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医院迎评中治疗室管理方法与效果探讨

2013-04-29 16:03:04齐方梅陈菲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治疗室管理

齐方梅  陈菲

【摘 要】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治疗室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1.根据三甲检查细则要求,完善药品、物品、人员、环境等管理制度,2.加强人员培训与督导,减少环境对药品的影响。结果:护士治疗室管理制度知晓率100%,药品使用、储存正确率100%,洗手依从性100%,院内感染监测合格率100%。结论:通过完善药品、物品、人员、环境等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督导等管理措施,使治疗室管理符合三甲标准要求。

【关键词】三甲评审;治疗室;管理

科室治疗室是存放药品、无菌物品和治疗前配置药物的场所。加强治疗室管理,既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1﹞。目前,护士对治疗室管理意识逐步提高,但治疗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治疗室的管理不规范,还有一些环境因素对治疗室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此,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制度并全员培训,对治疗室管理不利的环境因素进行干预,确保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 、护理、科研、预防和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我科室内治疗室干燥,光线充足,安装了紫外线灯,密闭性不好。

2 方法

2.1.培训内容:制度及病房药品相关知识培训

2.1.1治疗室管理制度

2.1.2高危药品的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2.1.3病房药品管理制度

2.1.4住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管理规定

2.1.5冰箱药品管理制度

2.1.6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2.1.7急救车封车管理暂行规定

2.1.8相似药品管理制度

2.1.9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2.1.10病房药品相关知识

2.2整改措施

2.2.1对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 ,组织学习治疗室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增强责任意识, 让护士明确治疗室管理不善将会给医疗安全留下极大隐患, 可能造成医院内感染病例发生。

2.2.2 治疗室护士相对固定 选择年龄 40 岁左右、 工作作风严谨、 细致、 认真的护士担任治疗室工作并相对固定,有利于对治疗室管理制度的理解、 掌握和严格执行。

2.2.3加强药物的保管及存放 缩短药物的存放时间,药剂科每月对科室内存放的药物进行清点、核对,减少药品在治疗室的存放时间,对于常用液体提前配送贮备一天使用量,这样既保证临床科室各项治疗能及时完成 ,又有效地防止了药品过期 ,减少了药品损耗 ,保证了药品质量。

2.2.4 高危药品的管理及存放 对于科室内备用的高危药品如氯化钾、浓氯化钠等药品,要求专柜、单独存放,并且要有醒目的警示标志(黑底白字),并且这类药品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试用期护士及有护士执业证书但不能独立值班的护士不能使用,使用时要双人核对才能使用。

2.2.5冰箱药品管理 每次药剂科将长期医嘱用药送到科室后,要根据说明书将药物放入冰箱内存放并保管好﹝2﹞,此类药物放在常温保存影响疗效,并且要建立冰箱药品登记本,每班每日清点药品数量登记并签名,防止药品数量不对。

2.2.6自备药品管理 住院期间患者使用本人或家属带入医院内而非本院药剂科供应的药品,使用前要患者先填写“住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责任书”并签名,护士在接收时要先核对医嘱及查对有无“住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责任书”,查对后接受药物并在建立的自备药品登记本上写明床号、姓名、药名、数量,接收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可以很好的解决患者的用药需求。

2.2.7避免温度 湿度对药品的影响 安装监测温湿度的设备,设置在距离地面1.4-1.5m处,不靠近门窗,出风口附近或墙角,其挂放位置能正确反映治疗室平均温、 湿度,为掌握治疗室的温湿度,建立了温湿度登记表以便记录,分别用墨兰、红色笔“.”代表温湿度,每日上午10:00下午2:00分别记录一次,并用墨兰及红笔连起来,记录一个月。

2.2.8配备冰箱 某些药品如生物制品、 胰岛素等需要特定的低温贮存环境为确保药品质量科室内要配备一台冰箱,每日要监测冰箱温度两次,早8:00晚20:00分别用蓝红笔绘制并签名,冰箱内物品放置应根据物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药、外用药等)分类存放,并有醒目标识。如有科研用品,应置于清洁容器内放入冰箱并标识清楚,冰箱内低温保存的公用药品须帐物相符,每班交接;冰箱内严禁存放私人物品及食物,每月清理冰箱及除霜一次并签名。

2.2.9抢救车的管理 治疗室护士每月与护士长一起核查抢救物品及药品的数量、质量、有效期并双人签名,核查完后封车,封条上填写科室名称、编码、近效期物品及药品、责任人、核对者、封车日期、有效期,封条最长有效期为1个月,每月必须开封总检查一次,保证急救车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每班交接急救车封条的完好性、封存有效期、封条编码等,做好交接记录并签名。封条一旦破损、脱落,编码不清,需双人核对后进行重新封存。开封使用时,应做好抢救记录,使用后及时补充所用物品及药品,双人核对后再次封存,对近效期药品提前7个月用红笔登记近效期进行预警,提前6个月联系药剂科更换,无菌物品近效期1个月内调换,急救车表面设有清晰的布局图,护士熟悉车内物品放置位置。科内定期组织培训,护士熟练掌握车内药品、物品相关知识及使用。必要时阶段性取消封车,强化培训。

2.2.10相似药品的存放及保管 对于相似药品定期进行清点并建立记录,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藥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胰岛素类药品种类繁多,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胰岛素,需要把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在冰箱内分区放置。

2.2.1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存放及保管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储存:备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病区(科室)配有专用保险柜,有防盗设施,双人双锁,有全院统一的存放区域及标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与其它药品混放;专人管理:备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病区(科室)须在护士长统一领导下、指定专人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账物管理;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和管理登记表”,交班时账物须核准并双签名,确保账物相符。

2.3.管理人员督导

护理部每月定期检查一次、药剂科每月派专人与科室治疗护士清点核查一次并签名,科室护士长每周与治疗护士进行清点核查并签名。

3 结果:三甲评审前后治疗室管理效果(见表1)

4 体会 通过三甲评审加强对治疗室管理,根据三甲检查细则要求,完善药品、物品、人员、环境等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督导,减少环境对药品的影响。治疗室管理符合三甲标准要求。既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吴桂云.我院对治疗室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7(7)518-519.

[2] 中国医院协会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86

猜你喜欢
治疗室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
蒙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8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
巧用收纳篮应用于治疗室基础药品置放
稳律灵治疗室性心动过速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