荣

为何会出现“基层干部被污名化”这种倾向呢?

首先,少数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领导艺术欠缺、政策水平偏低。由于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很多人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导致部分基层干部综合素质距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接连出现某些官员的雷人话语,就暴露了少数基层干部素质较差、群众意识薄弱、政策水平偏低、领导艺术缺乏等问题。如某些地方官员讲:“我们不强拆,你们知识分子吃什么?”“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些雷人话语的共同特点就是以权力为中心,其高高在上的骄横霸道作风暴露无遗,完全忘记了党的宗旨和性质。

其次,角色的混淆与错位疏离了官民关系。所有的基层干部都应该明白,你只有在执行公务、处理公事时,或者领导集体给你授权后,你才能代表组织说话。有些人动辄代表组织,把私人事务用组织的名义表达出来,损害了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如某乡干部醉酒后在走廊里撒尿,楼下的人气愤地质问:“谁在上面撒尿?”这名干部居然高声回答:“乡党委。”造成官民疏离的另一原因是角色的错位。我们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其言行举止必须与充当的角色相吻合。有极少数基层干部官不大,官瘾大、官架大,一分的官职,五分的官架,不管在什么场合说话办事,总喜欢把自己和周围的群众隔离开来,高高在上,这种干部不遭骂才怪。

再次,自媒体舆论环境放大了基层干部的负面形象。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渐成碎片化的网络舆论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逐渐成为左右对社会问题认知的重要舆论力量,形成了网络拟态环境。在这种拟态环境中情感认同取代理性辩论,网民在持同一个立场的场域中寻找认同和共鸣。网络尊重的往往不是真相,看中的是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在网络拟态环境中,网民是在电脑屏幕前寻找社会真相,以为屏幕上显示的就是真实的社会现实。从信息渠道上看,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导致民意诉求渠道的阻塞,而新媒体打开了一个缺口,于是网络诉求立刻井喷。底层群体情绪的集中宣泄将网络上呈现的政民关系推向对立,且由于预设的身份标签的存在,大多网民会自动站在草根一边,形成简单的官与民对立态势:凡是官都是错的,凡是民都是对的。

最后,乡村治理结构的变化引起群众的误解。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村社会逐渐代替乡村政治,农民把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发家致富上来,农民的集体意识和村落意识逐渐瓦解。但乡村的公共事务总得有人来完成,如修路、修水渠,于是,一些地方的鄉镇一级政府只好选择村里的富人治村,他们有经济能力,在村里有经济地位,便于一些公益性工作的开展。这就形成了富人治村的乡村治理结构。而这种结构给了底层百姓一个误解:有钱才是大爷,有钱才上得去,金钱和权力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没意识到,这正是他们的无政治性导致的结果。

(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猜你喜欢
雷人拟态污名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雷人画语
污名的道德解析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婚礼上的雷人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