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3-04-29 21:59杨蓓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改革教学模式

杨蓓

摘 要: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配饰设计课程现况,并结合作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对目前课程存在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思路,希望能够对该课程的建设和学生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配饰设计 教学模式 改革

在服装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配饰设计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拓展课程正处于发展期,随着2010年从服装制造转型为服装设计的创意产业发展的口号提出,配饰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脱离了服装的从属地位,而转变成时尚潮流的先锋站和晴雨表,在迅速变化,不断更新的时尚潮流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大专院校随着这一方向的凸显,也积极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调整,并学习、模拟国外顶尖服装设计院校的教学理念,进行配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讨。

一、 国内外院校配饰设计课程现况比较

在时尚前沿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非常重视配饰设计,甚至某些院校还专门开设配饰设计专业,如英国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美国加州艺术学院、法国国际时装艺术学院、日本女子大学具有完善成熟的教学系统,高水平、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这些院校不但重视该课程的教学,还进一步细化到各个精细而专业的领域,如首饰设计、珠宝设计、包袋设计、鞋靴设计和帽饰设计等,同时密切和时尚潮流、服装发布相结合,教授学生设计、生产真正与时装相配的服饰配件品。学生在学习的期间,就建立配饰与服装设计不可分割的观念。而在国内的本科院校中,目前只有中国地质大学有开设珠宝设计专业,其他艺术设计类院校均开设配饰设计课程,如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美院、清华美術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大学、梧州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等,而各个学院因教学环境、师资、设备等条件的不同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借鉴国外院校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成熟的教学方法而改进国内院校配饰设计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 国内配饰设计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国内院校配饰设计课程均设置在大学三年级,面向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表演、时尚产品设计专业开设。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比较完整的服装设计知识和结构工艺技术,并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同时该时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有所增强,能够进行较为成熟的设计活动和实践,是进行创新设计,锻炼其创造性的最佳时期。而该阶段又是学生从学生角色逐渐向工作角色过度的时期,学生要面临毕业设计和工作实习的准备和思考,配饰设计课程在这一时期的介入能够带给学生较新的思路考虑如何面对这两项任务。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该课程目前课时设置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习约为18学时,设计和制作实践约为30学时。课程需要传授学生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不同类别配饰产品的设计特点、设计技法,引导学生学会把握大众审美情趣,熟悉市场和消费者,了解材料特征和相应的工艺程序,最终完成的配饰成品能够达到消费、创意、工艺制作多方面的要求。

三、 课程改革思路

结合对国内外该课程的了解和笔者五年的教学经验,现对配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可行思路:

1.建立“理论简用、工艺实用,设计重用”的教学模式

配饰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门类,该课程的设置应该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灵活设置实践内容。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点的教授,重视产品的设计过程和研究过程,如材质和造型的关系,造型与穿戴的关系,保持设计的质量,加强对学生创新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工艺实践方面,强调运用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学环境支持的工艺技术实现设计的创新,不过分依赖高科技的设备,也不因工艺设备的环境差异而约束学生的创意设计,鼓励学生进行材料的创新和工艺技术的革新。

2.紧密联系市场和潮流趋势

服装高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来源于市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依据于市场,教学的成果和科研成果服务于市场。只有加强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强调教学中学生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度了解,学生的作品成果和设计能力才能得到认可,适应市场需求。而对潮流趋势的把握分析和善加利用可进一步缩短学生与市场的差距,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删减等手段获得能够符合消费要求、环境要求、质量要求的资讯和设计素材再进行设计创新。

3.改进教学模式,提倡案例式和课题式教学

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将传统教学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移至学生为主体,被动式教学改进为主动式教学。通过对授课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资料整理和分析能力。通过提出案例,课题研究等方法,明确学生的配饰配件产品研究方向,充分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市场调研,归纳综合,设计开发等多角度学习能力。

4.与传统服饰文化融合、传统手工艺结合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服饰的特质融入到个人设计中。合理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提高学生专业设计和综合实践能力。增加民族概念主题,鼓励学生运用所了解的民族服饰文化、饰品文化或人文风俗文化进行设计素材的提取和创新,并结合一定的传统工艺技术、方法进行设计实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确定设计方向,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确定设计内容、制作工艺与材料。同时,笔者认为在该环节中应提倡简化技术、强化审美、突出创意的原则,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服饰工艺的吸收与运用能力。

5.材料的创新,设计跨界

设计是相通的,设计是共融的。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尝试从其他设计领域寻找素材或设计灵感,利用材料的新颖性或独特性来体现设计的含量和价值。配饰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在材质的选用上不像服装产品那么单一,是可以进行材料的变化和创新的。而材料的创新又恰恰能鲜明的表现设计的创意甚至是穿戴的趣味性。目前在年轻人和时尚群体中该方式所设计的产品非常受追捧。因此,在课程学习中提倡产品材料的革新,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设计兴趣。

结语

以建立符合市场要求,培养适应品牌建设、市场发展的服饰配件产品设计人才的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笔者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改革的粗浅建议,希望能够改进配饰设计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洪.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几点思考,[J],装饰,2012.07.

[2]邢春生.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与实施,[J],大舞台,2012.6.

[3]王雯.服饰配件文化及其在服装中的设计趋势,[J],消费导刊,2009.10.

[4]何飞燕,戴雪梅.议服饰配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7.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FL)

猜你喜欢
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