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评卷引发的思考

2013-04-29 00:44郭吉成
语文建设 2013年8期
关键词:评卷高考作文记叙文

郭吉成

每年参加高考作文评卷都有许多的感触,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不为过。喜的是,每年都会看到有许多考生写出了充满智慧的考场作文;忧的是,每年总会有一些考生重复着往年的问题。2013年的高考作文评卷已经结束,静下心来回望评卷,觉得高考作文中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作文的个性表达

因片面理解创新而滥用作文“个性”的问题是历年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年也同样存在。

有些考生对作文个性化的理解认识上产生了偏差。他们认为,作文的个性化,就是反“规范”的求异求新。因此,作文时,便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奇文、奇体、奇语,想以此来走捷径获得高分。就今年浙江高考作文来看,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内容上或古今中外时空穿梭,或随意表达;文体运用上避常规玩“另类”(如病例报告、试验报告、试卷体等);语言运用上或随意用网络用语,或用半文半白的语言等。其实,这些并不是作文的个性化,而是对作文个性化的一种误解。这样的作文并不能得到高分,今年这样的作文大多得分在30分以下。

作文要有个性,这是考试说明对作文创新的要求。从作文要表现“自我”的层面来说,作文确实需要个性。因为缺乏个性意识的作文,往往也是缺乏“自我”意识的作文。

作文个性化是从不同的层面来说的,它具体可以体现在立意、结构、文体、表达方式、材料等方面。可以这样说,不同的考生在面对同一道题时,因其经历、阅历的不同肯定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个“不同”就是个性。说到底,考试说明中所说的作文“个性”,实际上指的是考生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

作文的个性化,与作文的规范化并不矛盾。笔者认为,作文的个性化,必须坚持以作文规范化为前提。规范化就是要求作文必须按照作文的章法来完成。以作文结构为例,起承转合是作文结构的精髓,也是作文的基本结构章法,如果要创新作文结构,也必须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式。假如说违反了这样的结构章法,而剑走偏锋“创新”一种结构,或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一些不成章法的样式当成个性化结构,这就违反了作文的章法,也就不是作文的个性化了。

实际上,在作文中盲目追新求异的考生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这就是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不仅仅是展示才华。若一篇文章别人看不懂,当然会影响思想的表达。展示个性的前提是个性必须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赏识接受,违背了这一点,个性就走了“偏锋”。

高考作文不是文学创作,它有自身的规则制约,这个规则就是“评分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与限制。比如,内容上要求合乎题意、立意要求正确,文体上要求明确,结构上要求完整,表达上要求用现代汉语规范表达,等等就是高考作文的规则。这个规则不能随意被“个性”化。

二、作文的态度

在评卷中我们发现,有些考生本身是具备写好作文的能力的,但由于作文的态度不端正而被生生地扣了分。今年考场作文态度不端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借机泄“愤”,不顾作文命题题意本身的需要,故意写些与题意相悖的内容。这部分考生区别于审题错误的考生主要在于“故意”上。比如,今年笔者就遇到了一篇与命题毫无关联的作文,内容是表达该考生对父母严格教育的不满。该考生在作文的最后一段的“补记”中写道:“爸爸、妈妈:不是儿子写不了这篇作文,而是出于对你们严逼我学习的不满,才写了这样一篇离题文章,目的是明年再来,这也算是满足你们让我多读书的愿望吧!”

2.任意表达不健康的思想,完全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观。如有的考生以丑为美,故意写低级庸俗的东西;有些考生在作文中以极不正常的思维状态,故意去迎合社会上的非主流现象,表达自己的某种错误认识。

3.随意添加与作文无关的内容,把作文当作玩笑待之。比如或在作文的结尾处写上一些赞颂评卷老师的话以讨巧之,或写上一首与文意无关的打油诗,或画上一些卡通漫画以作嘲讽,等等。

4.抄袭。这里说的抄袭,并不是指将考前所准备好的作文临时套用上去,而是指将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或作文题目抄写一遍的行为。

5.随意涂鸦,胡乱表达。如有位考生在作文时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一直写到“888”;有位考生作文时写了两百多句“致我的童年”;还有位考生“以高考的危害”为题,用多个菱形符号拼写了“PYJ”三个大字。这些考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高考的,作文时便随意涂抹。

以上所列举的现象,虽然是发生在极少数的考生身上,但却折射出作文的态度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在阐述作文的价值及作用时指出: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作文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解说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二是作文不可忽视“立人”的一面。我一直认为,作文是“做人”的文本体现,写作的过程是塑造人的健康个性品质的过程。我们倡导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就是要在作文的过程中真正表露作者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作文是一种技能,但作文更是一种产品——一种精神产品,中学生的作文应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目标取向、价值取向和情感取向,而不能以随意的态度为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作文的态度也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做人态度的体现。可以这样说,一个视高考考场作文为儿戏的考生,其生活态度也不可能是积极、严肃的,其精神状态、心理状态也是不健康的。

作文态度是每一个写作者必须解决的作文认识上的基本问题!

三、文体的运用

今年浙江的作文题提出了“明确文体”的要求。所谓“明确文体”,就是要求考生作文体现所选定文体的特征并以此结构文章。

从高考作文评卷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浙江的考生在文体的问题上大多数还是明确的——符合文体要求。当然,这个“符合文体要求”是一种比较宽松的说法。因为,事实上,作为新生代的考生对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概念是模糊的,认识是不清晰的,他们在作文文体的运用上受到了一些新思维作文的表达与结构形式的影响,基本上是介于记叙与议论之间。笔者对浙江今年的考生作文文体的运用情况做了一个抽样调查,被抽查的1357篇作文中,大约89%左右的作文是介于记叙与议论之间,2%左右为记叙文(含小小说、故事新编),3%左右为议论文(含杂文、评论),6%为其他文体,约3%无法归类(即不属写作体裁)。这份抽查很能说明问题,它充分体现了当下高中学生作文文体运用的现状。可以这样说,高考作文文体运用的现状还是堪忧的!

今年高考作文中文体运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种:

1.文体特征不明确,杂而混乱。由于部分考生缺乏文体意识,作文往往是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让评卷老师辨不出文体。如议论文中没有议论文的三要素概念,以叙代析,往往是开头结尾用上议论性语言,而中间的绝大部分内容则是在详尽叙述某一件事,不会概括素材,也不去分析论据,冲淡了议论的成分或偏离了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有的考生用记叙文体作文,但文章或是记叙要素不全,或是将几件毫无关联的素材堆叠在一起,不分伯仲,没有主次,缺乏中心事件。这些作文很难分辨出其文体特征,犹如一锅炖烂的大锅菜,分不清什么是什么。

2.随心所欲创新文体,不伦不类。有些考生错误地将“自选文体”或“不限文体”,理解为可以“自创文体”或不需要文体,因此,文体意识淡薄,随心所欲地创造一些不伦不类的“文体”,还自以为是在创新。如网络聊天体、医用处方体、试卷命题体、调查问卷体等所谓的“文体”即是。

高考作文必须重视文体的选择,因为这既是规范作文的需要,也是高考评卷的要求。一般来说,高考作文评卷对文体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可自由选择文体,但要遵守命题要求(如不能写诗歌);②记叙文(散文、小小说、故事新编)、议论文(评论、杂文)一视同仁;③提倡有新意,但不提倡“标新立异”的异体文;④看重文体分明的文章。当然,这四点评分要求不都是强制性的显性要求,但文体选用是否恰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卷老师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感受,同时也会影响作文的思维、表达与结构,进而也就会影响作文的得分。因此,高考作文不能忽视作文文体的运用。

文体是作文不可回避的一个实际问题。同理,写文章选择合适的体裁,才能使文章内容得到完美的表达。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文体的正确运用不仅是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的问题,还有一个文章美学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文体和使用文体。浙江卷今年提出了“明确文体”的要求,这是对文体回归的理性呼唤,值得关注。

四、作文幼稚

作文幼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幼稚,二是思想幼稚。幼稚作文当属平庸之作!

语言幼稚是这几年来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今年也不例外。语言幼稚体现在作文中往往是叙述呆板,用语僵化,缺少灵动,病句连连,表述不合情理;对人的称呼不是“警察叔叔”,就是“袁隆平爷爷”“张海迪姐姐”。

读这样的作文,我们感觉到考生的语言能力相当于高一的水平,甚至更低。我们知道,语言的稚嫩不等于朴实,朴实是一种风格,但稚嫩完全是表达的苍白。语言幼稚的考场作文并不少见。造成语言幼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过少,积累不够,词汇量过少是主要原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思想幼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选材料的幼稚,这些考生作文中所选材料总是离不了同学间或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文中所津津乐道的童年的那些校外偷桃李、校内换橡皮、下雨送雨伞、上坡推车子等。把不高尚、缺乏情趣的事当作高尚有趣的事来写,体现在文章中,就是主题肤浅化,呈现出内容的低龄、庸俗化。二是思想表达的幼稚,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总是停留在表象,不会深入下去,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似乎还停留在儿童阶段,体现在文章中则是主题肤浅,结构呆板,叙述平面。

幼稚化的作文没有高度、没有深度,文意肤浅,美感全无。它既损害了作者思想的正确表达,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口味。造成作文幼稚平庸化的原因很多,除了上面所说的阅读量不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淀。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考生思维只是局限于自己以往的生活视野中,因此,作文的思维视野跳不出狭小的“自我”圈,当然也就无法提炼思想,升华思想,对事物作理性的思考了。优秀之作与幼稚平庸之作的差异就在于有没有写作者独特的自我思考。而真正的思想应该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对自我的反思。缺乏生活与阅读何来反思?没有反思何来思考?没有思考,文章何来理性的高度?

高中生的作文应该是富有激情、充满智性的。作文既要感性地表现生活,也要在表现生活的同时理性地思考生活。作文能否在智性层面上深化,是优秀作文区别于幼稚作文的一个思维区分点。作文幼稚现象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挑战:扩大阅读面,丰富生活阅历,培养对事、对物的感受与感悟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评卷高考作文记叙文
北京高考语文卷已现满分作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如何写好记叙文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高考作文两关注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画海”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