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
【摘 要】中国和印度是东方著名的两个文明古国,二者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双方的交流对两国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促进了中印两大古老文明的兴旺繁荣。
【关键词】唐代;中印;交流
唐代中印两大文明丰富的物质文化随两国频繁的交流而快速传播,印度的物产、天文历算、医学、佛教文化等传入中国,中国的科技、瓷器、医药学等也流入印度,两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丰富了两国的文化。
(一)物质交流
唐代中印间的物质交流主要是通过“贡赐”贸易,民间商贸进行的,两国间流通的物品包括:动植物、生活生产用品、书籍药品等,这些交流的物品既满足了贵族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印度传入唐朝的物品有香料、植物等。香料有沉香、熏陆香(色白者)、胡椒等。树木是带有宗教意义菩提树、婆罗树,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在婆罗树下涅槃。贞观十五年(641年)和二十一年(647年),天竺国和摩揭陀国分别遣使向唐朝献菩提树;天宝初年唐朝安西四镇至少两度向拔汗那采进婆罗枝条。此外还有俱物头花(印度白睡莲)、泥楼婆罗(印度青莲)、白豆蔻、密草、竹黄、乾托木皮。动物有、豹、色鹦鹉、问日鸟等。还有矿物琉璃(亦名火齐)硝石等传入中国。
唐朝传入印度有的丝绸、纸张,瓷器、竹器、漆器、金银器、茶叶、桃、梨、磁土、肉桂、黄连、大黄、土茯苓、樟脑等物品,其中许多品种深受印度人的喜爱,以至印度桃、梨樟脑等词的前面都加上“汉”或“秦地”的字样。
(二)科学技术交流
1、传入中国的印度科技
传入中国的印度科学技术主要有天文历法、医学、和制糖法。
在天文历法方面,六七世纪的印度天文学正处于欣欣向荣的阶段,印度和阿富汗天文学家在七八世纪不断访问中国,来华传经,隋代已经译成的天文学历算著作有《婆罗门舍仙人所说天文经》21卷、《婆罗门竭迦仙人天文说》30卷、《婆罗门天文》1卷、《婆罗门阴阳算历》1卷等。唐初编修新历常需参照印度历法,李淳风的《麟德历》、僧一行的《大衍历》都曾参考过印度《九执历》。安史之乱前,中国天文历法深受天竺瞿昙、矩摩罗、迦叶三家的影响。瞿昙一家参与了唐的多次历法改革。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前后瞿昙悉达译出九曜(执)历,对唐代及后世影响深远。
在医学方面,随着中印间的交流,印度药物也在大唐出现。唐代来自印度药物主要有:质汗药(主治金疮伤折、淤血内损等症)、郁金(主治血籍下气,作为生机止血的药物)、乾托木皮(暖胃)等。同时传入的还有一些医学著作,在唐朝初年,中国所知的印度医学著作至少有《龙树菩提药方》4卷、《婆罗门诸仙药方》20卷等,在唐代明确见于记载的有开元八年(720)罽宾所献“秘药方、蕃药”和开元二十五年(737)东天竺所献“梵本诸方”和译本《龙树眼论》一卷。印度医学对我国医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如隋末唐初的名医,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581--628年),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印度医学基本理论对其医学思想的重要影响。他医学思想在继承中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融合了印度古医学“四大”理论即“地、水、火、风”的病理生理观。他所编的《千金要方》中就引入了印度的医学理论,在该书卷27中还附有天竺按摩法一章;在他的另一本书《千金冀方》中则收入了印度方剂多种。印度眼科的传入,对我国眼科治疗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印度及大秦的影响下,我国唐代出现了有关眼科的专著《治目方》5卷,内有利用传自印度的“金篦术”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有“金针一拔日当空”之赞。
制糖法 这里的糖指的是蔗糖。据研究,中国蔗糖的制造至少始于北魏以前。到唐时,技术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有曝和熬或煎两种方法,但糖的质量不及印度。所以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遣使去印度学习制糖技术(熬糖法)。取得经验后经过研制,中国造的糖“色味愈西域远甚”。这就是唐代在学习印度的先进技术后,不断提高改进,才出现的新成就。后因中国改进的制糖法又传回了印度,所以现代印地语里称白砂糖为cini,其含义就是“中国的”。
2、传入印度的中国科技
传入印度的中国科学技术主要有造纸术和医药两方面。
在造纸术方面 唐代造纸术传入印度的输路线很可能是通过克什米尔或中印藏道传入的。克什米尔的造纸大约是受于阗纸的影响,中印藏道则是641年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松赞干布带去了造纸法,后经西藏传入尼泊尔,然后遍及南亚次大陆。这是中印科技交流中中国科技促进印度文明发展的典型事例。
在医药方面 在印度医药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医药技术也传到了印度。中国传入的药物传如人参、茯苓、当归、远志、乌头、附子、细辛、麻黄等,被称为“神州上药”。唐代名僧义净在印度期间,常用中药为人治病,还曾用苦参汤和茶自疗。约写于公元前3世纪的《脉经》传播到印度,由印度传到穆斯林国家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时的伊斯坦布尔,可以见到《脉经》的阿拉伯文译本,还带有中文原图。
此外,其他的一些科学技术如印刷术、炼丹术、穿井开渠等,也直接或间接的传入印度,对印度的文化和生活产生了许多影响。
(三)思想交流
在中印交流的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交流要数佛教的交流。自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中印间的佛教交流就没有间断过。唐代,中印间佛教的交流达到了高潮,并在客观上促进了佛教研究和传播中心由印度向中国的转移。同时还存在中国佛教倒流印度现象(“指在谈到中国古代哲学对印度的影响时,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中国佛教“倒流”印度的问题。与倒流现象相关的,是求法僧人携带汉译佛教经典赴印度”[3])。印传佛教在唐代彻底中国化,作为佛教文化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精神。宋明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等新儒学派又将印度佛学与本土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成为中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的唐朝,以其开放的姿态,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势及其在世界上空前的的影响力,吸引着世界人民,进行着积极地、活跃地、广泛地对外交流,不断地吸收域外文化的精华来滋补本民族的文化血脉,以博大精深的情怀兼容其他民族的文化。印度文化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文化以其强劲的生命力完成了对印度文化的取舍、吸收和创新,并以此形成本民族的特色文化辐射向周边国家,形成以本国文化为轴心的中华文化圈。以佛教为例,中国在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之后又把中国化的佛教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这种“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格局,正是中国文化生命力的体现,亦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原因。唐代的中国因强盛而开放,又因开放而强盛,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实的生命力和不懈地追求,诠释了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和蓬勃的生机。
综上所述,拥有灿烂的文明的古代中国和印度,就像两国文化体系是由许多不同的领域构成的一样,唐代中华文化和古印度文化之间的交互传播也表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两国间以文化交流为主,其基本趋势是双向、互补的。中印两国以平等友好的交流方式相互影响,促进各自的发展,丰富了两国的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吴玉贵.唐代文化(合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