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周迪
摘 要:《中国好声音》自2012年7月份在浙江卫视开播的第二期开始就稳坐全国收视排行的第一位,赢得了收视率和人气上的双丰收。本文从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四个基本收视需求出发对中国电视观众对《中国好声音》的收视心理以及《中国好声音》节目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使用与满足;受众需求
中图分类号:I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89-02
一、《中国好声音》的缘起和节目分析
《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原型是荷兰人首创的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荷兰之声》),浙江卫视以350万的价格购买其在中国的制作版权,并于2012年7月13日在浙江卫视正式播出。该节目由浙江卫视和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联合打造,其定位为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完成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
不同于国内以往的音乐选秀类节目,浙江卫视将《中国好声音》明确的定位为音乐评论类节目,并且将以往的节目评委角色改为导师,将评委的点评改为现在的导师与学生间的相互选择。另外《中国好声音》的一个开创之处是各位导师在选手唱歌时背对舞台,只有当歌声打动导师的时候才会转动椅子承认歌手的音乐。这种方式将声音作为最重要的歌手选择标准,单纯以歌唱的水准来决定选手的去留,很好的改掉了以往节目掺杂以貌取人以及内幕交易等情况的出现。
在导师的选择上《中国好声音》请到了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对成功留在梦想舞台的优秀学员言传身教。这四位导师在华语音乐中都是极具有号召力的歌手,特别是刘欢和那英的两位导师的出现唤起了无数人的记忆。在导师选择上浙江卫视抛弃了毒舌评委的套路,将真正懂得音乐,在音乐上有成就的歌星请到节目中来,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节目的分量和看点。
《中国好声音》在制作上照搬《荷兰之声》的同时积极照顾中国电视受众的收视心理,充分挖掘感人和励志的故事来从情感上契合受众收视心理需求。同时《中国好声音》在舞台灯光设计上也下足功夫,使得每一期节目都想在听一场精心准备的演唱会一样,这种真诚的态度和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再加上选手高水平的演唱都为节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的40年代,其产生一改以往传播学研究集中于传播者的状况,将研究的视角转向受众。该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2]。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动性的收视选择者,其是针对自己的需求对繁多的电视节目进行有目的收视以达到自身的节目收视心理需要,而不是毫无选择权的节目观众。“使用与满足”理论从某种程度上为传播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同时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和传播内容的极大丰富,特别是在我们称之为“信息爆炸”社会的当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现实性条件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障。
三、《中国好声音》的受众“使用与满足”分析
《中国好声音》在第一季中将节目分为“导师盲选”、“导师抉择”、“导师对战”、“年度盛典”四个阶段,而其在开始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盲选”。《中国好声音》的盲选过程中,导师背对舞台,歌手在舞台上演唱歌曲,只有歌手的声音打动导师时,四位导师才会转过身来选择,这一盲选形式首先打破了除歌手声音之外的衣着,外貌等因素的干扰,单纯以声音来选择选手,这就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选择的公平性,在中国当前遍地开花的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可以说是真正客观性的开始,同时这也杜绝了其他选秀节目中电视观众对于歌手实力的质疑。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好声音》以真诚的态度、公平的选择很好的抓住了受众的心理。
著名传播学者D.麦奎尔在20世纪60年代末所进行的电视节目受众调查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受众收看各类节目是满足了自身的“心绪转换”、“人际交往”、“自我确认”、“环境监测”四个基本类型的需求[2]。从《中国好声音》的节目类型上看,其首先满足了麦奎尔所总结的受众的“心绪转换”需求。其为大众提供了消遣和娱乐,给人带来情绪上的放松和解放。同时相比较其他类同类的电视娱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在节目形式上没有像以往的选秀节目一样从海选开始,而是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已经对报名的选手进行了初步的筛选,这一事先完成的环节帮助大众淘汰了众多唱功参差不齐的选手。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平民选秀节目刚刚兴盛的时候,海选被看做一种公平的、真实的和亲近的选秀节目方式而为电视观众所称道,但是随着这一形式的广泛使用以及随后各种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在海选过程中所出现的雷人、低水平、怪异等现象频繁的出现,大众已经形成了审美上的疲劳,而《中国好声音》在此时出现则恰恰改变了电视观众在以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形成的审美疲劳心理。《中国好声音》从第一期开始每一位上台演唱选手的都是具有一定音乐唱功、具有一定台风的高水准歌手,这就使得电视观众在收看该节目时能够去除掉那些在音乐上没有天分的声音,直接就进入到一种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的阶段。另外在“心绪转换”的满足需求上的另一点表现是,《中国好声音》并没有沿用其他电视选秀节目中邀请毒舌评委的套路,而是坚持一种靠好声音来打动观众的姿态,这也让听惯了和厌恶了毒舌评委的电视观众真正的进入到一种纯粹的音乐世界。
《中国好声音》满足了电视受众“自我确认”的需求。主持人华少在节目中曾多次说道,用声音来讲故事,用声音传递力量。声音中蕴含了太多东西,包括人生经历和梦想。[3]在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方兴未艾的这十余年里泛滥的商业化已经使得这些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实现而忽略了节目本身的品位和质量。在《中国好声音》里我们所听到的不仅是单纯的好音乐,同时在节目的进行中我们也了解了每一位选手身上所怀有的音乐梦想,他们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原因走上这个梦想的舞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拥有好声音,这样不同故事、不同背景的选手为受众展现动人音乐的同时也让观众走进了他们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观众在其中仿佛能够找到自己的或似曾相识的影子,这就与每一位有过相同经历的受众以及拥有音乐梦想的受众的心理恰到好处的契合在一起。电视观众这种经由选手的故事来寻找情感共同点的过程一旦完成,受众对该节目的忠实度也就建立起来。《中国好声音》这种依靠音乐来打动受众,打亲情牌来感动受众的方式使得看过该节目的受众通过各位选手的故事完成了自己音乐梦想和自我价值的确认。在满足“自我确认”的需求的同时,《中国好声音》也完成了受众与节目“人际关系”效用上的需求。这种“人际关系”需求一方面体现在电视受众对于节目的忠实度,这一点已经通过其从第二期开始就稳居收拾榜首的收视率上得到了体现。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人们现实的交流中,这一点可以从新浪传媒等媒体将《中国好声音》评在2012年中国十大传媒事件之列,其微博评论和转发量高达12亿,网络点击量突破13亿人次,每期平均收视率为4.032%,单期最高突破6%,均创省级卫视全国第一。[4]
《中国好声音》的另外一个出彩之处在于其选手和导师之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环节。在此之前的电视选秀节目往往都是选手上台表演,然后评委点评决定选手的去留,评委是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无人可以撼动。但是在《中国好声音》中,如果有两位以上的导师为歌手的声音转过椅子之后,歌手则有机会选择自己所钟情的导师,加入其团队,不得不说这种双向选择的形式给电视受众带来了更大的新鲜感和期待感,从“使用和满足”理论上来看,参赛选手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类电视受众的情感指代,从心理上舞台上表演的选手已经成为情感中的自我。因而当喜欢的选手(情感上的自我)能够继续留在舞台上而同时有机会选择现实中自己所喜爱的导师时,这种情感上的期待和喜悦是巨大的。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好声音》较以往的电视娱乐选秀节目都是一个具有新意的开拓。
麦奎尔针对受众的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所得出的最后一种基本需求类型是“环境监测”的效用需求。从其研究的本以上看主要是针对于新闻的收视行为而言,集中于收集各种生活及社会信息。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种环境监测所给人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影响作用,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提及: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阶段出发,我们可以通过上文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本身并不涉及人类需求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两个层面,这两者由社会生活条件所提供,而其节目的亲情牌和对于选手选择上的公平性行为则属于情感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两个层次。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最高端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的实现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前提,人们需要对社会的现状进行了解和把握从而判断自身能否实现自我的价值,因而“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环境监测”效用就成了实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自我实现的前提。《中国好声音》在节目中坚持用健康的节目内容,纯粹的音乐欣赏和节目中每一位选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都为电视受众提供了积极的信息。对音乐的热爱、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不可否认的成为《中国好声音》打造明星选手的王牌,而这种执着的音乐追求恰恰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心理上给予了有理想群体激情和鼓舞的一面。正如姚晨在微博中所说:“《中国好声音》提炼了生命中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积极、乐观、真挚、勇敢”,而这种正面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则不可阻挡的为节目带来好的口碑和收视。《中国好声音》登陆浙江卫视获得空前成功是和其积极适应电视受众的收视需求密不可分的。在当前娱乐选秀节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下,《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无疑是一大亮点和新起点。但是在一片叫好声中我们仍需清醒的是,中国当前电视节目的跟风制作和良莠不齐的制作水准仍然是制约电视节目发展的瓶颈,如何制作出一档真正的高水准的电视娱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给我们的是一个开始,而绝非一个答案。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中国好声音[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70 0459.htm#6.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孙妍峰,张芊.从《中国好声音》看选秀节目的受众心理[J].声屏世界,2012(9).
[4] 新浪新闻中心.2012年度十大传媒事件[EB/OL].http://news.sina. com.cn/z/2012ndcmsj/.
[5] 徐帆.娱乐专业主义:基于《中国好声音》的解读[J].南方论坛,2012(5).
[6] 周莉.《中国好声音》对受众的需求满足[J].新闻世界,2012(9).
[7] 谭晴,谭天.《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2(10).
[8] 许继峰.《中国好声音》爆发性传播效应的模式要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0).
[9]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乐动梦想 中国好声音梦想故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