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与探讨

2013-04-29 23:18何铁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何铁勇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与其它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有效实施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 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73-01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由“理想课程”转化为“文件课程”,全国许多学校已全面启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且,在课程内容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占了较大比例,所以,正确认识这门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尤为重要。

1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为确保其顺利实施,相关制度的支持必不可少。但是,部分学校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的相关举措,未能及时保障相关制度的实施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良好发展。而且,有的学校并没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安排足够的课时,被语数外等学科挤占现象明显。可见,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相关体制来迎接新的挑战。

1.2 学校在指导教师的配备和安排上不合理

教师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关因素的重要一环,但是有的学校为了节省开支,只设立一名或几名兼职指导教师来负责整个学校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往往以分组的方式进行,依据活动内容将整个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人数有限,应接不暇,往往导致活动在结构设计、综合管理等方面产生疏忽和瑕疵,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1.3 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有效实施的重中之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师主要负责指导、落实和管理。综合实践课程在时间、地点和安全等方面与其它的学科课程相比要求较高,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与解决措施,导致在问题发生时,大多数教师往往手足无措,从而影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2.1 强化课程意识,明确其独特价值

在强化课程意识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的不可替代性。

(1)认清它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对于课改以前一直被“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影响的广大教师来说,独自编教材或者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难度相当大。许多教师不具备自我开发教材的技能,于是有很多学校自行开发研制出了校本课程,希望借助校本课程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一种较为便捷的实施途径。

(2)区别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有别于一般的活动课,更不同于学科课程。许多一线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往往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于一般的活动课,一个简单的活动,甚至一个游戏,就能冠名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强调主题突出,讲究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而活动课则显得简单些。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甚至课程管理者心目中,仍会习惯性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除在语数外等学科之外,并且教师也习惯于自身擅长的学科研究,潜意识里并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成是与传统课程一样重要的课程。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重视探究与体验,是一门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种特性,使得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高于其他课程。

2.2 提升教师素质

(1)加强职前教育,培养全科、专职教师。

师范教育要加强职前教育,具体操作措施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为了提高师范院校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了解,师范院校应在专业中设置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修,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新课程,更要接受新理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从而为以后培养复合型、跨学科的全科教师,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接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开设与之相关的综合文理科教育专业,提高其在教育类课程中的比例,从而实现培养专职教师的目标。

(2)着眼于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属于三级课程管理,即具有由国家规定到地方指导再到校本开发与实施的特征。其中,校本开发是它的本性,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学校负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发相应的活动内容,再针对活动内容来预设相应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以及基本活动流程等。所以,为了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学校在平时培训时应根据教师的不同特征比如年龄、专业和学历等进行相应的培训,具体培训措施可以采用老教师带领新教师、新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等方法。在校本培训活动后,教师也要及时反思平时的教学活动,通过总结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素质。

2.3 紧密结合外部环境

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充分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不仅要就要整合好相邻知识系列和相近学科,更要紧密配合素质发展,满足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操作过程中,除了与传统学科教师的相互协作,还要与校外人才积极取得联系,在整体上完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共同指导。比如在学生家长队伍中,有人从事行政、管理、销售等工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社会中的潜在力量来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外出考察和参加调研等活动,比如考察社区环境、生活习惯等。

2.4 适时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包含了主题的选择、活动的开展、成果的展示,由于它的生成性,一个活动主题的完成往往预示着一个新的活动主题的继续。各类活动的开展都有其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无论哪种模式,评价都贯穿始终,其中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同样的重要。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是节目、展出等,评价可以是口头的或者书面的。一个活动项目结束,必须有一个总结,并从中加以提炼,以利于下个活动的开展。我们应从学校的层面创设各种大型的展示与评价平台,充分肯定师生的实践成果,鼓励师生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以期收到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沈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李海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全科教师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39-42.

猜你喜欢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使德育开花结果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