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归一法”对某院病床工作效率进行分析评价

2013-04-29 20:38关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8期

关赟

【摘要】目的 病床是医院收治病人的基础设施,病床利用情况是临床科室管理好与坏的直接体现。本文通过编制医院床位效率指数,客观明晰地分析床位的工作效率,为医院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归一分析法”,将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综合起来,建立床位工作效率综合指数模型。结果 从总体来说,该院病床效率是比较高的;从结构上来说,该院床位使用效率存在不均衡的情况,科室病床使用效率有显差距;从趋势上来说,各科室也存在不同的季节趋势。结论 用“归一分析法”来分析医院床位工作效率是有效的,是调控医院病床工作效率的

好方法,可以较大限度地挖掘并提高床位的利用率。

【关键词】归一分析法;床位效率指数;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82-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医院面临着患者增加,对医疗质量要求不断升高的压力。长期以来“住院难、手术难”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样的现象在大城市大医院尤为突出。在我国现阶段,通过短期内大规模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来满足百姓的医疗卫生需求是不现实的。如何通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切实有效满足百姓的医疗卫生需求,是当前医疗卫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医疗资源有限、医院规模无法短期扩大且需求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提高医院的单位服务能力是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1]

病床是医院收治病人的基础设施,是医院工作规模的计量单位,也是确定医院人员编制、经费、设备等的主要依据[2]。病床利用情况是临床科室管理好与坏的直接体现。因此,正确地分析医院床位的利用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床位的利用率,对提高医院单位服务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一般来说,反映病床利用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病床的利用情况。病床周转次数反映的是平均每张床位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病床使用率反映的是医院病床的利用效率。如果单一的使用病床周转次数或病床使用率去分析床位的利用情况,是很难发现床位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指数模型,利用综合指数的统计分析方法将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综合起来分析,即“归一分析法”。

本文采用“归一分析法”对某院2012年的床位工作效率加以分析。旨在通过此分析,发现病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近几年该院存在的床位使用不均衡的情况,提高床位的利用率。同时也为该院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1 定义与统计分析方法

“归一分析法”即建立床位效率指数模型,该指数模型由病床使用率指标和病床周转次数指标的乘积构成。利用用床位效率指数来分析病床使用情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床位效率指数=期内床位实际周转次数/期内床位标准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

根据床位工作效率指数模型可知:当实际床位周转次数与标准周转次数相等且床位使用率为100%时,则床位运转情况达到管理所要求的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即为等效状态。等效状态下的床位效率指数必为“1”, 当实际床位周转次数高于标准周转次数或病床使用大于100%时,病床效率指数大于1,这种状态为高效状态。反之,当实际床位周转次数低于标准周转次数或病床使用小于100%时,病床效率指数小于1,这种状态为低效状态。

实际工作中床位效率指数很少有恰好等于“1”的情况,所以本文依据分级医院管理实施规则要求,三级甲等医院床位使用率在85%~95%之间,年床位周转次数≥17次的标准,设定0.90~1.09之间为等效率运行,以此标准来判断床位工作效率情况[3]

当效率指数<0.90时,床位低效率运行;

当效率指数=0.90~1.09时,床位等效率运行;

当效率指数>1.09时,床位高效率运行。

2 资料与计算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该院病案管理科编制的2009~2012年统计年报、2012年月报以及统计台帐,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可靠。采用归一分析法效率指数模型,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实际开放总床日

病床周转次数=期内出院人数÷床位数

床位效率指数=(期内床位实际周转次数÷期内床位标准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

其中,床位标准周转次数是用该院前三年的床位周转次数的平均水平来代表。即:设第t年第i月(科室)的床位标准周转次数为Xti。

Xti= (X(t-3)i+X(t-2)i+X(t-3)i) ÷3

3 结果与分析

3.12012年1~12月床位工作效率的总体趋势分析

根据该院2012年1~12月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计算该院2012年1~12月病床效率指数,其结果和排位见表1。

经过“归一分析法”计算,由表1我们可清晰的看出见该院每个月的病床工作效率的高低以及病床工作效率的总体趋势。如果我们仅利用单个的病床周转次数或病床使用率指标,是很难判断的。

由表1可看出,总的来说,该院病床使用效率是比较高的,说明该院的病房管理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且该院病床使用效率呈现明显V型季节趋势。

由图1并结合该院2012年实际情况可知:一季度各月的床位效率指数大于1.09,说明床位处于高效率运行状态,但效率逐渐降低。这是因为1月末到2月初是春节期间,而我国的传统风俗习惯使得大多数患者只要病情不是急危重的,都会选择出院回家过年。二季度病床使用效率继续下降,5月份为等效运行状态,而六月份床位效率指数小于0.9,呈低效运行状态。这是因为该院从第二季开始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该院进行大范围的临床管理制度的完善、调整和科室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病床工作效率持续回升,且病床效率指数除了10月外都大于1.09,保持高效运行状态。这是因为6月份以后改造工作基本已完成,各科室的日常工作逐渐进入正轨,所以病床使用效率持续上升。

3.22012年1~12月病床使用效率的结构分析

根据该院2012年各临床科室1~12月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分别计算该院2012年该院21个科室1~12月病床效率指数,其结果和排位见表2、表3、表4。

同样的,仅使用单一的病床周转次数或病床使用率指标很难统一比较各临床科室的病床使用效率的高低。通过“归一分法”分析后,就可以直接、统一比较各临床科室的床位工作效率。

考虑到内、外科系统的差别,本文分内外两个系统分别列出各科室病床工作效率。由表2(内科系统病床工作效率)、表3(外科系统病床工作效率)可见,该院内科、外科病床使用效率是比较均衡的。内科系统有10个科室,其中高效运行的有7个科室占内科系统科室总数的70%,等效运行的有3个科室,占内科系统科室总数的30%。外科系统有11个科室,其中高效运行的科室有7个占外科系统科室总数的63%,等效运行的科室有3个占外科系统科室总数的25.8%。低效运行的科室有1个占外科系统科室总数的9%。

科室名称床位周转次数(次)标准周转次数(次)床位使用率(%)床位效率指数效率分析内科系统顺位全院顺位

眼科是该院唯一的一个低效运行的科室,这主要是因为眼科病床使用率小于100%所致。是否需要对其床位进行调整或加强科室管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增加患者的收治人数,需要进一步结合科室情况进行实际分析、调整,提高病床使用效率。而该院的重点科室心内科(排名第2)、胸外科(排名第5)、骨科(排名第9)也确实是病床使用效率比较高科室。儿科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都不低但是病床使用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2012年小儿科周转次数相较前三年的平均水平来说有所下降怎样提高儿科病床周转率,需要结合该科实际情况进一步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对该院各科室2012年1~12月病床工作效率的结构进行分析,本文利用2012年各临床科室1~12月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计算了2012年1~12月各临床科室病床工作效率,详细数据见表4

通过表4,可以清晰的看到该院各科室病床使用效率的结构和趋势。从总体来说,该院的总体病床效率是比较高的,重点科室病床使用效率也比较理想。但是,从结构上来说,该院确实存在的床位使用不均衡的情况,有的科室病床使用效率较高(干部科效率指数高达1.67),有的科室病床使用效率较低(眼科效率指数仅有0.72)。从趋势上来说,各科室也有不同的季节趋势。例如:眼科病床使用效率一直不高,但2、3、12月份病床使用效率都大于1,病床使用效率较高。这是因为冬季期间来眼科做白内障手术的老人比较多的原因;心胸外科、心内科2、3、4月和7、8、9月份病床使用率较高这是因为这几个月份为放假期间,来医治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比较多。

4 讨论

总之,通过“归一分析法”分析,不仅可以从趋势上分析各临床科室的特点,还可以从总体上把握该院病床使用效率的结构。为进一步统筹、安排床位分配,提高床位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简单、明晰的数据分析基参考。

2013年该院将启用新的住院大楼,为进一步优化病床安排和合理调配资源,下一步应从各临床科室资源配置入手,进行清查、调剂和成本核算[4]。参考病床工作效率指数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加强管理,有针对性地适当调整各科室病床设置。对床位高效率运行的科室,由于病人来源多,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都远远高于标准周转次和使用率,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床位,尽可能满足病人的住院需求;对于床位周转次低,而床位使用率较高的科室,在管理上要认真分析原因,加强学科建设,改善住院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收治范围,进而增加住院人数。对于床位低效率运行,同时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都较低的薄弱科室,应加强人才的引进,提升技术力量和科室知名度等措施来提升自己的科室竞争力。总之,在当前综合性医院政府投入不足等客观条件限制下,只用提高运行效率加强自身内涵建设,通过提升医院病床整体效率,使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时,实现医院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1]

参考文献

[1]仰东萍,李树强. 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运行效率—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为例[J].中国医院,2011,15(1):56-57.

[2]李秋燕,赵广通,张乐,等.应用灰色多层次评判法和TOPSIS法综合评价医院床位工作效率[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4):399-400.

[3]陈秀金. 用归一分析法分析某院2008至2010年床位工作效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224-225.

[4]曲海燕.运用归一法调控某中医院病床工作效率[J].中国医院统计,2010,17(1):67-68.

[5]叶小群.用归一分析法对我院2011年床位工作效率的分析[J]. 医学信息,2012,25(8):171.

[6]王凤昆,房晓旭,等.床位效率指数在评价临床科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J]. 中国病案,2013,14(2):48-49.

[7]李宝慧, 鄂市中心医院2008年各科室床位工作效率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2010,17(3):261

[8]闫军玲,陈辉,杜小加,等.医院床位规模及利用的分析评价[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6):556-557.

[9]王婧,杨泽.病床的优化安排方案[J].中国医院统计,2010,17(3):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