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急何止乱投医

2013-04-29 14:54吴如加
学习博览 2013年8期
关键词:黑死病天花板蓝根

吴如加

以下是书中记载的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各地曾发生过的真事。“人类一生病,上帝就……”不知道上帝发笑不发笑,但是后人看起来肯定哭笑不得。

鞭打尼姑以求治病

公元552年,朝鲜半岛的百济国国王将一尊佛祖的镀金像及佛经带给了日本钦明天皇。就在天皇决定允许国民信奉佛教后不久,日本遭到一场瘟疫侵袭。于是,保守的日本官员将灾难都归咎到新宗教上。随后,佛祖金身像被扔进了运河,新建的寺庙也被焚毁。

25年后,百济国国王又给日本送去一尊佛像,大约200卷佛经,大批僧侣、尼姑和一位寺庙建筑师。当时的日本敏达天皇向他的臣民下了命令,要他们虔心向佛。巧合的是,另一场严重的瘟疫又随佛像而至。

一些日本人开始相信,是日本本土的神在惩罚他们信“外神”,佛像再次被扔进运河,寺庙再次被焚毁,尼姑被人们剥去衣服鞭打。不过,瘟疫并没有任何好转。其他一些日本人又开始怀疑,瘟疫是不是对人们摧毁佛像进行惩罚。恐慌渐渐笼罩了全国,最后,天皇突然也染上了天花,人们的恐慌达到了最高潮。为了阻止瘟疫继续蔓延,敏达天皇孤注一掷地改变他以前的决定,命令人们重修佛教寺庙。

这项指令颁布不久,48岁的天皇就死了。这场瘟疫在两年之后才逐渐平息。

有研究者推测,禽流感病毒是由候鸟传播给家禽,再由家禽传播给人的。

通奸是瘟疫的根源?

在黑死病肆虐的14世纪,在最高统治者苏丹的召集下,埃及最优秀的大法官、法学家和学者们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严肃的大讨论。讨论的主题是:真主是否通过瘟疫来惩罚有罪的人。

这时,有人提出通奸和卖淫是瘟疫的根源,后来,苏丹提议禁止所有妇女外出。次日,一个委员会通过了这项提议,禁令在开罗等城市及郊区公布开来—如果一名妇女胆敢擅自离家一步,等待她的将是各种酷刑,甚至死亡。

当然,这道禁令未能阻止瘟疫的继续肆虐,以至于连一位苏丹任命的监督者(为保证禁令通行无误),后来也死于黑死病。

用鸟嘴面罩保护自己

1347年的夏天,欧洲遭遇鼠疫。4个月内,欧洲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当时的医生们穿着稀奇古怪的防护服工作,皮革防护袍非常奇特,它蒙住了医生整个头部,通过像鸟喙一样的面罩来呼吸,面罩里充满了强烈的香气,意在保护医生免受瘟疫之气。当时几乎所有的报告中,都着重强调了鼠疫患者和尸体所发出的可怕而难以忍受的恶臭。

只是,这种防护服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防护作用,不少医生很快就在巡诊中染上了鼠疫,以身殉职。

住在垃圾堆上保命

同一时期,欧洲的穷人们享受不起“香气呼吸”,医生于是给他们提出了另一种忠告:烟尘扑鼻的地方在瘟疫期间最安全不过,因为烟尘的气味比瘴气还让人难以忍受,它具有驱逐瘟疫的功效,所以,瘟疫期间大家最好移居到垃圾堆上。

把猫吃老鼠图案贴在门口

1947年,中国东北鼠疫流行,人们相信这是因为瘟神下界,在劫难逃。有的人为了阻挡瘟神入室,剪了猫吃老鼠的图案张贴在门口;有的村子为了驱病避邪,全村人想出了一个只有孙悟空才能想出的主意—把全村人的名字书写造册,然后焚烧,因为生死簿被烧毁了,阎王爷找不到名字就可以不死了。

通辽县的一些群众为了早日摆脱1947年的鼠疫,还人为地加快了时间的进程。他们纷纷提前过年,说是把这个令人恐怖的灾难之年提前过去,就可以消灾弭祸,过上平安的好日子了。

做数学题防黑死病

请在空格里填一个数字。

在14世纪黑死病汹涌时期,人们相信一旦找到这个数字,瘟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能你也发现了,规律就是,横加、竖加、斜加或者凡是相邻的4个数字加在一起的和是相等的,答案是414,而这个和是1625。

因为在1625年,地中海穆斯林世界里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瘟疫,没有黑死病那么厉害,但从此它却被抹上一层神秘色彩。

喝羊粪来驱走病魔

17世纪末,天花已经超越鼠疫、麻风病和梅毒,成为欧洲大陆最可怕的瘟疫。一则德国谚语很能说明天花的肆虐:“人皆难逃爱情和天花”。当时的一些医生推崇用一种绵羊粪调制的饮液治疗天花,而山羊粪则用来治疗麻疹。医生们相信,天花是由恶魔或某种神秘力量引起的,要治病就必须用一些令人作呕的“药物”来赶走这些恶魔。

“你有病吗?”“你有板蓝根吗?”

2003年,中国暴发非典型肺炎疫情,简称“非典”,板蓝根被当作万能神药,虽然它并未被确信有针对“非典”的预防功效。这一年,还有汹涌的抢醋风潮,每家每户飘着不尴不尬的醋味。

2011年,日本核辐射,中国抢盐。

2013年春天,因为H7N9禽流感,中国的板蓝根再次脱销。

(摘自《壹读》)

猜你喜欢
黑死病天花板蓝根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天花寺
黑死病
天花,肆虐地球3000年
“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天花与清人日常生活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天等:板蓝根“钱”景广阔
浅析西欧黑死病期间的“投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