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
摘要: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学阶段进行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步,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课本对学生进行审美形态结构的感受能力培养,从感知、想象到情感、理解以至借鉴模仿,最终成为具有丰富的、完美个性的人,为社会的稳定、协调和进步打好基础。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语文课堂 审美观念 语言美 审美意识
一、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课文中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大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引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切美好的情感。正如朱光潜所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就着重从父亲的形象和父子情深的主旨来进行审美教育。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先让学生归纳父亲的形象:身体微胖,走路蹒跚,衣着简朴,深爱儿子……我问学生: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呢?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父亲爬月台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我接着问:为什么会让你感动?怎么会触动你的灵魂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甚至有的学生眼含泪花,深深感动于父亲的舐犊之情。趁热打铁,为了让学生记忆犹新,我找了两个比较胖的男生上台把文中的情景模拟出来,他们就像文中描写的那样,双手抓住门框,双脚往上缩,身体向左微倾。表演结束后,我让表演的学生谈感受,他们说:很艰难,很费力。我顺势就问全班同学,我们尚且年轻,而作者的父亲是一个老人,这里边又包含了哪些东西呢?学生再一次地讨论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溢于言表:背影凝聚的是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在这里,同学们都能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课文中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念,父亲深爱儿子,儿子感恩父亲,此情此景,何尝不时时刻刻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都回忆起自己从小到大所受到的父母关爱的事情并动情地把它说出来。在一次次声情并茂的诉说中,学生都感动不已,有的甚至泪流满面,唏嘘不已。那些生活中熟视无睹的生活画面像电影一样闪现在大家眼前:早餐时的一碗热汤,上学路上的一声叮咛,放学门口的一个拥抱,深夜睡前的一句关心——学生在这个课堂上一下子明白了父母的含辛茹苦,良苦用心。可见,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要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指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美、情感美、人文美,用发自灵魂的真情实感去触动学生内心的灵魂,让学生将心比心,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学会做人,学会鉴赏真正的美,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这个伟大的社会。
二、用朗读来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说,诵读是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景,体会作者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在朗讀中亲近文本、理解文意,尤其是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愫,这是最具审美意义的做法。要让学生读进去,走出来,读出言外之意,领会诗文美妙的意境,将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心理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朗读:自由朗读、抽生示范朗读、全班齐读、选择朗读、诵读全文……让他们在读中感悟作者以清幽宁远的笔调映衬游历的闲适随兴之情,并随作者的描述进入到优美旷远的胜境中。那水的绿、深、清、急之特点和山的高、险、奇、密之景象,动静结合的手法,视觉、听觉的交替运用,描物摹声淋漓尽致,使静态的景物和动态的水势,形象的绘画与动听的万籁之声融合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尤其是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些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仿佛身临其境,不仅增添了青山绿水的妙趣,而且给了学生以无尽的美好感受。
三、让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用审美的意识驰骋自己的思绪,为语文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
读优美的文章,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唯美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情景和形象的感知、感受,就是发挥审美的联想和想象,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被还原成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其中的画面、情景、意向通过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如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通过想象,学生似乎感受到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让学生在读中联想作者以诙谐的口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国民的辛酸:“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运用生活中自己的体验来体悟作者想象中的情景,感受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尤其是东京留学生赏樱花,盘辫子、学跳舞的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丑态,更让我们想象到当时满腔热忱深爱祖国的鲁迅的气愤之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的民族精神,爱国之情荡涤心胸。
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了作者情感的感染,引起了内心的震动,净化了心灵,从而激起了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丰富了自己的审美体验,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不但能促进学生的智商发展,更能激发学生的情商表现,增强学生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使学生摆脱一切低级趣味的东西,树立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