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晶 林梅
摘 要:为了加强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糖尿病的病因及行为干预综述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 病因 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47-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在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体可出现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致使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升高,多余的糖分从肾脏排出[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在逐年的递增,其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加强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糖尿病的病因及行为干预综述如下。
1 糖尿病的常见病因
1.1 遗传因素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家庭,可能出现连续几代都会患有糖尿病。比如,生活在太平洋中西部的瑙鲁人比一般人要更加容易患糖尿病,因为他们在遗传上存在着某种缺陷。换句话说就是,瑙鲁人天生就容易患糖尿病,只是由于以前比较穷,吃得比较少,而且劳作异常辛苦,所以避免了他们体内的遗传缺陷转化为糖尿病[2]。由此可见,糖尿病与遗传有着很大的关系。
1.2 年龄
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会随之增加。在2007至2008年的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20%,比20~30岁的人患病率高10倍[3]。
1.3 肥胖
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个因素。当我们认真留意周围,很多糖尿病患者是肥胖者。有研究机构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后发现:体重正常的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为0.7%;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20%,糖尿病发生率为20%;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50%,糖尿病的发生率高达50%[2]。这些数据说明了糖尿病的发生率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
1.4 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不仅包括饮食习惯,还包括运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高盐等饮食饮食极易导致糖尿病,再加上每天的运动量不足,就大大增加了换糖尿病的机率。
1.5 应激
当处于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严重外伤、大手术等应急情况时,胰高塘素、糖皮質激素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加,会使部分患者发生高血糖[4]。有些患者的血糖会在疾病稳定或者恢复之后回到正常水平,可是还有一部分的患者会转为糖尿病。
2 行为干预
2.1 饮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要改变原来的不良饮食习惯,比如重口味、吸烟、喝酒、多油脂等等。在烹饪时,要少用煎炸、红烧等方法,首选炖、蒸、凉拌等清淡的烹饪方法。合理安排自己每天三餐与营养物质搭配。与正常人相比,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增加餐次,让患者了解少食多餐的重要性,饥饿时及时补充热量,可增加辅食,但不可以辅食代替主食[5]。
2.2 运动
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合理地运动更加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家务劳动、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应在餐后1~2小时运动,以餐后90分钟开始运动降糖效果最佳,每次运动以30~60分钟为宜[6]。
2.3 药物控制
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一旦用药不当,不但无法取得预期的疗效,而且可能会引起某些副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在用药物降糖时首先确保安全,避免降低血糖过快过低。而患者的用药量也应该从小剂量逐渐增加,一直增加至能控制血糖。
2.4 保持良好的心情
近十年来,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的作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不可治愈性”给患者身心造成一定的消极作用。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大大加重,而且因糖尿病而并发一些并发症,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精神负担与压力。因此,患者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
2.5 血糖的检测
检测血糖对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着良好的作用,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及肾病研究所完成的评价血糖控制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危险性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7]。糖尿病患者为了防止血糖波动过大或发生低血糖,应该每天多次测血糖,可在进食前后、运动前后测。
参考文献
[1]易磊.糖尿病防治调养一本通[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2.
[2]杭群.糖尿病中西医治疗[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5-6.
[3]许樟荣.对老年糖尿病更应给予高度关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7):481.
[4]轩宇鹏.糖尿病百科大全[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
[5]常娜,李菲,柏玉萍,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7(79):1488.
[6]王建华.糖尿病自我管理全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9.
[7]谢英彪.糖尿病的合理用药与食疗[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