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化学有效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3-04-29 04:30:24陈阳
成才之路 2013年9期
关键词:醋酸钠乙醇溶液

陈阳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化学课堂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一、多角度多层面设计有效问题

1. 从学生认知能力出发,创设可及性问题情境

高起点的问题设计只能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符合认知一般规律,并加大了教学难度。

案例1:乙醇性质的教学设计

通过中国酒文化引入课题→观察乙醇总结物理性质→根据乙醇分子式写出可能的结构并设计实验验证→实验验证:乙醇与钠反应→得出结论介绍官能团→实验:铜丝在酒精灯内外焰移动→介绍乙醇的催化氧化猜想断键方式→总结乙醇的性质、用途。

评析:

本节课的问题设计存在以下问题:“根据乙醇的分子式推测可能的结构并设计实验验证”以及“猜想催化氧化时乙醇的断键方式”,这对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生难度较大,超出了能力范围。

2.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例如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由零食中的抗氧化剂入手研究食品包装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介绍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时,可以在“雷雨发庄稼”中提及。总之,知识是寓于情境之中的,许多生活情境均可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作出优选,尽量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的直观的教学情境,搭建起已有知识到未知知识的桥梁,降低教学难度。

二、选择最佳问点,避免问题的随意性

1. 问在教材知识的着重点上

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围绕本节课教学重点设计,同时问题的内容应嵌入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上,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叩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案例2:盐类水解的问题设计

学生实验: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值,然后设计如下问题:(1)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2)溶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来自什么物质?(3)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为什么不相等?(4)醋酸钠对水的电离有何影响?实质是什么?

评析:以上问题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给学生造成连续的思维,形成持久的内驱力,从而在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的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2. 问在学生思维的障碍点上

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案例3:关于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的问题设计

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是否沉淀是许多学生易错的问题,在教学实际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若产生沉淀,此沉淀物是什么?(2)写出化学方程式。(3)碳酸钙能否溶于盐酸?(4)相同条件下碳酸与盐酸谁的酸性更强?(5)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

评析:这些问题能让学生自然地产生疑问,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三、设计发散性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发散性问题,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解决方案或创造独特的方法,并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提高。例如如何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类似这样的问题思维空间很大,所受束缚很小,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发挥和思维广阔性的训练,特别在高三复习课堂上,这类问题具有高度的总结性。

总之,有效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而学生只有產生了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处于更活跃的状态。

猜你喜欢
醋酸钠乙醇溶液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4
『溶液』知识全解读
无水醋酸钠结构及热稳定性
解读“溶液”
Identifying vital edges in Chinese air route network via memetic algorithm
杨木发酵乙醇剩余物制备缓释肥料
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制备(S) -1-萘基-1-乙醇
二氯醋酸钠提高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NaBH4/(CH3)2SO4/B(OCH3)3复合还原体系合成2-(4-羟基苯)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