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辉
摘 要:目前,教育的改革正由应试教育不断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社会、家长对教育的评价还没有完全从量到质的观点转变,很大一部分还停于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衡量教育的好坏,这就有留传于世的:分分,学生、老师的命根。这对生物学科、生物教师来讲,要想使学生学好生物学科就极具挑战性,因为生物学科未纳入中考的范畴或者纳入中考的成绩仅占20%左右。那学生该如何学,教师该如何教?
关键词:新课标;素质教育;信心;等待
现在七年级生物实行的是新教材,从新课标来看,已经在原有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更加凸显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更加表明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性。但由于生物未纳入中考或者纳入仅占20%左右,社会、家长以及学生对此学科学习仍旧处于传统观念,因此,每学期末,生物教师拿着学生的生物成绩都显得很无奈,心情也浮躁起来,抱怨随之而来:“我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没有一点效果?”
其实这很正常,教师不必太自责,不必太自卑,教师要多点信心,多点等待。
曾有专家这样说过的:“教师,特别是优秀的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其中学会等待就是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读到这里,我不由地想到我们平时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性急、浮躁的心态。
可能是学科限制,按大纲要求生物学科一周只有两节课,跟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少,加上社会的认定,学生也不把这门学科当回事。社会、家长、上级从来都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肯定老师的优良,教师也就以成绩来定学生的好坏,面对越来越个性的学生,我们显得无奈。有时对于自己的付出收获不到丰硕的果实,我们总是很困惑、很无奈,结果导致教学情绪越来越差,心态越来越坏。其实,这就是那位专家所谈到的教师缺乏等待,缺乏宽容。我们的许多工作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好的,需要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这里,那位专家还有深刻的阐述:其实,从我们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我们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而正是这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使得我们有1%取得成功的可能……教育是最能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领域,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那么直接,不那么迅速。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心、多一分亲切。
教师要有信心,因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育是长期的过程,要把自己看成是教育家。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我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我可以培养他们扎实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激情。虽然我不指望能培养什么科学家,但也希望是有素质的劳动者。我们对每个学生应当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欲望。
正因如此,教师才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课堂中,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摇篮。让教师静下心来,认真工作,为着1%的成功执著以求,耐心等待。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区骆来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