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义
【摘要】胸内恶心纤维组织细胞瘤是较为罕见的肿瘤类型疾病,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医院实、
例,对3例胸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展开探讨分析,3例病患中,原发性病案有2例,转移性病案1例,除病案分析外,本文还对相关的文献信息进行了复习。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胸内;原发性;转移性
【中图分类号】R33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219-01
1病例报告
病例一,性别男,年龄37岁,在2005年曾患过“左下叶肺炎”,通过治疗后分别于07、09、11年出现复发现象。8年的体检过程中,在左心缘发现半圆形的不明阴影,在对病患左心缘进行计波摄影时发现,其波峰减弱到完全消失,外心包囊肿的可能性不可排除;在对病患的选择性支气管造影进行观察时发现其各基底分支支气管和左下叶基底干出现狭窄梗阻的现象。再对病患的左下叶基底和其分支支气管在支气管镜下进行观察,发现同样出现狭窄梗阻的现象,瘤组织则是在活检的过程中发现的。施行临床手术的过程中,在病患的左下叶支气出发现肿瘤,肿瘤对中叶有所侵及,经过讨论后病患的沿左下叶对其进行切除。肿瘤的大小为2.7×3.9×1.4cm,基本性质为白黄色的实体肿物,在镜下对其进行观察可知,胞浆中充满核形为椭圆的原纤维,其染色质较粗,存在一部分成分裂相的细胞,核仁明显,癌细胞的整体形态呈长梭形,左下叶基底支气管的瘤组织侵润范围扩至支气软骨组织,这也是造成病患管腔狭窄的主要原因。由此,对病患所作出的最后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病例二,性别男,年龄45岁,2002年7月出现发热症状,并伴有剧烈咳嗽,喉部痰积液不多,持续时间较久。病患于2003年的5月进行了支气管造影检查,造影结果显示,病患右中叶近端的支气管处于不规则狭窄状态,支气管则成呈聚拢状态,肺部下叶基底支气管变形扭曲,且呈狭窄状态,病患右中下叶支气管开口状态在支气管镜下观察呈狭窄状。手术开胸后,病患右肺与胸膜呈粘连状,右中下肺部位则粘连为团状,经过讨论后,决定对病患的右全肺进行切除。切除的肿瘤大体呈黑灰色,质地较硬,肺部切面右上叶的肿瘤界限十分清晰,肿瘤内部的支气管壁有明显增厚,右全肺的中下叶共有两个肿瘤,且界限不明。对瘤组织进行镜下观察得知,瘤组织的形态处于纤维组织和片块状之间,由于其排列的无序,因此瘤细胞的排列形状呈车轮状或束状。癌细胞的整体形态呈梭形,对胞浆原液进行观察可见其内部的原纤维物质。瘤细胞呈侵润性生长,其主要分布于肺部介质之间,并有向四周扩展的趋势。部分陷入肿瘤内部的支气管被其挤压成裂隙状。由此,对该病患作出的最后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病例3,性别男,年龄28岁,2003年4月左右,病患发现右胸疼痛,且持续时间较长,通过胸透检查发现,其右胸内侧出现了致密圆形阴影,该致密圆形的阴影大小直径为9~11cm,诊断中怀疑肺部有包裹性胸腔积液,在胸透检查所在医院进行穿刺后,当天晚上10时左右突发右侧气胸,办理转院期间,病患右侧胸内包块呈增大趋势,气管分差体层显示病患的右主支气管堵塞。开胸手术后发现,病患右胸内的血性积液已经达到了1600ml,而在其肺门水平降主动脉的周围有一巨大血肿,血肿的尺寸为16×13×11cm,此血块的存在是导致病患右肺无法张开的主要原因,而肺部的降主动脉前外侧壁出现活动性出血,在对其进行修补处理后的28天进行第二次手术时,上发现病患的见主动脉左后壁出现了一假性动脉瘤,且肿瘤的形态巨大,病患右肺无法张开,在右主支气管内发现了块状的血型纤维性物质,由此发现病患肺部癌细胞的具体位置。术后,黄疸、呕吐、发烧等症状相继出现,且病患的排便成柏油样,并出现肠梗阻的病症。2个月后,病患死亡。对死者进行解剖后发现,后纵隔是肿瘤出现的具体部位,肿瘤大小不一,且整体呈结节状态,周遭像气管、支气管、降主动脉、右肺部及食管等器官也有被侵入的现象。息肉病变是其右主气管内所出现的病变特征,并且该病变息肉使得死者的右主支气管被完全梗塞。通过镜检得知,巨细胞及不正形、梭形瘤细胞是构成死者体内肿瘤的主要成分,这些细胞的排列形态为编织状。异形性的癌细胞特征在此状况下格外明显,且死者的肿瘤中单核巨细胞的数量较多,胞浆整体呈嗜酸性,细胞核的大小不一,核膜较厚,染色质粒成颗粒状态,细胞形状各异。最终诊断:死者死于后纵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死者的气管、支气管、降主动脉、食管、肺部及胸膜都被侵及,且癌细胞向胃部和十二指肠转移。
2讨论
良性、恶性是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两种主要形态,在早期的医学研究中,该类肿瘤的属性被归属为良心,但是在1964年,通过两位医学家复习了1516例纤维黄色瘤、软组织巨细胞瘤、隆突样皮肤纤维肉瘤以及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病症的诊断后,添加了几项恶性肿瘤的类型,该类型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核分裂相、细胞或器官侵润以及转移等特定,纤维组织细胞瘤中有1%的发生率为此类恶性肿瘤。而胸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患十分罕见,通常都是由于癌细胞转移至肺部而产生的,本文所涉及的病例3即为后纵隔MFH转移到支气管和肺部。
组织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增生是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主要特征,细胞增生数量的比例是决定其组织形态的主要因素,组织学的文献资料是对本病症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众所周知,MFH组织形态虽然种类繁多,但是这些肿瘤周围都会布满形态不同的组织细胞和梭形成纤维细胞,并伴有有胶原纤维的产生。肿瘤细胞之间会有吞噬脂肪的泡沫细胞存在,该细胞主要吞噬病患体内的多核巨细胞、血细胞以及含铁血黄素。本文中所涉及的3例病案在诊断的过程中,各项指标都有所满足,因此得以确诊。
参考文献
[1]刘秀建,李彩英,孟宪利.纵隔少见肿瘤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探讨[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10)
[2]时高峰,彰俊杰,刘俊锋,等.胸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二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02)
[3]贾问炬,何志秀,姚恒瑞. 原发于颌骨及颜面部软组织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10例报告)[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4(03).
[4]杨拴盈,王双妮.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瘤一例[J]. 中国肺癌杂志. 2002(05).
[5]杨洁清,周秀荣.肾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