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翻译的解殖民化方法探究

2013-04-29 15:36管金枝
西江月·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翻译方法

管金枝

【摘 要】新闻翻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然而,所谓“新闻”,并不总是客观的,它总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某些外来新闻中的主观思想涉及到国家的文化权力,也就是跟“后殖民主义”有了密切联系。面对外来新闻试图进行的“文化改造”,我们必须调整翻译策略,维护本国的文化权力。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新闻翻译中的解殖民化方法。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解殖民化;翻译方法

1、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后殖民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问题在后殖民语境中的新面目。它关心的是文化地位的差异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在此背景下,“后殖民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它认为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王东风,2003)例如,霸权文化为这些民族国家所选择的待译文本往往是像传奇或惊险小说这样的通俗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引发愉悦,却不能生成由高雅审美引发的那种超然的批评,因而培养出一批西化的、无视本土文化的精英读者群;另外,宗主国的文本翻译的输出量远远大于输入量。在仅有的极少量的输入文本中,又毫不留情地采取了归化的手段,使得霸权文化的成员始终坚信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和保持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偏见,反映的是霸权意识形态对弱势文化的价值判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看到了后殖民主义对本国文化的侵略和抹杀,极力呼吁“解殖民化”。

2、翻译的解殖民化

“解殖民化”指的是解除殖民化的有害影响,尤指解除殖民化状态下的集体自卑情结的渐进过程。(Robinson, 1997)它要求被殖民国家逐渐抛弃殖民主义的文化或精神遗存,将其融入到彻底转型后的社会形态之中。解殖民化强调重塑民族身份、抵制后殖民时期的霸权文化侵略。表现在翻译上最明显的就是在译出作品时采取异化策略、在译入作品时采取归化策略。虽然不论运用以上哪种方法,译文都会对目的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产生一定冲击,但是相对来说异质成分的输入量和颠覆力大量减少。不过这里需要注意避免狭隘民族主义的短见。

3、新闻翻译的解殖民化

在诸多的实用类文体中,新闻是受文化、政治因素影响最大的文体之一。

此外,新闻翻译正在最明显地体现“文化帝国主义”(萨义德):一份对91个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这些国家进口的节目,包括电影和新闻,最少的占新闻总数的30%,最多的占75%,平均占55%。由此可见,西方媒体掌握着新闻输出的主导权,致使新闻翻译呈现“单向流动”,导致的结果是第三世界俨然成了“西方媒体眼中的世界”(魏涛,2008);不仅如此,西方媒体提供的新闻多以欧美为中心,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报道较少,即使有也是负面信息居多。因此,对于新闻翻译呈现的失衡状况,我们有必要加速新闻翻译的解殖民化进程。以下是针对新闻翻译的解殖民方法。

3.1 新闻翻译解殖民化下的文本选择。选材是进行新闻翻译的第一步。不同的报道体现了不同的立场,因此在纷纷纭纭的各类报道中,译者应该先决定哪些文章可译、哪些不可译。选材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要符合译入国的意识形态。译者绝对不能遵循西方的意识形态,而选择违背译入国意识形态的材料。2008年藏独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然而,他们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西方媒体的报道以西方意识形态为基础,歪曲事实、煽动藏独,将西藏视为推行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主、人权、民族自决等的反共堡垒。因此,译者要对这些文章采取拒绝的态度。其次,中国译者可以尽可能多地选择信息源多样化的新闻,且增加对本国正面报道居多的文本。以《关注中国》为例,该新闻素材多元化:既有美国《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文章,也有《朝鲜日报》、印度《金融快报》、《拉美经济纪事报》、《纳米比亚人报》等发展中国家媒体的信息源;此外,《关注中国》在2006年8月1日至31日编译的共86条涉华报道中,正面报道占45.3%,中性报道占32.6%,负面报道占22.1%。该杂志很好地做到了这两点。

不仅如此,译者最好选择能够成为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有利还击的文本。藏独事件发生之后,《参考消息》选择了一篇题为《一位外国专家眼中的两藏世界》的文章。该文章的作者瑞克·格兰奎斯特曾于2006年私人访问过西藏。他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西藏事件的看法和态度,指出西藏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安居乐业,达赖集团蓄意策划暴力事件,并谴责了西方媒体对此进行的不实报道。

3.2 新闻翻译解殖民化翻译方法

3.2.1 编译。编译即运用增、减、编、述、并、改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变通翻译。在此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语新闻进行删减,或者增加原语新闻中没有的背景或解释。同时编译也体现着翻译的政治性。有时为了维护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译者需要对材料进行编译。(石子娟,2009)如:英国《每日电邮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在地震救灾行动中显示人性面孔》的文章。其中有两句话:‘One minute,China is being roundly condemned for its appalling human rights record and its brutal suppression of the Tibetan people和 ‘Far from being a member of the remote and autocratic regime that is normally portrayed as governing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前一句说到“中国对西藏人民的残酷镇压”显然不实,因此译文删去了这些内容。后者说出温家宝总理是“统治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独裁政权”的一员,明显是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诋毁,所以在译文中也删去了这一句。这就需要译者把文本看成特定国家利益、文化意识形态的载体,遵循本国占主导统治地位的立场。有时也可以采用改译转移重点内容。

3.2.2 改写标题。新闻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往往点明了全文的主题和观点、定下了全文的基调。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和语气的强弱,利用文中的句子或对全文的概括改写标题,以达到将本国事物正面化的效果。如:

ⅰ原题:美国正在增长的对中国的担忧

改后:美国人失业不能赖中国(反驳了西媒炒作的“中国威胁论”,《环球时报》);

ⅱ原题:中国学校等级化副作用不小

改后:给学生减压不容易(软化语气,《环球时报》)

3.2.3 措词

新闻翻译中,措词非常重要,因为词的褒贬色彩、内涵外延、词序都能体现出国家的政治立场。如:“钓鱼岛”应翻译成“Diaoyu Island”而不是“Senkeku Island”;“台湾问题”应翻译成“the question of Taiwan”而不是“the issue of Taiwan”(“issue”指的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而“question”指的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大陆”应译成“Chinas Mainland”而不是“Mainland China”。

翻译并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纯粹的文字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话语中的改写、变形或再创造。(李霞,2003)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立足本国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大肆篡改原文的原义。翻译终究是一个写实的过程,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可以违背“忠实”原则;不同文化之间也不都是抵触和偏见,翻译的至高境界就是追求原文和译文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4):3-8.

[2]魏涛.跨越全力差异的翻译——国际新闻翻译的后殖民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8(4):95-98.

[3]李霞.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67-69.

猜你喜欢
翻译方法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的模因解读
民俗旅游资料日译方法探讨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
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探讨
服装标签上英文翻译错误分析
菜单翻译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