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爱红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一、从生活原型中引发,诱发学习兴趣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巧取生活场景,从生活原型中引发,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要讨价还价。下面要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一商贩在卖香蕉,有人问:“老板,香蕉多少钱一斤?”“一块五一斤。”“太贵了,这样吧,五块钱3斤卖不卖?”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学生饶有兴趣地分析作答。)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而学了今天这堂课——小数除法,我们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把学生置于解决问题的背景中,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适时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种冲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我要学”的认识倾向油然而生。
二、借助语言调控,提供感性支柱
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赞扬,都会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会直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看看这个问题谁能尝试一下?”“谁最勇敢?”“谁自豪地举起了小手”……目光中带着慈母般的期待,话语中潜藏着适时的鼓励。学生们各个积极动脑,跃跃欲试,自信地举起了小手。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样,用“谁听明白了他的话”能促使学生用心理解分析同伴的发言,“把它们的位置换一换行吗?”给学生设置障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老师也听明白了”给学生最有实效的评价。依靠语言的调控和导向,还是保持学生思维的持续性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当学生感知“除不尽”这一新情况后,教师提示学生:“如果耐心地再往下除几步,就会在余数和商的小数部分发现一种更为有趣的现象。”学生就会继续计算,并在余数和商的小数部分中努力寻找有趣的现象,即有关数字不断反复出现的现象;此后,教师又提出要求:“观察这两个商的小数部分,它们各从哪一位起,有几个数字在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学生便着意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的个数和开始位进行深入感知……这里,由于语言的导向,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展开观察活动,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
三、 开放时空,促进学生主动感悟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回答问题的时空,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学生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最好的展现。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对学生的回答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使更多的学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急于让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课堂教学需要等待,智慧的火花在寂静中酝酿。寂静之后的课堂,充满思维的碰撞,在相互的启迪中,巧妙不一的各种方法才能应运而生。
当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后,像“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 )乙数。(在括号里填上〈、〉或=)这一类题型经常會出现。以往我总是先让学生列出等式,再利用倒数知识计算出甲乙两数的大小,最后比较大小。但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讲了很多遍还是有学生听不懂,即使听懂了换种方式出现又不知道了。后来想想这种教学方法有问题。今年又教六年级,再次遇到这类题型,我决定换种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我这样启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题目,你们有没有办法自己解决?”“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先自己寻找解题的方法,然后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随着情境的转换,学生的探究欲望也随之被激起,教室里安静下来了,我巡视着,发现有的学生眉头紧锁思考着;有的学生在草稿上涂鸦;还有的学生专心地画着线段图。两分钟后,有同桌开始讨论,随后有人开始举手。短短的几分钟,留给学生的却是思考的时间、尝试的时间、讨论的时间,给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上述这道教师眼里方法单一的填空题,就在这几分钟里学生用推理、假设、画图等方法,探索出了那么多不同的解法,甚至有的还进行了优化。安静的等待往往使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每位学生都有思维的能力,如何让他们愿意去思维,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