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苗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对产褥期的健康促进作用。方法:选择6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中药足浴,对照组不干预;为期30天,以睡眠、乳汁分泌量、子宫收缩情况为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应用中药足浴的产褥期妇女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足浴对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有促进作用。提高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药;足浴法;产褥期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97-02
产褥期[1]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规定为6周。[2]由于分娩时耗气失血,以致阴血骤虚,营卫不固,故产后最易受病,此期的调摄尤为重要。应用中药足浴能对产妇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所辖社区内的所有已出院的产妇,年龄22—35岁。排除标准:1.皮肤病及糖尿病者。2.足部有新的或未愈合的伤口。纳入标准:上述来源,排除以上排除标准的产妇,所有患者对治疗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将红花、艾叶、川芎、牛膝、当归、杜仲、干姜等中草药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精细末,每50克为一小包,每晚睡前1小时将一小包粉末用纱布包好,放入盛有1000ml冷水的容器中,水煎开15分钟后,倒入脚盆中,开始泡脚时,水量没过足背,水温不要太热,以40℃左右为宜。然后,随水温降低,逐渐添加热水,保持水温,直至双脚变红,可在浸泡过程中,用手按摩脚上穴位,泡至全身有热感,微微汗出即,约30分钟左右即可,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
1.3疗效评价
每疗程末对产妇睡眠、乳汁分泌量、子宫收缩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泡脚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3讨论
3.1 中药足浴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
脚上有很多个具有治疗作用的穴位。从经络学的观点看,人体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如[3]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的昆仑、申脉、束骨、足通谷等穴位,属足少阳胆经经穴的足临泣、地五会、侠溪等穴位,属足少阳肾经经穴的涌泉穴等。脚部不仅是足三阴的起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中药足浴法作为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既可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作用,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经常进行中药足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及强身健体的目的。
3.2中药足浴法能有效改善产妇的睡眠质量、促进乳汁分泌、促进子宫恢复,研究结果提示,中药足浴3个疗程,对产褥期的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中药足浴可使上述药物通过经络穴位发生作用,调节脏腑机能,有效改善产妇睡眠质量、促进乳汁分泌、促进子宫恢复。
中药足浴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特色,外用安全性高,无全身不良反应,是一种简单有效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能促进产后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7.
[2]罗元恺主编.中医妇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5.
[3]杨甲三主编.针灸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4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