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华
摘 要: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我国的贸易往来也日渐频繁,随之带来的便是语言交流的问题,深深的影响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故此,外语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经济知识的外语人才是我国亟需的后备力量。本文从经济类外语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出发,探讨了经济类外语人才的企业价值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模式,以期为经济外语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价值;校企合作;经济价值
引言:随着中国“互联网+”势头的兴起,全国各个行业在网络和大数据的驱动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升级,数字商业兴起,使得以信息化和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商和贸易更加繁荣。在这其中,以电商平台为载体的跨境电商也出现了迅猛的增长势头。因此,在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我国外语人才应具备应用技术型能力属性。因此,以国际贸易为例,我国经济类外语人才应具备的则是外贸企业销售属性的能力价值。尤其应适应“互联网+”冲击下的跨境电商中的网络语言交流方式,从而实现贸易中的利益转换。因此,经济类外语人才的应用技术型能力培养是我国目前外语类人才培养的关键课题。于巧峰(2012)认为,经贸类外语毕业生的能力偏于理论性,在接受了传统的应试教育之后无法立即适应外贸企业赋予的价值期望,需要相当长的一段实习和适应期。因此,高校需要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对师资的培训,培养服务于地方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1]。刘金兰(2008)认为,我国培养的外经贸人才应充分符合企业需求,而并非一味的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能力高低。相反的,应使经济类外语人才具有相应的实操能力,承受一定的企业压力,认同一般外贸企业文化,成为外经贸营销队伍中的有用之才[2]。柏会力(2008)认为我国的外经贸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视野,在适应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努力将语言作为沟通工具,在交流中实现资源对接,价值衍生,从而使用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一、校企合作综述
最早在英国,校企合作以“三明治”的形式出现。也就是为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和基地,以企业为依托,让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就进入企业在对应的岗位上进行挂职锻炼,熟悉专业对应的工种。第二年和第三年由学生带着在企业岗位上的实习经验在校进行理论学习。而后,学生回到企业岗位进行实习,并直至就业。随后,德国的双元制校企合作也应运而生。所谓双元制校企合作,是指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由企业结合产业需求和行业标杆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大纲与人才培养目标,而后又企业针对学生实习阶段的表现出具鉴定和评判结果,由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给出理论考试成绩,最终形成对人才的综合考评。加上政府对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项目的扶持,德国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教育产品的质量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覃士珍(2016)指出:我国的校企合作仍然处于粗放式的增长阶段,仅仅是合作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而深度和实质性的效果一直令人堪忧。王海礁(2016)认为,我国的校企合作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应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市场、行业、企业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走势的特点等,综合考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取舍问题。
二、我国经济类外语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项目进校。项目进校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在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由企业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携带成熟的工件或者案例进驻学校,在与校方领导就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设置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后,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的基本要求将案例带至课堂,由教师与企业专员共同组织,引导学生完成工件和案例,教师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和课堂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等出具理论成绩,企业端则根据学生在完成案例过程中的表现和案例本身的质量,依照行业标杆进行评判甚至估价。评判结果可作为合作企业储备人才的最终标准,同时完成的工件所产生的既得利益归属合作企业方所有。以经济类人才培养为例,外贸公司或从事跨境贸易的公司便可能成为该类人才培养的对口企业。如武汉的光谷免税区,自贸区等进驻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便可能和武汉地区的民办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一方面,中小型外贸企业人手相对短缺,资金链较为单薄,同时承接的贸易现金流量非常有限,因此贸易项目并不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跨境电商的中小企业便可借助学校作为生产初级教育产品的集散地,寻求能够迅速完成贸易跟单的学生团队作为廉价劳动力,以经济、快捷的方式完成资本的转化和积累。另一方面,学校为在现有的激烈生源争夺战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长远的生存发展,则需要通过提升就业率来彰显自身的教育特色,树立品牌。此时,项目进校的校企合作便是一条捷径。
(二)顶岗实习。除日常授课中以实践的形式将项目引入课堂外,充分利用学生的整块时间(假期)吸纳大批学生进驻车间、公司、工作室等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全真环境下的实践锻炼也是一条非常不错的方法。一则企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实现人才的持续储备,并非一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样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由实习带队老师牵头和管理,学生利用假期集中进驻企业实习的方式,公司可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跟踪人才培养的进度,监控人才质量,在交付实习工件,完成贸易订单而获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掘优质人力资源,提前做好针对性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学校在输送人才时也能根据企业的需求获得连续的教育案本和数据,用以修订自身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树立自身的教育品牌,大幅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同时,也为自身在生源市场上赢得持续发展的一席之地。此外,此种校企合作更能为带队老师提供挂职锻炼的良好机会。教师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为适应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的需要,自身的知识结构也需要更新,而并非单纯的“学校到学校”的纯理论模型。也即是说,教师作为教育产品的直接生产员,若自身的知识结构没有实践经验,则制造出来的教育产品也只能是脱离于社会需求的“不合格批次产品”。因此,这样的教师就算脱离学校,也无法融入社会,就业竞争力也十分令人堪忧。所以,既为了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需要,也为了学生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更为了学校教育转型,教师可以,也必须通过挂职锻炼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同学生一道实践,一道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实操能力,成为“好师傅”,带出“好徒弟”。
三、结论
目前,我国外语类人才,尤其是经济贸易类人才的培养正面临着脱离社会需求的尴尬局面。为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新浪潮,经贸类外语人才必须朝着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转变。而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校企合作则是国外的办学经验,作为中国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和企业应根植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市场规律、价值取向等诸多特点,有序开展校企合作,如采取“项目进校”,“顶岗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优质就业,帮助教师完成知识结构转型,以此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于巧峰. 青岛经贸外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匹配分析——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2(4).pp.34-35.
[2] 刘金兰. 经贸外语人才国际化特色之研究[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7). pp.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