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燕
【摘要】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其对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9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 早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1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39-02
脑梗死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病,起病急、恢复慢,致残率高达70%以上,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使脑梗死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能力,回归社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科开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 收治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1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岁;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
1.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早期康复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贯穿整个康复全过程,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许多患者急性脑梗死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因此,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前,护士应当热情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疗关系,取得其信任,给予关心和照顾,尽快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
1.3 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法
1.3.1肢体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尽量保持功能位置,如肩部外展、内旋、屈肘,肘部垫功能枕维持外旋,腿部外侧放置功能垫,以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足部用足托板使足与床尾成直角,以防足下垂或内翻。
1.3.2 减少患肢受压时间
间断解除患肢压迫时间,恢复患肢血液供应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患肢废用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及压疮形成的重要措施,每1-2h翻身一次,并将翻身情况进行记录,翻身前后均应置肢体于功能位,在压疮好发部位涂抹塞肤润,可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减少皮肤损伤,促进损伤皮肤愈合。
1.3.3 适时进行患肢被动及主动运动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及早开始患肢主动或被动运动训练,是肢体早期系统康复训练的关键,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除做到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健侧与患侧相结合、语言与肢体相结合;在合适的时候,还应尽早进行床上与床下的肢体运动相结合。一般早期先在床上对患肢进行被动的康复运动,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上肢多进行伸肌锻炼,下肢多进行屈肌锻炼,活动幅度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待瘫痪肢体肌力有所恢复时,再指导患者做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是康复过程的一个飞跃,也是患者生活是否能自理的关键。随着病情好转,应适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进行如下训练:下肢康复训练首先在家人或陪护的协助下站立,逐渐过渡到扶杖站立及座椅站立;随后进行迈步训练,仍先由助手协助步行,采取瘫痪下肢足底系栓1宽布带,当病人想迈步时,助手协助往上提布带,协助瘫痪下肢向前迈步。上肢康复训练一般采取提取重物或手握握力器锻炼上肢肌肉运动力度,通过对指训练及拾拣小物品锻炼手指的协调能力。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防跌倒事件发生。
1.3.4 理疗
(1)电针疗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高热等情况。予针刺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阳陵泉、三阴交,辅以低频低强度电刺激,一般为50Hz强度以能见到肌肉跳动,但不引起患者烦躁为宜,持续20min,1次/天,14天为一个疗程。(2)针灸配合患肢运动:按肢体穴位针刺,上肢取曲池、合谷、内关等。以上方法根据偏瘫肢体可交替针刺,同时配合患肢的运动,可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激发其营养机能,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变形,同时运动可牵引伸张瘫痪的肌肉,保持关节和韧带的正常伸展活动。
1.4 饮食护理
为患者制定了“五低三高”的饮食原则(低热量、低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高纤维、高矿物质),鼓励患者多进食蔬菜水果、豆类,以保持大便通畅,禁烟、酒等。
1.5健康教育
每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开展30min的健康教育,内容涵盖脑梗死护理的基础知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饮食原则等,积极回答家属的提问,使患者及家属对脑梗死后遗症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疑虑;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进一步强化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适时指导后续的康复训练。
2 结果
通过我科90例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回顾,发现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若能进行合适的系统化康复训练,明显减少患者的肢体残疾程度,能不同程度的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讨论
随着人们营养摄入的逐渐增多,脑梗死发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因此,有必要将心理护理与构建社会和谐贯穿患者康复的整个过程。通过我科90例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回顾,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从心理、生理及实际行为上让脑梗死患者看到恢复的希望,通过健康宣教及其他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后肢体功能的逐渐恢复,让脑梗死患者及家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遵医的依从性,进而帮助患者减少焦虑及情绪低落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为偏瘫患者走向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早期系统的行为干预可以刺激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促进受损运动神经元的修复,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降低瘫痪程度。我科90例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系统化的康复训练结果,提示早期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对降低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艳.脑梗患者心理护理特点[J].健康必读,2013,12(1):426.
[2]管艳.脑梗死肢体偏瘫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13-114.
[3]李晓君,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护理经验探讨[J].中国实用医学,2013,8(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