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良杰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课程标准把数学学科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双基”,扩展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层面。赋予学习的主体——学生,以全面的人格化,强化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考;空间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当前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成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石。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主渠道。下面拟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一、少分析综合多发散批判,强化思维能力训练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数学中的应用题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思维训练的基本途径。然而教材中应用题材料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显得高度抽象化,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反而成为学习的障碍。而且旧教材中的习题几乎都具备完整的条件,习题和课题的任务是寻找唯一的答案,这样的学习容易使学生满足于得到正确答案,对于解题思路的多样性,问题的内在因素缺乏进一步探讨的动力。教学上教师则多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加以阐述,来发掘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单一、呆板,思路狭窄,创新萌芽被扼制,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的情况。而开放型的题目本身具有综合性、多向性、新奇性和条件的多余性。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学习完公式后,可设计问题:面积是48平方米的花坛,长和宽可以分别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发散、批判思维的训练,且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处于主动参与的位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频频寻根问底、激发寻找满意答案的强烈愿望。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助于让学生参与新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少集中讲评多自学思考,留给自主发展空间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师比较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流于形式。往往在宣布自学之后,真正给学生独立自学的时间极少,很快便转入集中讲评。因为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发展时空,就很难欣赏到学生那令人激动的独立见解、真知灼见。事实上,不能以教师的思维结果取代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参与的应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看书自学或参与几次小组讨论,不是模仿书本或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地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应注重捕捉学生的独立见解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见解是错,也要肯定其独立思考的精神。应肯定的则充分肯定,应引导的则适当引导。有时虽是对一个学生独立思维过程的评价与指导,但受益的却是全体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由传统的“盲从学习”到现代的“有独到见解的学习”的跨越。
在教学“平行线”这一课时,我课前提出综合性问题:“如何验证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由学生自学、讨论。经过一番的热烈讨论后,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三种方法:1.把两条直线无限延长,看是否会相交于一点。2.作平行线之间的垂线,看是否每条线段都相等。3.用作平行线的方法验证是否平行。出乎意料地把整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解决。
三、少课堂提问多质疑问难,精心营造问题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教师提问跑的现象”。有时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疑问超越了教学范围,马上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原定的教学思路上。教师往往禁锢于设计好的教程,不能灵活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思路进行引导,这样就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创设小动物骑车竞赛的动画场景:不同轴轮的汽车,速度就不同。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产生猜想,谁会得第一,为什么?情理相融,跃跃欲试……进而圆的特征: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也就凸现出来。
实践表明,只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质疑的情景和氛围,启发得当,学生就能够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着教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听教师之讲说”。
四、少抽象知识多直观操作,鼓励学生探究实践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初级阶段,思维水平比较低,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凭借直观表象,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由个别逐渐到一般,理解问题的程度和水平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其自身的认知方法去取代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动手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探究材料,引发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操作、检验。
如,在磁性黑板上贴出一组图形,请同学们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摆放,进而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这种操作性的数学活动既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又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发现内在的数学规律,渗透稳定性和可迁移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克服说教式、枯燥无味的抽象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克服“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观念,以客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学生更多自由操作的机会,激起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参考文献:
杨淑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07).
(作者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雁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