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审美效能的优化设计

2013-04-29 04:52闫晗
考试周刊 2013年82期
关键词:教学结构高中音乐教学

闫晗

摘 要: 文章认为,为了提高高中音乐课的审美效能,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结构,凸显教学质量;剪辑教学内容,抓住作品内涵;挖掘乡土资源,强化审美效果,发挥美育功能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 审美效能 教学结构 主题内涵 挖掘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为高中音乐课审美功能的提升开拓了广阔空间。笔者经过深入的探究和广泛实践,尝试完善音乐课堂的教学结构,优化组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重点、难点、音像、资源,抓住音乐教学的主题,使课堂发挥出更大的美育效能和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音乐素质。

一、调整教学结构,凸显教学质量

1.结构对应,凸显重点。新课程教学中的音乐作品尽管丰富,但多与学生的审美需求不一致,欣赏距离较大,很难找到教学结构的重点和教学资源的对应点。教学重点是知识传授的中心,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设计优化才能提高审美成效。例如在设计贝多芬《e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教学重点时,笔者引领学生认真剖析《欢乐颂》的主题音乐,使全课紧紧围绕主题音乐《欢乐颂》设计教学重点。从出示《欢乐颂》(歌曲)主题谱例,到学生演唱《欢乐颂》(歌曲)主题,再到分段剖析欣赏《欢乐颂》主题(引子、宣叙调主题、《欢乐颂》主题动机、欢乐主题、合唱序引、欢乐颂、变奏、合唱、结束部分),系统勾画出音乐作品的清晰脉络和音乐作品欣赏主线,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审美途径,并为学习新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2.兴趣对应,凸显层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情感入手,调整设计的层次与程序,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和深层探讨的内驱动力。如在《民歌》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①认识原生态民歌价值;②听唱原生态民歌;③理清民歌与流行歌曲的关系;④认识民歌的艺术再创作及价值;⑤创造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情感铺垫,学生对民歌产生了积极的情趣,形成了对于民歌的真实情感,从排斥到认同、从不喜欢到喜欢、从冷漠到激情,甚至引发了对民歌的深度认识和研究兴趣,提高了对民歌的鉴赏力。

3.资源对应,凸显质量。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能使学生认识到音乐课程的魅力和价值,体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创新。如《民歌》一课的教学要寻找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对应点:①以民歌的价值作为教学重点;②以教材中原生态民歌《王大娘钉缸》、《山歌好比春江水》、《孟姜女哭長城》为主打内容;③寻找与这三首民歌相对应的当代新民歌《好汉歌》(刘欢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臧天朔乐队演奏)、《孟姜女》(宋祖英演唱)。这些新民歌的素材均取材于前三首原生态民歌,运用了现代手法进行演绎,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审美热情,而且能促使学生对原生态民歌有新的认识。

二、剪辑作品内容,抓住作品内涵

1.剪辑文本内容,挖掘作品内涵。每个音符都体现作者的创作思想,剪辑文本内容,能强化学生的理解力与欣赏力。精心剪辑大型作品,能科学地解决大作品聆听时的审美疲劳问题,有效突出作品的主题内涵,加深对整个音乐作品的理解。如在贝多芬《e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教学中,围绕主题音乐重构教学内容,剪辑主题音乐《欢乐颂》、引子主题(器乐)、宣叙调主题(器乐)、欢乐主题(器乐)、合唱《欢乐颂》五部分内容,围绕主题音乐进行聆听与剖析,凸显教学内容优化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从乐思到动机、从旋律到和声、从音乐到配器、从旋律到旋法、从要素到表现、从声乐到器乐、从人声到交响的创作激情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剪辑音像材料,突出教学美育。音像材料的剪辑,有助于强化视听审美,促进审美升华。因为音像材料的视听冲击力与教学主题相吻合,能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感,如贝多芬《e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第一部分可有意采用管乐器和低音弦乐器对答形式表现音乐主题;第二部分《欢乐颂》大合唱,可再一次突破交响乐的结构形式,选择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CD版,并以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让乐手们以流动的音符和精湛的音乐技巧,演绎贝多芬的人生,给予学生强烈的震撼。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它用音响的魔力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激动、共鸣”。丰富的音响,人声的器乐化创作手法,人声与器乐的交织相融,优秀版本和优质音像的现场演奏版,无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其中的丰富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三、挖掘乡土资源,强化审美效果

1.用乡土资源传承地方文化。学习家乡音乐文化,有助于开发教学资源,培养爱国爱家情怀。因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体现当地音乐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和利用当地潜在、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查找、搜集、整理、改编乡土音乐作品,来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名曲《望桩台》节奏徐缓平稳,旋律清丽典雅,能使学生领略到广阔的农田和丰收的美景;乐曲《八板》节奏欢快活泼,旋律优美流畅,能使学生在想象出丰收载歌载舞情景的同时,联系人民对禹王的感激之情。两段音乐同一风格,同属五声调式,但由于不同的速度、拍子、旋律等形成了对比,给予学生极强的审美情感体验,有利于音乐鉴赏教学的展开与生成,有利于鉴赏教学的审美与感悟。

2.用乡土资源展开自主学习。依据自主学习特征和课程改革目标,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参与“多边互动”教学,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一是让学生在搜集材料中获取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和整合能力;二是让学生在参与课中的材料介绍交流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让学生从参与主题音乐的学唱中品味乡土音乐的风格韵味,提高审美能力;四是教师参与教材展示和音乐演唱,赢得教学生成的时机;五是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集聚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创新设计高中音乐鉴赏课,调整教学结构,剪辑教学内容,挖掘乡土资源,能有效凸显教学质量,抓住作品内涵,强化审美效果,发挥美育功能和审美价值,赋予学生“快乐、愉悦、审美”的积极态势,带来难以想象的惊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侯颖.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渗透.中学音乐教学参考,2008.

[4]崔光审,林逢祺.中学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开发,2005.

[5]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教学结构高中音乐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先学后教 当堂练习”课堂改革现状
信息技术支撑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巧用情感教学,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结构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理顺英语教材的教学结构研究
浅论中学生音乐欣赏兴趣与能力的提高
当前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