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红 田素贞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为减轻农民看病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而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它和传统的合作医疗基金有所不同,它是“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自2003年在我国部分县市开展以来,总体发展顺利,成效显著。
1 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卫生事业发展,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实现农民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有之路,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1.2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政府引导并资助,实现农民看病“风险共担,互助共济”让农民群众看起病看好病,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让广大人民真正得到实惠,切实是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健康利益,这既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
1.3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卫生资源配置即以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广大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不仅威胁着农民的健康,也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人名群众的关怀,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并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思和干劲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促进社会大局发展。
1.4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行合作医疗,拉动农民健康投资,提高农民医疗消费水平,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动农村保健网络的建设。同时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价廉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并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吸引力,提高了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助机制,实现农村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着重做好的事情。
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坚持让农民享有实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农民参加的积极性,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断发展与壮大。
2.1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首先是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及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健康投资的价值,真正體会到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增强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2.2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要根据各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筹资运行机制,合理的确定起伏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限额,切实做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为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3规范资金管理,提高工作透明度。合作医疗资金管理,要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做到专户储存,转账管理,专款专用,保证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公平有效的用在农民身上。
3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3.1 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坚持与卫生配套工作相结合,多措并举,多方促进。
3.1.1坚持与改革卫生院管理体制相结合。根据农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需要,着力建立有利于改进医疗卫生服务的竞争机制,避免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定点导致垄断现象,加大农村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深化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3.1.2 坚持与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大力推进农村服务一体化管理,逐步加强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功能。坚持以公共卫生为主,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常规性体检等基本医疗服务。
3.1.3 坚持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结合。要继续深化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在抓紧健全城镇各级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对农村特困家庭,重点优抚对象能够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待遇。
3.2 建立一套科学有序,稳定长效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为保证合作医疗正常有序的运转,我们要科学规范的筹集合作基金。首先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对合作医疗的需求量,建立政府引导支持,集体扶持,个人投入为主的筹资机制。
3.3 要进一步健全新农合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保证工作正常进行。新农合工作繁多,多数地区管理工作不够细致规范,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人员管理,规范管理体制,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快速发展。
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它是一项造福于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年代,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村医疗制度改革,激烈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医药费用高的迫切需要和愿望。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只要我们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制度模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和建设将会进入更加科学、规范的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