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皇
摘要:本文从企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归纳了企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危害,对固定资产规范合理化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账实不符 企业
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固定资产所占资金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不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意识淡薄,操作随意性强,长期存在固定资产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物不对应等账实不符现象。笔者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有助于企业改善固定资产管理,使企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一、企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意识淡薄
虽然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并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更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出现固定资产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使用部门不关心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不设立固定资产台账,发生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时,不作任何记录,发现固定资产短少时,不向管理层报告,也不向财务部门反映,甚至可能发生固定资产丢失,使用部门都没有发现,等财务部门盘点发现固定资产盘亏时,无人能够解释或说明原因。
(二)设备转移不报财务部门备案或通过财务部门办理转移手续
因生产经营的需要,固定资产有时会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但很多企业没有要求资产使用和管理部门,将固定资产转移情况报财务部门备案,或者通过财务部门办理转移手续。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固定资产转移情况,自然不会在账簿中变更固定资产信息,致使固定资产账面记载的地点和使用部门与实际不符。在有些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在内部企业之间随意调拨,却不办理购销或租用手续,既造成生产成本和利润的转移,违反税法规定,同时也人为造成固定资产账实差异,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有些设备转移,不仅未报财务备案,而且转出与转入方都没有办理任何交接手续。
(三)设备出售、报废、毁损、丢失未作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造成固定资产长期虚列
有些企业在发生设备毁损、丢失等减少固定资产情形时,使用部门未将信息及时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未做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设备一直反映在账上,而实物已不存在。有些企业在设备出售或报废处置时,将全部出售收入或报废残值收入直接作为营业外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入账,或者不将收入入账,设立“小金库”,而不作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没有将固定资产从账面减少,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一致。
(四)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合理或者财务账务处理错误
1、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统一,相同的设备且价格相同或相近,有时作为固定资产入账,有时又没有确认为固定资产。2、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政策的变化,使2008年12月31日前后购入的相同设备,入账方法不一样。比如,一项含税价格2,000元的设备,在2008年12月31日前购入,作为固定资产入账,而在2009年1月1日后购入的,因可抵扣进项税,扣减进项税后,成本低于2,000元,不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形成了“法定”的账外固定资产。3、有些设备,财务人员认为更新换代快,价值低,为图方便,有意不计入固定资产,而不顾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将一些固定资产置于账外。4、因财务人员入账时错误记录设备名称或型号,导致账簿记录与实物无法一一对应。
(五)为逃避采购监控,违规化整为零采购固定资产
因固定资产投资价值大,对企业资金的影响大,很多企业规定固定资产请购比材料、零配件请购更严格的审批流程,需要更高层的领导批准。有些部门为了逃避管理层对固定资产采购的监控,与供应商协议,将设备化整为零向供应商采购,财务部门或因不知情,或以默许的态度,将购买回来的固定资产以零配件形式入账,计入当期生产成本,或分期摊销计入生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有物无账。
(六)新购建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
有些部门为粉饰生产成本和资产报酬率等考核数据,在设备购买回来后,故意拖延验收,使财务部门无法做固定资产入账处理,有些设备验收不合格,却没退还给供应商,长期无人跟进,自购买回来几年时间,仍挂在“在建工程—待安装工程”或“预付账款”科目中,造成账实脱节。有些企业建造的生产厂房、办公楼或者宿舍楼,已竣工和使用多年,但因规划、报建手续不齐全,导致不能办理竣工验收手续,财务部门无法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清查时才发现盘盈房屋建筑物。
二、企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危害
固定资产账实不一致,会导致成本核算不准,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状况和损益信息失真。特别是,难以对企业资产有效监管,为不法分子创造了方便之门,容易导致资产流失。如果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不断累积,长此以往,可能无法查清差异原因,难以追查责任。
三、应对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对策
(一)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明确部门和个人职责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购建、验收、领用、保管、转移和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采购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权责制度,将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和监控体系。责任人员发生变动时,要在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办理交接手续。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加强部门沟通和协作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都是企业管理中较为薄弱的方面,管理意识淡薄是根本性的原因。企业要管理好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至关重要,企业高层要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企业应要求各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详细记录其管辖范围内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等基本信息和增减变化情况,发现固定资产丢失、毁损,要及时向管理层报告,与财务部门及时沟通,以便财务部门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以确保固定资产账实一致。
(三)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固定资产核算和监督水平
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财务人员的监督意识,提高财务人员核算水平和专业判断能力。要求财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确认固定资产,严谨细心地工作,准确记录固定资产的信息,积极参与对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财务部门发现固定资产的问题,要追溯原因,认真分析总结,促进改善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要指导、推动、协助资产管理部门正确使用固定资产标签,实现固定资产账、卡、物一一对应,方便资产管理。
(四)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企业财务部门要牵头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盘点,发现差异,及时查明原因,分别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如调账、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等,使账实保持一致。通过盘点,总结归纳固定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使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减少和杜绝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发生。企业应该规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盘点次数和频率,财务部门可不定期抽查。盘点中发现因违规、违法行为造成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要报告企业管理层进行处理。
(五)加强设备出厂管理和监督
企业固定资产之所以会存在有账无物的现象,很多时候是因为各种原因资产被转移出厂,而财务部门不知情。为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企业应加强资产出厂管理,确保固定资产调拨、出售、报废处置均受财务部门监控。针对固定资产出厂,可设置一种专门的一式多联、连续编号的放行出厂单。设备出厂,必须凭经包括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的主管人员联合签署的放行出厂单,企业保安部门严格把关。财务部门通过签署和控制出厂单对固定资产的出厂进行监控,防止固定资产逃避监督违规出厂。
四、结论
总之,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准确理解把握法律法规内容的实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还要从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规章体系,以真正达到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谷淑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存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第2期
[2]潘传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对策,会计之友,2008年第3期
[3]郭建华.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探析及相关的改进措施,交通财会,2011年第10期
[4]付炜巍,付毅然.企业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分析,内江科技,2010年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