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写好历史评论散文

2013-04-29 06:00张娴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9期
关键词:君王李煜错位

张娴

翻阅近年来的高考满分和优秀作文,叙写历史人物的不在少数,但大多是抒写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心路历程,都脱不开就历史说历史的圈子,往往写起来毫无新意,读多了就令人生厌。其实,对于高中生而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确实是写作的“富矿”,可以结合自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采用叙述与评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性的、合理的评价,这种文体为历史评论散文。在实际写作中,评论散文往往立意深刻、语言优美,深受阅卷老师好评。本文就结合佳作《错位》一文来简单谈谈高中生如何写好历史评论散文。

一、评论内容从“熟”

写作历史评论散文,要对所要评论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事件,都应该非常熟悉,不但要掌握大家都知道的普通素材,还需要掌握一些比较独特新颖的素材,这样才能在评论中裁剪合宜,游刃有余。如《错位》一文中:

鸟雀,扑棱着翅膀,似是那些旧臣新主一般讥笑着他的落拓。这鸟儿也知道换了天下。

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一目重瞳,风神俊秀;他位居九五,坐拥江山美人。那是他的大半人生,美好而短暂。翻过那些镶金含泪的书页,他只是个覆国的末代皇帝,没有自由,可能含泪,彻夜的寒冷锥心刺骨。

结合“旧臣新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一目重瞳,风神俊秀;他位居九五,坐拥江山美人”、“覆国的末代皇帝”等内容,结合基本的历史事实,大家就能会心了然,很明显,作者选择的历史人物是李煜,南唐后主,所写内容只要学过高中历史,大家也都知道,但作者很明显对李煜的词有着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昨夜又下起了雨,东风吹散了小楼上的菊花,秋天的手指把叶子揉碎,而他在疾苦中提笔,写他的故国,写他的国仇家恨。“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血中带泪,他是否又忆起他的人生长路,蜿蜒地伸向了不知所终的远方。

作者通过简单评论李煜的一生,借助李煜之词又将需要评论的内容引出,具有“驾轻就熟”的写作风范,那么这篇历史评论散文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具体写作中,就应该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详细地排查和剪裁,将大家熟悉的内容写出来是为了赢得读者的认可,将其中相对来说新颖的部分写出来,是为了让文章在内容上更有新意,也为评论提供了新的素材和信息。

二、评论角度从“新”

历史评论散文中的内容和历史必然是合拍和相同的,然而其评论的角度应该是新颖的,而不应该是对历史定论的简单重复,这也就要求作者在写作中深入历史人物内心,挖掘其中更加具体的评论切入点。文中,作者选择的是“君王”、“词宗”错位这一新颖角度来写:

我站在书页的这端回望他。我回望他的爱情,回望他“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大周后,回望他带泪的血书,通过他流传了一千年生生不息的词句。

似是老天与他开了许多玩笑,本是绝代“词宗”的他变成了末代“君王”。无心皇位的第六子在政治斗争中被拥上帝座,接手了国力衰弱的南唐。老天又依次收走了他的幼子与娇妻,留他独自在人世间沉浮,接受上天磨难的洗练。

作者巧妙地将绝代“词宗”和末代“君王”勾连在一起,使得这种错位在对比中愈发明显。作者评论的角度很明显不是历史教科书中侧重从君王角度的批判,而是将两种身份平行的评判,角度独特,令人深思。接着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

也许当时的他不知道,他的血泪为中华文化留下的是什么,他只是满腔的愁苦无处诉说,只得不停地写,不停地写。但是千年后,磨难炼成的词章铸就了他,让他在诗词的河流中熠熠闪光。

这种评论是基于历史事实的。李煜作为君王,而亡国,所以不能算是成功,但他本人在统治南唐期间,倒也没有为非作歹,只是因为缺乏政治、军师才能,才耽于享乐,偏安一隅。而作为词人,却开一代风气之先,正如王国维所说,词至李后主,境界始大。因此,评论历史人物和事件,即使角度要新,也要有历史事实的支撑,这样评论的观点才有据可依。

三、评论方式从“巧”

对历史人物如何评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遵照教科书则令读者觉得庸俗,胡乱评价则令读者生厌。其实,历史评论散文可以采取更加巧妙的手法,如引用著名人物的评价,以之作为评论的基点,也可以借助文学手法,深入进去,以细腻描述代替评价。文中作者就是如此巧评的:

他不是毫无政治才能的庸碌君主。旧臣潘慎修这样评价他:“煜或懵理如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只是志不在此。他爱文学,犹如离岸的船对家的思念。他不求闻达,只求与朝夕相对,饮酒赋诗。终是未能如愿。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幸。

作者自己不好直接评价,但是却借其旧臣潘慎修来进行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到位,却不显突兀。因此在这种评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写作中,要多掌握当时或后代之人的评价,选择与自己观点相近的或者能够为观点提供支撑的内容,加以引用,借力打造。当然,在评论性散文中,作者自己也要跳出这些,来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相应的探讨和评论,于是作者接着深入其内心进行描述评价:

若是他的一生并不如此曲折传奇,他也写不出“千里江山寒色远”这样工丽美妙的词句。他的成就,也是他的经历所造就的。这也许是他最好的结局。至少,他在政治生涯以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属于他的印记——一代词帝。

这其实更多的是带有假设意味的描述,但字里行间却对李煜的错位进行了惋惜和肯定的评价,这样的方式虽然含蓄却让人信服。

四、评论语言从“准”

历史评论散文,虽然是散文,但因为涉及历史,在评论用语上应该力求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随意妄写,否则就会影响历史评论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文中作者的评论就很准确:

他的成就与失败有目共睹。他饱含血泪,却也正是血泪成就了他的成就。在他42年的生命里,江山美人都曾拥有,又因这些清丽直白的“血书”流芳百世。“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就足够了。错位于他不过是增加阅历、砥砺华章的人生必然。窗外的雨声潺潺,落红满地,他的离恨如草春繁茂,“更行更远还生”,他也只能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文章结尾对李煜错位的阐述,没有单纯地进行对错评判,而是客观地说明了两者的联系,“成就与失败有目共睹”、“国家不幸诗家幸”等评价都很中正客观,把错位体现的辩证内涵准确揭示出来,让读者更加易于认可。对于历史评论散文而言,语言的优美和生动都在其次,准确才是生命力。因此,在写作中,一定要打磨语言,准确“绘”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貌、新貌。

(作者单位:栟茶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君王李煜错位
李煜
李煜作品
我们家的小“坑货”
有趣的错位摄影
“笑”谏君王
姜太公钓鱼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烽火戏诸侯
活着就是君王
“错位教育”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