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子华 吕尚真
摘要:绿色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现有文献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迫于环保法规政策而做出的合理明智的选择,而鲜有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创造企业价值这一角度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进行探析。因此,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经济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如何转化为企业价值”这一命题,并对万科绿色地产进行案例研究。本研究将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空白领域的补充,并为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绿色经济 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价值 房地产行业 万科
一、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建构性解释确立了整个研究的思维路线。在提出理论假设是万科的绿色地产通过市场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转化为企业价值后,通过逻辑模型和模式匹配等研究方法修饰并最终论证理论假设。其中逻辑模型的运用论证了万科绿色地产的推出符合了市场需求,而模式匹配则论证了万科的品牌价值和成本优势。
二、课题研究
(一)万科的小户型、装修房战略措施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了顾客让渡价值
在近几年来的房地产市场上,小户型装修房已经成为消费者主要的需求。
从国情角度出发,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而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的全球有史以来最快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建设、土地开发具有的时滞性,使其速度很难跟上城市化的速度。
从社会角度出发,家庭人口规模正趋于小型化,这意味着小户型住宅及超小户型过渡型住宅,存在广泛的市场需求。
从经济角度出发,小户型住宅总价和首付价都较低,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门槛,但提高了其在市场中的流动性。作为城市化过程中一种过渡性住宅形式,它易于被转让或出租。
(二)绿色地产为企业带来了品牌效应
1、万科品牌观念的实现
我们基于房地产行业的特点,细化出房地产行业交易性品牌满意、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概念化模型(图1)。
交易性品牌满意、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概念化模型
图1
当前年轻人群是迁移并定居的主流,城市新移民中,单身或无子女年轻家庭占比很高,这意味着中小户型住宅,存在广泛的市场需求。另外随着客户的年轻化,城市家庭对于丰盛多彩人生的追求日益凸显,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的装修过程,逐渐成为年轻家庭的一项苦役。集中化装修产生的装修垃圾远少于分散装修,有利于节能环保。因此,价格低廉、节能高效、同时能带来家庭健康的住宅成为了当前限购令政策条件下的消费住宅主体。由于顾客的首次购买意愿取决于顾客对品牌信号和品牌溢价所传递的品牌感知价值的理解,这种理解便形成顾客对品牌的期望价值。
当房子的期望价值与顾客内心的感知价格满意的时候,顾客便对购买万科的品牌具有了信任能力。价格的公平性便被年轻群体所感知,年轻群体切身感受到企业时时处处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而行事,更愿意购买万科的中小户型住宅,从而提升了社会群体对万科的品牌忠诚度。
2、产业化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我们采用杜邦模型ROE=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对产业化带来的效益进行分解。
(1)成本分析——提升净利润率
与现有的住宅相比,产业化住宅的成本、性能发展具有如下的趋势(图2):
图2
① 初期的高性能和高成本。
② 价格随时间的推移而快速下降。
③ 性能价格比会快速上升。
发展产业化住宅将对房地产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吸引,对提高产品的净利润率有很大帮助。
(2)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总资产周转率
系统风险、行业风险以及项目自身的财务风险无处不在,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是企业主动避免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通过选取总市值位于前列,能代表整个行业总资产周转率的企业样本进行分析:
图3
从图3看,万科总资产周转率与同行来相比,比同行业高,说明万科在同行中,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好,效率较高,其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比较强。撇除市场因素的影响下,住宅产业化对总资产周转率的提升有一定的成效。
(3)权益乘数
若公司营运状况刚好处于向上趋势中,较高的权益乘数反而可以创造更高的公司获利,透过提高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对公司的股票价值产生正面激励效果。从万科的杜邦分析图(图4),我们可以看出在总资产与总资产周转率均上升不明显的情形下,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占主导地位。
图4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在绿色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实不与企业本身的利益相矛盾。企业完全可以采取适应环境发展的战略,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做到环保与增长两不误,甚至能通过环保来促进增长。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着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企业的利润细水长流,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刚.住宅产业化之经济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入文社会科学版),2003,1(20)
[2]肖海林,王方华.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论[J].当代财经,2004,(7)
[3]刘力钢.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