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 养 耐 挫 能 力, 建 立 适 度 自 尊

2013-04-29 14:19孙显
考试周刊 2013年87期
关键词:适度自尊

孙显

摘 要: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所谓自尊,从字面上看,即“自我”尊重的意思,其实,这种“自我尊重”更多的是期待他人对自我的尊重。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绪不稳定,当他人对自我的尊重程度和期待不相符时,过于自尊和不够自尊的个体的自我调节行为反应差别很大。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矫正因自尊心太强或太弱而受挫产生的不正常心理,建立适度自尊。

关键词: 自尊 适度 耐挫能力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太强了,个个都是小皇帝,说不得一句。”也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孩子有什么自尊心,说谎、抄作业、考试作弊习以为常,一点不觉得羞耻。”从上述现象可见,过于自尊和不够自尊的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对他人的评价会特别敏感、特别在意。老师批评了他一句,同学说了他什么,自己出了丑等,面对这些时,他们往往会觉得很没面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随之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摔东西、说脏话、逃离等。这些反应显然是高傲的自尊受到了威胁,内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承受不了。实际上表面极强的自尊掩盖的是深层次的自卑,所以说自尊心过强的人都是很脆弱的人。太想获得他人的认同,过于自尊,但得到的往往不是尊重而是伤害。

过于自尊是不可取的,然而自尊心太弱,甚至不要自尊的心理更危险。部分自尊心较弱的学生,依赖性特别强,没有自己的立场观点,甚至面对羞辱也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更有甚者自暴自弃。一个人如果都不需要别人的尊重了,那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人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情感需要。如何帮助学生在困境中建立适度自尊,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接受挫折,勇敢面对

现实社会既有富饶文明的一方,又有贫瘠愚昧的一隅;既有敦厚善良的人们,又有残暴狡诈之徒。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世界,既要看到光明,又要看到黑暗。要让学生知道人生充满挫折,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就像自然界的风和雨一样,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挫折并非只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它也是磨炼自己坚强意志的机会。

有的学生长得不漂亮,就特别不喜欢有人提到关于外貌一类的词,总以为别人是在揭他的伤疤。其实比漂亮的外表更重要的东西有很多,如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却羞于勤工助学,原因是怕同学耻笑。其实靠自己的劳动,为家庭减轻负担,为自己创造学习必需的物质条件,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有什么可笑之处呢?真正的自尊,建立在优秀的内在之上,而不是在金钱、外貌和别人的眼光上。

一个穷人,衣服上破了个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要有人朝这个破洞上瞄,他就立即想扑上去捂住别人的眼睛,不让看,或者破口大骂看的人。这种过于自尊的表现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能够承受挫折,勇敢面对,不掩盖事实,承认自身的不完美,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才是适度自尊的前提,才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分析原因,找出症结

当学生受挫、失败、自尊心遭受打击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哪儿,是自己不够努力,是自己力不能及,还是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

一次演讲比赛,一个学生没能进入决赛,赛后非常懊恼,问其失败的原因,说是因为在演讲的过程中,无意间瞥见了坐在台下的班主任,心里特别紧张,压力非常大,结果失败了。表面原因是班主任造成的客观压力,实际上还是自己自信不够,准备不够充分。班主任在或不在不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要想取得成功,还需更多的锻炼,需更加自信。

如果确实因为力不能及或客观原因而导致失败,我们更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合理运用一些心理防卫机制,以保持健康的心态。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竞争、挑战、难题,不可能每次都有足够的能力取得胜利,有些挫折是我们目前无法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回避掉的,但今天的失败依然有意义,它为我们积累了经验,为日后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因此,只要努力去做了,勇敢地尝试了,积极地面对了,即使失败依然是值得欣赏和尊重的。

三、正确引导,积极应对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承受转为积极主动地调节。比如有的学生太要强,对自己学习要求特别高,尽管非常努力,但还是达不到期望的目标,因此面对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内心非常沮丧,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这时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承认“有人比自己更行”的事实,又要帮助学生重新设定目标或者把成功的可能性转移到其他强项上,鼓励学生,树立自信。

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建立适度自尊,要注意适时把握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当学生遇到困难想退缩时,我们要鼓励;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我们要肯定。但切忌一味充当学生的保护伞,例如,一个学生因为没考好而哭了并非坏事,这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发泄,同时说明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要求上进,但我们不能因为他的眼泪,怕伤了他的自尊,安慰说:“这有啥?不如咱的还好几个呢!”这种消极的话会助长他的无所谓的心态,认为自己就是不行。尽管他内心痛苦,我们还是应帮助他理智的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要让孩子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才能赢得他人的敬佩和尊重。

自尊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我们应该科学把握,在辩证统一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尊心。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能力和期望与目标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既要有“过五关”的勇气,又要做好“走麦城”的思想准备。只有经受住这样的锻炼,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坦然。

参考文献:

[1]李敏.让孩子建立“适度自尊”.时尚育儿,2008(6).

[2]顾松.浅谈中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时代学习报,2010(6).

[3]王红瑞.中职生人格特点、自尊水平及其与学业行为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

猜你喜欢
适度自尊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大学生自尊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