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华
摘 要:目前,我国70%左右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面对严峻的现状,科学积极的健身活动是摆脱“亚健康”的首要选择,而合理的营养是远离“亚健康”的基础和保障。本文着重阐述了“轻体育”与“亚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健康;亚健康;轻体育
一、关于健康
1.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道德健康也纳入健康的范畴,提出只有同时具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如今,健康已经超越了孤立的医学问题,已经不是纯粹的个人问题,而成为社会进步、民族鼎盛、经济发展的保证。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志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体重适当,体形匀称,站立时头、臂、臀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头发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由于道德判断还没有严格的标准,故WHO健康标准中没有涉及道德健康的具体内容。
3.影响健康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归纳有以下四个方面:人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约占60%;生物遗传因素,约占15%;生活环境和社会保健制度,约占25%。
二、关于“亚健康”
1.“亚健康”的概念
所谓“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也就是健康向身体亮起了“黄灯”,虽然没有明显的病症,却呈现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弱,引起诸多不适症状的情况。
2.“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烦燥、易怒、健忘、胸闷、心悸、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目前认为“亚健康”的范围很广,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均可属于“亚健康”的范畴。“亚健康”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某种疾病。
3.“亚健康”出现的原因
与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过度工作,不良生活嗜好,不良生活习惯,饮食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缺少合理的体育运动,缺乏睡眠等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造成人们对体育锻炼及日常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忽视,所以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有关报道,我国2003年处于“亚健康”的人群为50%以上,而到了2005年则高达70%左右,据有关的报道,目前已达76%以上。
三、关于“轻体育”
如今,“轻体育”的健康方式正形成热潮,对消除“亚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轻体育”的概念
所谓“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如益智类项目(下棋、打牌等),消遣类项目(散步、日光浴等),艺术类项目(跳舞、演技等);其次是运动负荷较小、娱乐性较强的项目(保龄球、台球等);也有学者把慢跑、健步走、登山、游泳(较短时间)亦归为“轻体育”。
2.“轻体育”的特点
(1)体能消耗小:“轻体育”不追求运动量,对身体系统的功能起到调节的作用,使锻炼者心情舒畅。
(2)运动方式活,“轻体育”可集体活动,也可单独活动,可以静悄悄活动,也可以在音乐伴奏中活动。
(3)技术要求低:“轻体育”没有过高的技术与规则要求,哪怕毫无运动基础的人,只要有健身愿望,就立即可以进入角色。
(4)经济负担小:从事“轻体育”不用为经济负担伤脑筋,在公园、广场或家里均可做到“少花钱可健身,不花钱也可健身”。
(5)时间要求松:“轻体育”在时间要求上宽松,可利用工作的间歇时间进行,也可以利用茶余饭后零散时间进行,锻炼时间可长可短。
(6)锻炼轻松化:从事“轻体育”,锻炼者可以忘却烦恼,摒弃一切不利健康的情绪。活动过程不仅是健身的过程,而且是净化心灵、怡情悦性、消除精神紧张的过程。
四、“亚健康”与“轻体育”
1.从事“轻体育”的强度
亚健康人群在开始锻炼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逞强,以锻炼后感觉良好、精神爽快为佳;如果锻炼后感觉身体十分疲劳,肌肉酸痛,持续几天都未有好转,则应该适当减量了。
2.“轻体育”的作用
这种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能够改善机体的呼吸,调节循环、消化和神经等系统的功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等,进而增强体质。
3.“亚健康”状态的驱逐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青年,应逐步从“轻体育”活动过渡到竞技性体能类的锻炼中去。把强身作为目标,坚持每周3次以上,每次1个小时左右,同时达到一定的运动量。锻炼时每分钟的平均心率要大致维持在130次左右,或控制在(220一年龄)×60%~80%的范围。这样就可以最终达到强身健体,驱逐“亚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厚成.优育与健康(南方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毛振明.体育与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3]陈锦治.社区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