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明祥
摘要:味的读音,味的古音,味的绍兴方言读音。味和昧古代汉语里音在同一声母同一韵部,味通假昧。三味即三昧;三昧的义项。三味数量词,三昧音译词,意译词。三味书屋的结构分析,只能是三昧书屋。
关键词:三味;三昧;通假;三味书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78-02
1 味通假昧
味的读音。"《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无沸切音未。《说文》滋味也。《玉篇》五味,金辛木酸水咸火苦土甘。《礼王制》五味异和。又《老子道德经》味无味。《列子天瑞篇》有味者有味味者。《后汉郎头传》含味经籍。又五味药名《抱朴子仙药篇》移门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本草纲目》作菋。又《集韵》莫拜切,音韎【注】mèi饮食之味。又莫珮切,音妹,器光泽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益州郡味县【注】孟康曰味音昧。又《释文》亡曷反音沫。《礼檀弓》瓦不成味【注】味当作沫,沫靧也。按集韵类篇引礼檀弓瓦不成味作莫佩切,而释文则止亡曷反。一音今两存之。"[1]由此可知味音昧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味是多音多义字。【味】可以根据构词需要读成【昧】音。
味通假昧。《文心雕龙·通变》中"风味气衰也"的味字,杨明照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中云:"于句中不可解,故徐墩云:'味字疑误。'孙人和校作'风末'曰:按作'末'是也。封禅篇云'风末力寡',于此意同。"于是各本均认为"味"当校作"末",且多无异词。而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云:"风味,疑当作'风昧'与'风清'相对(按:此处无'风清'二字,或为'气衰'之误)。"本文试从字形、字义,通假和齐梁的文学风格等方面加以考证,认为"昧"为妥。
在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附录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中[2],【味】和【昧】是在同一韵部【二十二、物部】。又在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附录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中[3],【味】和【昧】是在同一声母【五、唇音(32)明(中古明、微两母)母】。即在上古【味】和【昧】属同一声母明母,到中古【昧】仍在明母,而【味】属微母了。这说明在上古【味】和【昧】既在同一韵部,又在同一声母。即【味】和【昧】是同音字。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4]王力先生进一步指出:"假借字的形成,根据这样一个原则: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5]可见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声音十分相近的字。这是假借字的原则,也是所谓古音通假的原则。古音通假的现象,古书里常见。不明瞭古音通假,就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古书的原意。根据上述分析【味】通假【昧】是成立的。
又"绍兴方言读音味vi-bi(皮)。"[6]"味:止合三去未微vi11味精、口味;mi11滋味、雅味;bi11味道。"[7]而寿镜吾先生正是读绍兴方言的,不会把"味"读成"wèi"(普通话读音)的。
"绍兴方言语音,读书音和白话音差别大,而白话音中保留着不少中原古音即上古音。"[8]清代学者嘉定人钱大昕的研究成果:"(一)古无轻唇音。轻唇音是指'非、敷、奉、微'四母,它们在古代,是读成重唇音'帮、滂、并、明'的。"[9]如绍兴方言中蚊读ming;如把"肥皂"的"肥"读成bi。
因此,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和已有的味和昧通假的实例,可以得出【三味书屋】中的味通假昧。
2 三味即三昧
历年来在《绍兴鲁迅研究专刊》上对"三味书屋"的"三味"的解释有五篇文章。归结为两种意见。一种是:"寿镜吾的孙子寿宇在回忆其祖父时曾说,他从祖父和父亲口中不止一次听到过对"三味书屋"的"三味"一词的解释:"三味就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另一种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
这两种解释的共同点是都把【三味】的【味】当作味道来解释。而把【三味】的【三】也当作了数字【三】。一味、二味、三味,这样构成词的话【三味】是数量词。而数量词本身并没有什么深意在里面。所以第一种解释只能说是以讹传讹。而第二种解释,前面"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指书的味道象什么。这个象什么味道,其实是可以有很多种的,不一定就是三种味道。而后面的"是为书三味"中的"三味"理解为三种味道是错误的。因为如"个中三味"中的"三味"就是不能理解为三种味道的。三味真火中的三味也是同样道理。个中三味即个中三昧,三味真火即三昧真火。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昧"这个词,但没有"三味"这个词的。因为把"三味"解释成三种味道是没有合成词的必要的。
而"三昧"既是音译词,也是意译词。三摩地,又叫三昧。三昧中的三不是一个数量词,三昧是一个整体。(佛教大词典) 梵语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沈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四禅八定(佛教大词典) 四禅(梵catva^ri -dhya^na^ni ),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九〕
"三昧",其意义为"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
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三昧。"[10]其实这也是"三昧"这个词可以用来给书屋取名的原因。因为读书也是一种修行,并且读书的时候也需要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读书还要深得事物的诀要而不是死读书。所以三味即三昧。
3 三味书屋即三昧书屋
味通假昧,三味即三昧。对【三味】的诸种解释中【味】都作味道讲是就词论词是错误的。从词性分析,【三味】中的【味】如作味道讲那【三味】就只能是数量词。
三味作为数量词来修饰书,即三种味道的书。这是望文生义!如《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5期第68页崔石岗《"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出处和含义》,第12期第60页寿宇《三味书屋及其主人》,第20期第45页牛继华《"三昧"与"三味"》,第27期第111页寿纪芳《"三味书屋"与书源考》,2009年期第211页汤晓风《三味书屋和鲁迅读书时使用的桌椅》。
再从构成【三味书屋】这个短语来作语法结构分析:
结构一:【(三+味)+书】+屋
结构二:(三味+书)+屋
结构三:三味+书屋
显然,结构一和结构二是错误的。结构一就是三种味道的书的屋。整体上毫无意义可言。结构二也是三种味道的书来修饰屋。与结构一其实是同样的错误。如最有名的【菊香书屋】,就是【菊香+书屋】,菊香是用来修饰书屋的。同时也隐喻了书屋主人的高洁志趣。
所以从古人给书屋取名的角度来分析,必须是第三种结构即:三味+书屋。也就是说要对【三味】作出正确的解释,首先必须弄清楚【三味】是用来修饰书,还是用来修饰书屋的。因为说成"三种味道的书"从比喻的角度来说尚且可以自圆其说。但若说成"三种味道的书屋"那是绝对错误的,书屋不可能比喻为有什么什么味道。
要给书屋取名,首先要考虑的是以下几个问题。一,书是什么?即对书的认识,可以考虑把书比喻为什么什么。二、怎样读书?即读书的方法,因为方法和效果有关。三、读书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也就是不能死读书越读越傻,而是要学以致用越读越聪明。所以书有三种味道这样的解释其实只是说了书是什么这个问题。即书有用。而书有用这样单一的意思来给书屋取名显然是最低级的思路。
其次,书有用的意思已经在对联中得到了体现,"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即孝悌是无声的至乐,诗书是有味的太羹。这里的诗书就是指所有认为有用的书。而把对人们有用的书比喻为有味的太羹,即意谓有用的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确保人类精神健康的营养品。至于有几种书,一一对应为什么什么的人类有美妙味道的营养食品那是毫无必要的。如有千万种书又有万千滋味,书屋便可以叫做【万味书屋】了。
最后,从书屋主人的变更和寿镜吾的父亲寿韵樵把"馀"改"味"来分析。书屋"原来的主人是个当官的。三馀书屋是在公馀、茶馀、饭后之暇作为读书的地方的"。[11]"这房子原是清朝一个姓贺的军官的",[12]对军官来说读书用的书屋,书有用,但没有时间读,公务私务都繁忙。所以命名书屋关键考虑读书的时间,即在怎样的时间里读书。寿镜吾先生的祖父买进后,把军官私人读书的书屋改成收弟子办私塾的地方。应该考虑的是怎样的方法读书和读书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把三馀改为三味最恰当不过。而三味即三昧,三味书屋即三昧书屋。三昧书屋也确实是个排除杂念静心入定读书的好地方,读书的目标就是要智慧明朗证得真理揭示事物的真谛,越读越聪明。
参考文献
[1] 《康熙字典》上海书店出版1985年12月第1版第192页.
[2]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第671页.
[3]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第683页.
[4]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第541页.
[5]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第545页.
[6] 《绍兴方言》杨葳杨乃浚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2月第1版第4页.
[7] 《吴越文化视野中的绍兴方言研究》吴子慧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27页.
[8] 《绍兴方言》杨葳杨乃浚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2月第1版第1页.
[9] 《古代汉语》安徽师范大学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103页.
[10]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087页,商务印书馆,1998).
[11] 《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12期第69页.
[12] 同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