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文本初论人物
师:当我们把文言文的字句疏通之后,对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看法?
生:我喜欢廉颇,他是一位可爱的将军。当他得知蔺相如顾大局不与自己争高低之后,立即负荆请罪,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师:你说得不错。但还不够全面,尤其是没有看到廉颇的担当精神和谋略。请再看文本,有谁能做补充?
生:赵王赴渑池之会,廉颇送赵王到边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里显示出廉颇有担当精神,有谋略。
师:是的,廉颇提出赵王外出未按时归来时主张立太子为王的预案,这显示了他对赵国的忠诚,不怕引发赵王的不快与怀疑。读书要仔细,否则就看不出这一点来。“渑池之会”这一段文字,一般的教学只会讲蔺相如,忽略廉颇。
好了,廉颇在传中的表现大体就是这些事。下面讨论蔺相如,你们对他有何评价?
生:有眼光、有勇气、顾大局。
师:何以见得?
生:从缪贤的话中可以看出来。当时缪贤犯事打算逃往燕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燕王曾私下里说愿与他交朋友。但蔺相如帮他分析,说这是因为缪贤是赵王身边的红人。如今犯事逃燕,燕王就不会因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而得罪赵国,定会引渡他回赵国,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认罪,请求宽恕,“则幸得脱”。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有智。
师:你说这里体现了蔺相如智,我很赞同。原文说缪贤“以为其人勇士”。由此看来,这句话没有根据,请注意,这是司马迁行文的败笔。好了,继续分析蔺相如有勇气、顾大局。
生:“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蔺相如在秦廷之上以璧有瑕为计从秦王手中骗回宝玉,并怒斥秦王无诚心,要求秦王“斋五日”“设九宾于廷”,然后暗地送璧回赵国,这里体现了他有智有勇。面对廉颇的羞辱能包容、不计较,这是顾大局,讲团结。
师:同学们的评价是有一定依据的。自《廉颇蔺相如列传》选入教材以来,大家都是这样分析的。正如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所说:“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
但是,蔺相如果真如此吗?有没有不同的评价?
(生思考)
师:很显然,同学们过分看重结果了,特别是“完璧归赵”这件事。大家受司马迁的影响太深了。司马迁对蔺相如崇敬有加,在《史记》中赞其“智勇可谓兼之矣”。但是,徐江老师不这样看。这件事充分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蔺相如出使秦国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为什么这样说呢?老师教你们一个新的思维方法,然后一起分析,你们甚至要置身于故事之中,设想一下“如果我是蔺相如应该怎样做”。
二、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为重新分析人物做准备
师:有人说“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我反对这种说法。你们“自主学习”的所得不就是前面我们所讨论的那些认识吗?对人物的分析不能停留在那样的水平上。我们要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为重新分析人物做好准备。老师今天给你们讲的思维方法叫“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什么叫“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呢?我们先从字面含义来理解。先说“反事实”,你们怎样理解?
生:“反事实”,就是与事实相反。
师:是的。某件事客观地发生了,它已经成为事实;“反事实”就是人们没有这样去做,而是按相反的方向去做了。下面我们再谈“假设思维”,你们怎样理解?
生:“假设思维”,就是去想象根本就没有发生的事情,“假如”那样发生了会怎么样。
师:某一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就是“假如记忆能够移植”。就是说,“记忆移植”还没有发生,我们进行科学幻想性推断,它成为事实会怎么样?
生:这样就能够解决现实中许多问题,实现记忆信息的异体转移。某科学家病危,但他的研究还没有完成,这时科学家就可以让人们把他的记忆移植到别人的头脑里,研究就可以继续下去了。
师:下面把它们结合起来理解,“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给“假设思维”规定了一个条件,或者说一个方向,当我们做“假设”的时候,是按照相反的情况做“假设”,并且以这种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情况为前提,去思考会发生什么情况。把这一思维方法概括为一个模式,是这样的:“假如……不是……,而是……那么就会……”
我们以《赤壁》为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老天爷不起东风,甚至刮起了西风,火烧战船的计谋可能无法实施。胜利的也许就是曹操,大乔、小乔就会被俘,被关在铜雀台。这是天助周瑜,得“天时”。所以,今天人们对天气变化很关注,它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同学们继续举一个“反事实假设思维”的例子。
三、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质疑“完璧归赵”
师: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情,关键是找到反事实假设思维点。现在大家要把自己的思维集中在“完璧归赵”的过程中,去想象有哪一状况可以不按照事实本身进行,从而发生与此相反的事件。大家要围绕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去思考。比如秦王“斋五日”“设九宾礼于廷”要接受璧的时候,蔺相如却将璧暗地送回赵国。这时,你们说,谁是主导因素?
生:当蔺相如向秦王说明已经趁他“斋五日”的机会把璧送回赵国以后,这时决定事件如何发展的因素是秦王。比如,当时群臣对蔺相如很愤恨,“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在这时,是秦王制止了群臣,并且“毕礼而归之”。
师:我们的“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从这里开始。“反事实”就是反什么呢?
生:反向思考秦王没有那么大度,他两次受蔺相如的耍弄,震怒了。
师:假如当时秦王因两次遭到蔺相如的欺骗,而不再克制自己,而是要报复,那么会怎么样呢?假如你就是震怒的秦王,你会怎么做?
生:把蔺相如关押起来,派使者向赵王讨说法。
师:你再转换一下角色,充当秦国使者,见了赵王你会怎么说?
生:我家大王按照你们的要求,“斋五日”“设九宾于廷”,很庄重地准备接受你们的和氏璧,然后再和你们商量交接十五城的问题,但你们的使者却趁此把璧偷偷送回赵国。如果我们不相信你们,把驿馆封锁起来,你们怎么能“完璧归赵”呢?我们相信你们,你们却戏耍我们,当众给我家大王难堪,这件事赵王你说该怎样了断?
师:这位同学既可以当政治家,又可以当外交家。这番说辞很有意思,将秦看成一个很正派又受了伤害的国家。而且把蔺相如“完璧归赵”归因于秦国的诚信,这与赵国的行为形成对比,谴责赵王更有力量。在这种外交攻势之下,哪位同学能为赵王辩解?
生:赵王无法辩解。重复蔺相如在秦廷的那些话吗?什么秦强赵弱,秦国给了赵国城池,赵国肯定给秦国和氏璧。这都无法否定蔺相如戏弄秦王的事实。蔺相如的做法是一种无赖的做法,不是堂堂正正的外交手法。正因如此,他使赵国处于被动局面。
师:刚才我们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想象了秦王震怒之下但有所克制的做法,向赵国进行严正交涉。我们再想象,秦王不那么大度,不那么克制会怎么样呢?谁来替秦王出个厉害的主意?
生:当场把蔺相如放到大油鼎中煮了,然后派大将以赵国无礼于秦为口实发兵邯郸。这时的赵国若要求得安宁,则必须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除了奉璧之外,恐怕还得割城。
四、置身故事之中,再论蔺相如应该怎样做
师:认识人物,不仅要认识他做得不对,而且还要认识他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在“不对”与“对”的比较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不对”。因此,我们要置身于故事之中,设想“假如我是蔺相如应该怎样当这个特使”。在这样的设想探究中,辨别人物的行为,提高我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我们的生存智慧。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
要讨论这个问题,仍要立足于文本,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为指导,去分析文本中人物另类做法的可能结果,并与事实构成比较。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看看蔺相如请缨赴秦犯了什么错误。
请问蔺相如在出使前是怎样向赵王做保证的?
生:他说:“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师:蔺相如“奉璧往使”,单车而去。一般情况下,到了秦国就是秦王做主了。蔺相如在没去之前凭什么许下这样的承诺呢?“城入赵而璧留秦”这是当然的,无需再议。倘秦使诈,璧入秦而不予城,他凭什么保证“完璧归赵”?有预案吗?
生:他没有预案,而是见机行事,但他成功了呀!一看形势不对,就用计骗了秦王,并且把璧送回国内。
师:上一节我们已经分析了他的冒险主义如何给赵国埋伏下了危机。在临赴秦前,他对赵王说得很清楚,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赵国是“宁许以负秦曲”。也就是说,宁可舍了这块璧,也要让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但是,事实上蔺相如违背了自己开始说的正确原则,在没有授璧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偷偷把璧送回赵国,这就不是“宁许以负秦曲”,而是显示出赵国的不诚不信,从而陷于被动地位。蔺相如太看重这块璧了,没有看到自己这样“完璧归赵”给赵国带来的潜在危机。
这一切都源于蔺相如事前没分析,没预案,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分析,有预案。要打有准备、有把握的外交之仗。既保证赵国的物质利益和国格尊严不受损失,又不会伤害秦国的面子,做到双惠双赢,这才能显示出蔺相如的智勇。蔺相如一开始就应该预设几种解决方案,哪个方案是应该争取的最佳方案。现在你们就想一想这些问题。
生: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婉拒秦国之请,难道他秦国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东西就开战吗?
生:我想到两种:秦国以十五城易璧,或者以十五城诈璧。
生:我也想到两种:赵国能说服秦王愿罢易璧之议,或者以其他的物品易璧。只要赵国有面子,有安宁,吃点儿亏也是可以的,不一定坚持要十五城。
师:第一种办法很好,但秦强赵弱,赵国不愿驳秦国面子,一开始赵王为易璧事发愁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排除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于赵十分划算,但于秦不划算,虽然秦主动提出,其实不易实现。第三种方案,如果赵国真的以为能实现第二种方案,抱着玉璧西入秦,就有可能被骗。璧入秦,而不予赵城。为防止这一点是不能“奉璧往使”的。第四种方案,用充足的理由说服秦王停止这个交易,主动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这是互利的。第五种方案,也是不错的。有句俗话说“好东西怕人想”。因此,若有合适的机会把和氏璧处理掉,也就省心了。留那个中看不中用的奢侈品不如换点实用的,还免惹秦国不高兴。
综上,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目标就是游说秦王主动罢以城易璧之议,或者以他物做交易。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呢?让我们一起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来想象一番。第一步反事实假设思维点就是“奉璧往使”,怎样反事实?
生: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
师:假如蔺相如不是“奉璧往使”,而是空手单车西入秦,那么会怎么样呢?
生:假如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那么就不存在“完璧”归赵与不归赵的风险,不但避免秦国以城诈璧,而且也避免了原事实中两次伤害秦王尊严的问题。
师:第二步反事实假设思维点就是向赵王许诺“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反事实怎么反?
生:既然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就根本不想城入不入赵、璧留不留秦的事。
师:这个反事实假设思维是这样的——假如蔺相如巧说秦王罢以城易璧的念头,站在秦王的立场上,说明以城易璧乃至以城诈璧的负面效应,这样做会怎样?
生:那就要看这种游说是否真的能打动秦王。显然,这种游说话语我们还说不好。
师:那你们大家就都是秦王,我就是蔺相如,这些话应该这样说:“璧乃一物件尔,而十五城则非十五城,乃十五城民之居所也。以十五城易璧,则陷大王于重物轻民之不义也。秦,强国也,珍宝尽有之,岂能为一璧之故而弃十五城之民于不顾也?且臣素知大王诚信也,得璧而不予城,因一璧而见笑于天下必不为也。故为大王计,当罢以城易璧之议也。”这番话,排除了什么做法,肯定了什么做法?
生:直接排除了以城易璧的做法,很有道理。而且又主动委婉地打消了秦王可能以城诈璧的想法。很得体,没有冒犯秦王的尊严。
师:假如蔺相如能够超脱以城易璧的思维框架,站在秦王的立场上讲清弊端,就有可能促使秦王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
生:但是,秦王确实很想得到这块璧,他坚持自己的主张怎么办呢?
师:所以,临行前要想好各种情况,要有预案啊!蔺相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么说:“大王诚爱璧,赵国缺谷,赵王恤民之饥也,愿以璧易谷。大王可予赵谷十五万石,秦之民无怨,赵之民有食,双利也。若大王愿以谷易璧,臣愿质于秦,且秦强赵弱,岂敢逆大王之欢也。谷至赵,赵必奉璧。唯大王于群臣孰计议之。”你们看,假如这样回答的话怎么样?
生:很得体。交换价值发生了变化,降低了条件,让利秦王,自己也得实利,更重要的是也有面子。这比以城易璧更有操作性。秦王自然也无其他话来要挟。
师:赵国提出以谷易璧,这是预备方案,进一步考验秦国的诚意,也给秦王台阶下,他既可换,亦可不换。从原事件来看,秦王在两次遭欺骗的情况下,尚且大度地“毕礼而归之”,而上述说辞诚惶诚恐之情昭然可见,焉能刁难蔺相如乎?如此不卑不亢,真诚无诈,怎能不打动秦王呢?从而让秦王决定要么罢易璧之议,要么以谷易璧。这比“完璧归赵”的风险小多了。原来蔺相如之所以成功,没有别的解释,天助他。在当时,就是秦王一念之间的大度占了上风。这实属侥幸。但真正的智勇是我们今天所做的反事实假设行动。前后两种对立的做法,即“奉璧往使”与“空手单车西入秦”都是正确的吗?在这个事件的处理思维中,两个对立的做法,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就是我们假设的。
课后作文:
故事新编——《蔺相如巧说秦王罢易璧》
驳论文——《蔺相如“完璧归赵”质疑——“完”而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