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施援手转变问题生

2013-04-29 07:58王辉张艳菊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小学生家长心理

王辉 张艳菊

摘要:学生进入学校,他的角色就迎来了第一次转变,从无忧无虑的戏儿变成了有约束力有学习任务的学生;从与万千宠爱他的家人相处,变成了与传道授业的严师相处。引领其成功转变的关键人物当然是老师。乖孩子人人爱,可是对不乖的孩子,教师要能及时用“四心”——耐心、细心、诚心、爱心去交流,找出其不乖的原因,正确地引导和化解其中的心理问题,让正步履蹒跚的孩子迈好稳当当的第一步。

关键词:转变问题生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教育教学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的独特的个体,难免有兴趣点的不同,成绩的高下。这里我要谈的是让每位老师都会遇到,也会费尽心力的“问题生”问题。所谓问题生,即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可见,问题生的产生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和其自身的原因。那么,转变问题生也离不开这几方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

一、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脱离教科书,与家庭生活同步,与家长密切相关,家长主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实施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除了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行外,还有教育方法。如:有的家长缺乏责任心,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言行表率;有的家长急于求成,违反教育规律;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严苛,实行“棍棒教育”;有的家长没有耐心,忽视孩子的心理和意识的成长,与孩子缺少交流等,都可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因而,家长应转变观念,在教育孩子中不断学习,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共同进步。

二、 学校因素

学生进入学校,他的角色就迎来了第一次转变,从无忧无虑的戏儿变成了有约束力有学习任务的学生;从与万千宠爱他的家人相处,变成了与传道授业的严师相处。引领其成功转变的关键人物当然是老师。乖孩子人人爱,可是对不乖的孩子,教师要能及时用“四心”—— 耐心、细心、诚心、爱心去交流,找出其不乖的原因,正确地引导和化解其中的心理问题,让正步履蹒跚的孩子迈好稳当当的第一步。

再者,进入学生角色,与同学相处,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成长特点,如情绪化,自控力差等必然导致易与同学发生矛盾。教师应及时排解纠纷,引导同学们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班集体,让这个集体既能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又能为个别同学疗伤。但应当注意的是“别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制造出下一个问题生。因而采取的方法很重要,除了教师要付出“四心”外,还要对犯错同学有“宽容心”。需知宽容是一种理解,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理解学生犯错的心理和原因,要善于用心理换位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留心他们的言行举止,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变化,要善待每位学生,他们需要教师的宽容和鼓励。

三、 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情绪有不稳定、易激惹、好冲动等特点,他们的自控力差,情感外露,所以与同学相处易产生矛盾。入学后,学习变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由于学习成功或者是失意,相应地产生愉快与沮丧的情绪;由于别人的言语刺激,从而产生冲动;由于未得到家长或老师的理解,而产生郁闷心理;由于自身处理问题方式不当造成误会,又不善于与人沟通等,都能使自己滋生心理问题,再通过外在的行为来体现,即排斥他人,惹是生非,叛逆不听话等。对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尊重信任,让学生敞开心扉,及时疏导并作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在遭受挫折或不愉快时,不妨进行下心理换位,想想自己若处于对方境遇时,会怎么办。只有宽容别人,别人才会宽容你,彼此和谐相处,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四、 社会因素

社会就是一个大群体,任何个人离不开群体。我们都是社会人。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判别能力较差,并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社会风气也默默影响和左右他们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的形成。如:金钱至上的扭曲价值观,让传统的师道尊严无立足之地,相对贫下的教师未得到社会的尊重,学生思想亦受到影响而不尊重教师,又如何听从教师的教诲?若是学生家境殷实,则更恃“财”傲物,教育行为更难实践。因而,社会环境影响着教育,只有社会给予教师尊严、尊重,才能为教育活动奠定坚厚的基础。

再次,教师可利用社会环境来转变问题生。问题生普遍也名声在外,缺乏自信心,但是没有哪个学生是一无是处的,只要抱着欣赏的心态,都能在其身上发现若干闪光点。此时,在家长会上,教师若能历数该生的优点,便能达到口口相传,为学生挽回面子,进行正名的效果,學生和家长都找回了自信,同时改善了学生与家长、教师、同学的关系,使问题生不再是问题。我班一问题学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并配合积极性教师语言,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己认识到自身的教育缺陷,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生这个头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薛菊萍.破解撕书之谜.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2007.2.

[2] 小学生家长读本.中小学生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丛书.湖北科学出版社,2009.8.

[3] 陈虹主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5.[FL)][HJ]

猜你喜欢
小学生家长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