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碧芳
【摘 要】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方法对营养液的质量影响和肠外营养液配置质量的控制措施。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经验,阐述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方法对营养液的质量影响,从配置环境、配置人员、处方审核、规范配置方法、输注和存放要求五个方面加强质量控制。结果:经过控制,有效的提高了肠外营养液的质量,保证了肠外营养液的安全使用。结论:肠外营养液的配制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配制环境必须要符合要求,要加强对配制人员和配置操作的控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加强对肠外营养液的了解,掌握其配置流程和配置技巧,以采取更好的措施提高营养液的质量。
【关键词】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置;质量控制;措施
全肠外营养液(IPN)又称静脉高营养液(IVH)即指不经胃肠途径,由静脉输注供给病人营养物质。通常由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胰岛素等各种营养要素混合配置而成。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主要从规范配置方法、人员培训、环境监测、处方审核等方面来控制肠外营养液的配置质量,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肠外营养液1451袋,采用规范化配置,投入临床使用并进行临床观察,无一例发生用药不良反应。
1.2肠外营养液的质量控制措施:
1.2.1肠外营养液的处方审核:
1.2.1.1审方药师资质:应当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1.2.2.2 处方审核要求: IPN处方应审核IPN组成成分、电解质和维生素浓度、胰糖比、糖脂能量比、非蛋白热氮比、药物配伍等方面。对不合格处方,通知医师修改医嘱并说明原因,做好不合理医嘱登记,药师定期深入临床进行沟通或组织培训,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对审核合理的IPN处方进入摆药、调配。把好处方审核关。
1.2.2肠外营养液配置环境监测:营养液是细菌繁殖的最好条件,在配置过程中被细菌污染,肉眼很难观测,一旦输入病人体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肠外营养液的配置环境非常重要。配置间的气压、温度、湿度应符合标准,配置间气压>5KP的正压,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5%,配置间洁净标准为万级,操作台内洁净标准为百级,操作前半小时对配置间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次操作前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擦拭水平层流操作台内部的各个部位,调配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杜绝营养液人为污染。我院自成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后,临床科室的肠外营养液全部纳入我中心配置。
1.2.3配置人员培训:配置人员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培训内容包括:
1.2.3.1人员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慎独精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视病人为亲人,心中牢记“一袋液体一条生命”,做好安全配置工作。
1.2.3.2工作流程:PIVAS工作流程简单理解为:提方→审方→摆药→调配→复核→发放。每个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特别是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处理方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确保临床科室为病人合理用药。
1.2.3.3配置间清洁、消毒管理:每次配置前,配置间和水平层流操作台应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每周用75%的乙醇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定期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每日配置完毕,配置间内的物品如小车、操作台、传递窗等,先用清水抹布擦拭,再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擦拭消毒。地面先用清水拖布,再用1:100的84液拖布清洁。每周一次大扫除,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物品、操作台,清洁用具与其他区域分开使用。每月1次对配置间空气和洁净台进行细菌培养。
1.2.4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置:
1.2.4.1人员准备:配置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手消毒、戴一次性帽子、口罩、穿无尘洁净服,戴无菌手套。
1.2.4.2配置方法:调配前进行二人核对制度,实行仓内快速再次审方,如表1
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混合调配。已审核合格的IPN处方,如调配顺序不当,会发生沉淀或破乳,混合调配时不能随意调配,具体步骤为:(1)将电解质、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中。(2)将磷酸盐、胰岛素加入葡萄糖中。(3))将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脂溶性维生素中溶解后加入脂肪乳中。(4)将加好药的氨基酸和葡萄糖通过3L袋的输注管放入3L袋中。(5)再将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通过3L袋的输注管放入3L袋中。放入过程应不间断混合,并轻摇3L袋,使其均匀混合。混合完毕肉眼观察有无变色、沉淀、油水分層现象,撤除3L袋药物输注管,排除3L袋内存留的空气,盖好安全帽,贴上输液标签。每调配完一组营养液,应清理操作台台面,用75%乙醇消毒台面,更换无菌手套,再调配下一组营养液。规范化配置步骤如图1.
1.2.5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和存放:肠外营养液应现配现用,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速度过快易产生血糖过高、渗透性利尿和脱水;速度过慢又不能很好发挥肠外营养液的作用。如遇特殊情况,肠外营养液暂不输注时,可避光存放在4℃冰箱内,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和存放注意事项,我们通过医院OA系统,上传给相关临床科室,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3讨论
我院自2012年5月成立PIVAS以来,从配置环境、配置人员、处方审核、规范配置方法、输注和存放要求五个方面加强肠外营养液的质量控制,所配置的1451袋IPN未出现任何用药不良事件,从根本上保证了肠外营养液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赢得临床医师和病人的信赖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嵊鹏,姜德春.肠外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处方中影响破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97-1298.
[2] 邹小琴,唐微艳,黄晓青.我院药师在完全胃肠外营养液配置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12,34:3262-3264.
[3] 胡静,孙艳,郑越,张爽.混合糖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考察[J].中国药师,2011,01:73-76.
[4] 陈莲珍,曾艳.全肠外营养液配置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06:37-41.
[5] 陈莲珍,何铁强.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置和稳定性探讨[J].中国药房,2012,33:315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