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均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教学的有效性,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同时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做数学”,高效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当然还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渗透,促进各层次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不断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探索潜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注重方法引导,善于培养思维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一、有效引导分析,培养概括能力
概括是思维的基础,也是体验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的概括是有层次性,应逐步深入,它是由低级逐步向高级迈进,随着概括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地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使他们对新知识的认识具有全面性、深刻性。还要引导学生回顾数学结论得出的整个过程,学会反思得失,进而对数学知识加深认识和理解。经过系统化概括,使学生对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让他们更好地建立横向联系,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高三函数复习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笔者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下列问题:证明三点M(0,1),N(1,3),Q(2,5)在同一直线上。
同学们在小组里通过分析,有效地概括出运用了直线的斜率公式、两点式方程、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点进行证明的方法,同时也悟出了三点共线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
二、巧妙设计问题,培养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对学生今后具有敏锐思维、创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判断能力也是使学生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重要一步,它的提高还能使学生有效地排除一切因素的干扰,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他们的判断能力要有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坚韧不拔地追求最合理的解法,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直觉猜测,提高解题速度。还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判断数学问题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而使他们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高三解析几何复习教学中,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判断能力,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下列问题: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PQ的长度分别为p,q,则1/p+1/q=()(2000年高考题)。
同学们经过仔细读题、酝酿、推敲,很快判断出,选取过焦点F(0,1/4a)垂直于y轴的直线,正确的判断是解题关键,使学生能找出解题策略的核心。因此,接下来他们不难得出p=q=1/2a,解出本题结果1/p+1/q=4a。
笔者用高考题的目的:一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二是有效地训练各层次学生判断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三是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得各层次学生对解析几何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的目的。
三、重视方法渗透,有效培养探索
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方法,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要逐步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特殊化、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等思想),对所要学的内容进行归纳、类比、联想、演绎等,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优劣,教会学生反思问题方法,引导他们不断总结思维方法或策略,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善于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趋于合理化,促进他们敢于大胆思维和猜想,又能提出独立见解,也能发扬拼搏精神。从而使学生形成探索意识,达到增强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例如: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设计下列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笔者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引申,学会用数学方法去归纳、类比、联想,去挖掘解题方法。同时使学生学会敢于探索、善于探究数学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精神、探索意识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准绳,巧妙运用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各层次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将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积极调动起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方法,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多元学习潜能。教师还应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科学方法,有效地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