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青
摘 要:文章在阐明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际,构建发展都市农业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证。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评价都市农业发展是合理而必要的,能更好地促进都市农业的合理规划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都市农业 指标体系 构建 论证
评价都市农业规划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可持续,有必要通过构建正确、全面的指标体系,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对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借助于特定评价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指标可以概括为三类:单项指标、复合指标和指标体系。单项指标如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这类指标比较简单,但提供的信息很有限;复合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绿色核算等,这类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定量有一定的欠缺;指标体系克服了前两种指标的缺点,能综合反映都市农业发展要求。因此,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评价都市农业发展是合理而必要的。
一、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都市农业是一个包括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大系统,因而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指标的有机整体。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在指标数量上不能太少,在指标涵盖范围上不能太广,在指标内容上不能太窄。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各指标的设定要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能够从不同层次、不同层面上比较全面地反映都市农业发展的水平,从而克服过去仅仅是从经济方面孤立研究特定经济现象的传统统计模式。
(二)可比性原则
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要力求做到与国家指标、国际指标接轨,以便进行国际都市之间、国内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还要进行同一城市不同年份、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反映出各项指标的比较差距和动态发展水平,以确定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等。为此,需选择可以比较的指标统计口径,如人均、比重、平均相对数,而不用绝对数,并且在计量上使用以基准年为标准的不变价格和各国或地区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同时,在指标的选择和确定上尽可能地采用世界上普遍认可、广泛使用的指标。
(三)可操作性原则
在建立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时,一是应力求简单明了,不宜求全、求细。二是要求观念明确、方法直观、计算简便、资料易于收集且指标数量适当;三是考虑选择那些具有共性特征的指标,避免特殊指标对评价所带来的扰动和非公平化趋势。因此,要考虑计算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参照国内外都市农业指标体系基础上,尽量利用统计部门现有的资料和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计算方法力求简便易行,提高指标的可操作性和使用性。
二、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
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的基础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因为评价的地区不同、指标数据的可取性以及对都市农业内涵理解的差异,不同学者所采用的指标有所不同,一般把都市农业发展分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5个系统来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通常采用专家咨询法即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指数加权综合评判法等方法。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
为达到建立良好的指标体系以评价都市农业发展这一综合性目标,应寻求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能全面反映这一综合性目标各个方面的特征指标,且这些指标及其组合能够恰当地表达人们对该综合目标的定量判断。首先,根据都市农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和都市农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联合国人居中心设置城市指标体系的分组思想,并结合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实际,将指标体系从总体层次划分为劳动力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等5大指标体系。其次,在每一个系统下,考虑到目前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与可靠性,经过严格的分层筛选,确定了21个细化指标。其中,劳动力指标主要包括:农业劳动力比重,农业第三产业服务人数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农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人均GDP,农产品加工带动水平,休闲农业收入与农业总收入之比;社会指标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民恩格尔系数,农业组织化程度,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投入比重,城镇化率;资源指标主要包括: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节水型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环境指标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农药使用强度,化肥使用强度,规模饲养场粪便处理达标率。
三、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论证
根据设定的指标体系,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构建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即按照指标体系的基本关系构建指标的递阶层次。把复杂问题分解称之为元素的各个组成部分,指标体系的每层中各元素支配下一层中的相应元素,并通过这种支配关系把这些元素串成一个递进的“金字塔”型层次结构。
(二)建立两两判断矩阵
系统分析应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AHP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中各单元(即指标项)相对重要性所给出的判断。这些判断通过引入合适的标度,用数值表示。在确定的递阶层次结构中,每一个元素和该元素支配的下一层元素构成一个子区域,对于子区域中的各元素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来构建若干个判断矩阵。设总目标层元素 与下层元素 , ,…, 有联系,则判断矩阵如下表1所示。
在AHP中,为了使判断定量化,关键在于设法使任意两个单元关于上一层次单元的相对优势程度得到定量描述。AHP采用1-9标度方法,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予如表2所示的数量标度,该表解释了各数量标度的含义。
责任编辑: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