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杰,女(1976.12-),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加快促进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关键词: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加快促进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素质低下,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和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障碍。我国是农业大国,总人口约有13亿,其中9亿多在农村,农村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虽然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但是如何把这种优势更好地运用于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农民,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约有5.6亿,占总人口比重为43%,农村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劳动力中占较大比重,只有5.8%的劳动力受过高中以上教育,很大比例的农村劳动力只接受过初中以下教育,技术型人才缺失严重。
1、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丰富。在我国农村地区,约有2亿的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有限耕地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城市和非农业的发展,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跟不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由于我国农业特点,很多有工伤能力的村民每年约有半年的时间闲在家中。逐渐推进的制度化,要求“持证上岗”,对农民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在城市就业中扮演的角色。落后的农村条件,较低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留下来操作是少数优秀劳动力,大部分劳动力仍然留在农村。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核心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高低反映了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在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只有20%左右接受过各种短期职业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严重滞后,影响了集约化和产业化的生产和经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村职业技术水平的偏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得不够,导致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下,缺乏职业技术技能。
3、优秀劳动力严重流失。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农民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3%,即使是这样少的优秀人才也难以留在农村,有的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离开农村,有的选择外出打工和经商扎根城镇,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老人妇女。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转移过程中,最有能力留在城市的只有那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壮年和优秀人力。
三、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健全机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要充分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对经济、社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结合农村发展的现实,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致力于农村发展,确保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为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和改善农村就业结构创造条件,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准确掌握劳动力状况,加快建立勞动力资源信息网络,搭建服务平台,及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以保障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的流动性,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劳动力就近转移的道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水平,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和不合理限制,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大力开发新兴产业,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
2、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起着关键性作用,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严格控制辍学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文化素质。同时针对农村青少年从普通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有针对性制定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开展各种就业培训和教育,提高转移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优化城乡教育布局,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有技术、会种田、懂管理、善经营的实用性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扎根农村的专门人才,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3、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新农保”和“新农合”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在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农村实际,逐步建立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和医疗等方面实现农村与城镇的接轨。面对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农村,农民的保障主要依赖于土地和传统的子女养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能够更好地解决劳动力转移后的问题。
4、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人口和经济在特定地域内不断聚集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改变农民保守的“守家”观念,树立与发展相适应的文明意识,同时,农村城镇化,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开发使用。充分发挥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发展服务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引导农民工就近转移,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工的转移成本,促进就业,还可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