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苦涩的回忆,焦灼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的年轻,字字珠玑,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关键词:冥思;文化苦旅
作者简介:魏亚军,男(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本科。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通读全书之后发现自己仿佛跟着秋雨先生将一些文化气比较明朗的地方游走了一遭。原本打算阅完此书去去身上的匪气,增加点文艺味,现在看是文艺味没有增加,倒是有点“吃苦读书,苦中作乐”的感觉。
“人因地名,地因人名”!道士塔的敦煌落寞之情仍没有散去,胸中有莫名的气愤不知该向谁发,我想读此书的人都有此感吧!但气愤终究是要发出来的,姑且骂骂当时的旧社会吧!
秋雨先生辞别敦煌后,还有很多其他西行,当然漫记是少不了的,而我只能凭借着愚钝的脑袋记住那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因为他们在我的脑海里可能畅游几多回了!而西行毕竟是令我神往的,因为这方面的典故着实多了些,从小耳濡目染的,且不说“三藏师徒”记西游,又不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不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光一个楼兰发发思古之幽情就能让心里的那番滋味“排山倒海翻巨浪”一番。是啊,大漠也许不仅仅只中国有,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也许只有那些真正走一遭的中国诗人才能描绘勾勒出!
接下来的一站是“柳侯祠”,柳宗元,我想大家是知道的,“唐韩柳,宋欧阳,三苏曾巩王丞相”是我编的套句,就是为了记住这八位文学上的祖宗,请原谅一个饱受学业之苦的学生的大不敬吧,毕竟历史是要及格的,深知自己没有过人的才华,但总要上上学,读读书,考考试,来博得一个工作谋求生计的。对于柳老爷子有很多话要讲,很多字要写,但终究却是找不到开头点的,姑且用个“无语”吧,就像都江堰的李冰、庐山中闲扯的“虎溪三跳”(慧远、陶渊明、谢灵运)、天一阁的范钦、狼山脚下的骆宾王和张謇(清朝最后一个状元)、白发苏州的寒山寺一样,感谢他们带给我的思考。
但西湖是不得不写的,即使它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就凭不久前亲自走的那一遭,我和它的一天之缘,觉着也很有必要表一表的。初识西湖是从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开始的。这是文明点说法,其实早些时候的听评书“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许就洛下了斑斑点点的印记,而不是一把劣扇或者什么。西湖印象着实不简单,它给了我太多的“想不到”。想不到武二哥长眠于此,想不到武二哥旁边还睡着“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的小小姐姐——这个多少情郎梦中的秦淮香艳——也落户河畔。想不到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在西水湖畔的孤山隐居20年。对他我是很佩服的,以“清水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咏梅,创造的意境简直陶醉死人了。去之前尽管知道最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苏堤和白堤,最让情郎梦姑牵萦的断桥,还有那雷峰塔以及塔下的白娘娘,但终究还是给了我时间和空间去想象的。现在于我来说,西湖就像美人一般,给人一种疏离感但却别有一番风情。它虽然成名早,遗迹过密,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但却少有暮气。就像“神仙姐姐”,尽管知道得多,经历的也多,但最终给人的感觉还是那么纯,那么美。轻轻地挥一挥手就作别了西天的云彩,而味却留下了,怎一个香字了得?
全书就这样被我稀稀疏疏的翻完了,没能够凭借山水风物寻得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更没能够探索到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和文化的历史命运,二者都是秋雨先生所想表达的。我却不得不说,我读懂的只有那么一丁点历史的深邃苍凉和文化落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后记:真的感谢中国的文人骚客,尽管岁月无情,但他们却让山水有情!文化只有苦行,才有它从古至今永不衰竭的
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