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及政策选择

2013-04-29 05:21:09郭新梅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政策选择协调性可持续性

郭新梅

摘 要 本文将从分析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研究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以作为已有认识的一点补充。

关键词 档案事业 可持续性 政策选择 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先导科学选题之一,我国的档案界人士对此也颇感兴趣,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述了各自对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在本文笔者将从分析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研究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以作为已有认识的一点补充。

一、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发展理论的影响。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增长理论”的影响下,走的是规模增长的道路,把档案事业的发展单纯理解为档案馆(室)数量的增多、馆藏档案数量的增加、档案工作者队伍的扩大,并且以数量指标作为发展的目标加以追求,因此档案事业的发展出现了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自身规模轻社会效益的倾向。其结果是割断或削弱了档案事业与社会的联系,使档案事业的发展陷入盲目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无法与社会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关系。而社会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进入到80年代后,在“协调发展理论”的影响下,我国档案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档案事业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这种新的发展观追求的不再是档案事业的自身规模,而是档案事业社会功能的发展,把档案事业的社会效益的提高作为发展的目标。因为,档案事业社会功能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档案事业本身的规模,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档案事业与社会需求的协调能力。只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规模及其方向,并着力于提高档案馆(室)的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才能相应地发展,最终使档案事业与社会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强调档案事业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的发展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一方面要明确档案事业在人类自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明确人自身的发展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可持续性。档案事业规模的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在一个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的社会里,档案事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档案事业的发展则意味着其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而并非意味着资源消耗的增加,因而是可以持续的。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政策目标,应根据可持续性的要求调整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可提供的条件内确定档案事业的规模。

2、协调性。档案事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必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性。因此,必须把档案事业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使档案事业与社会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从而使档案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这种协调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结构相适应;二是功能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三是时段性协调,即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3、公平性。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本代人之间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重视当代人的档案信息的需要,也重视后代人对档案信息的需要。因此,档案事业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当前,更要关注未来,以实现对世世代代需要的满足来规划其发展的蓝图。

4、人文性。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的不是档案事业本身的发展,而是人的发展包括档案工作者和用户。因此,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一是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二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利用手段的变革,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模糊技术的运用,使档案利用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检索,大大提高了查全率、查准率和检索速度,那些对档案要素掌握不多的利用者,更是增加了希望和满意度。可以说,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推动政务公开和公共信息服务全面开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树立了档案部门与时俱进、高效服务的崭新社会形象。

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有效保护了档案,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大家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1、确认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生长点。与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旧发展观不同,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具有新的生长点。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生长点首先在于用户。用户及其需求是档案事业存在的基础、发展的依据。因为档案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信息服务,简言之,就是为用户服务。

只有一支庞大的、稳定的、广泛的用户队伍,档案事业的发展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只有通过改变档案事业的社会形象、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水平并利用档案宣传与辅导,才能使档案工作真正体现大众化、平民化,才能使利用档案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长期行为。

建国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档案政策及对档案事业的投入以及档案管理设备现代化的程度等因素,还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队伍。只要有了人才作保证,档案事业的发展就有持续的后劲和张力。因此,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它是依靠知识、依靠挖掘利用劳动者的智慧,走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这充分体现档案资源的价值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生长点。档案是知识的重要存在形式,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档案事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必然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密切关系。知识经济的提出为深层次认识档案事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思维工具,更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思路。充分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扩展档案事业的社会功能,这不仅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

2、确立“科教兴档”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要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样需确立“科教兴档”的战略方针。为此必须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视对科教的投入,切实解决档案科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档案学研究和档案教育在现有基础上有长足的发展;二是要化大力气提高档案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加强科学管理与使用,增强在职培训的力度和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高这支队伍的总体水平,以适应档案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确定改革的思路。发展与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改革的成功将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档案事业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个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与社会建立起共存、互助和协调的关系,因此,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或者说改革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改革是多方面的、多方位的,例如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方式的改革、工作方法的改革、观念的更新等等。其中,改变观念是所有改革措施中的基础,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思想的束缚,引导人们走出认识的误区和盲区,为其它改革扫除障碍。对于政治色彩较为浓重的档案事业来说,其改革的成败更在于陈旧的与现实不相适应的观念能否得到更新,即能否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其中效益观念、服务观念、法制观念、公关观念、大档案事业观念等是亟待确立的。

总而言之,只要以改革为动力,按照科教兴档的战略部署,抓住档案事业发展的三个新生长点,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新乡市晨旭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谭琤培: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档案与建设》1997年第1期。

[2]谭琤培:论市场经济与档案馆改革,《档案》1995年第2期。

[3]肖枫:发展学与可持续发展,《光明日报》1991年6月13日。

[4]周毅:跨世纪的国略: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家》1997年第2期、第3期。

[5]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出版。

[6]李长顺:事业腾飞靠科技,《中国档案报》20081218期。

猜你喜欢
政策选择协调性可持续性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8:54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中国自行车(2018年9期)2018-10-13 06:16:50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农民工城市购房的困境、路径与政策选择
探究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失业的经济影响及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研究
我国开征碳税的政策选择
商业会计(2016年10期)2016-06-08 01:55:01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