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摘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更注重高效课堂,更注重以学生为本。作者就教师怎样做才能真正上好历史课的这一问题,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 教学能力 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
什么是好的历史课?什么样的课才是成功的历史课?“好课堂”一直是每位历史教师努力达到的目标,更是每个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上好历史课呢?
一、什么是好的历史课
在一节好的历史课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又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进步的快乐,体验发展的喜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给予适当的压力与动力而不是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从而感受到挑战,以努力达到能力、技能与思想上的新水平。学生不会因为其天资不同而形成关系尖锐的不同等级,每一位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及時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顺利进展,可以说教师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教学生。因此,“好课堂”的标准是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
二、怎样上好历史课
好课堂指的是教师运作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它能提高教的能力、激发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互动。要上好历史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安排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不仅指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指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般的叙述,又有涓涓细流般的描绘。
2.恰当把握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如投石激澜、巧设障碍、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
3.灵活掌握教学过程中“疑”与“释”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讲授法、学生思考法、师生讨论法,等等,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二)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相应关系,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多角度设计、重组教材,多方面引证、解释历史,多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要认真设计开场白。别开生面、颇有趣味的开场白,让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课激趣对于有一定思维能力的高中学生来说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华丽上,更应该体现在思维的层次上,站在学生成长成材的角度,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使学生在其“邻近区发展”感觉要学的内容。课堂上还要借助幽默的语言、多学科知识的穿插渗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现,但更主要的是借助课堂讨论辩论、探究性学习等,提供丰富的资料,弥补教材的缺憾,使学生在史料研习中了解真实的历史,产生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到真实的历史中去感受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去体会生动活泼的历史进程,去感悟历史的真谛。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真实,师生在历史情景中共同真诚地感悟、体验、探讨历史,加深学生对历史真谛的理解。总之,历史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语、情意盎然的教学过程,而且要有情味袅袅、似品香茗、如咀甘果的“收尾”,课虽结束,但情犹能存、趣犹能在,而充满人文精神的历史教学又正好具有这一优势。
(三)组织“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以灵活的形式,围绕共同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并非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的简单迁就和无原则的附和,而是在充分解读对方的基础上,通过思想的碰撞、冲突,最终达到理解、融合和共享。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其确定性,相对独立、皆为主体而又紧密联系。其中,师生之间合作是基础、互动是条件、自主是关键,思维能力是核心。实践中在落实上述原则和策略的典型形式是分组讨论、自由组合辩论、对抗争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在老师的参与启发下)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活动,采用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充分交流,彼此启发产生认知冲突,导致认知不平衡,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论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引导并参与问题的争辩,以唤醒并留住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灵活的思维。在辩论式学习中,学习在学生自主的背景下开展,课堂变成了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过程,教学变成了学生质疑、交流、解惑的探索。学生在疑问处争论,在思维中求知,在探究中提高;争论时没有了权威,求知变成了主动,探究中培养了个性。
总之,历史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把学生看成鲜活的个体,把课堂看成是学生成长的经历,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尊重学生的判断,重视学生的知识经验,从而实现课堂中的生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