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对这种“光说不练”的课堂开始了冷静的反思,语言文字训练又重新被人们所关注。在一些名师的课堂里也重新看到久违了的训练的身影。很多语文教师都意识到: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该“训练什么”“如何训练”呢?
关键词:语文;训练;听说读写;练习
“训练”一词,对中老年教师并不陌生,因为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感悟,“读读悟悟”“说说悟悟”成了时髦的教学形式,教师大有谈“练”色变之势。冷眼旁观,这种感悟式的课堂看似热闹,却是绣花枕头,学生说得头头是道,一旦拿起笔就出了问题,错别字连篇,语病百出……
一、语言文字训练,究竟训练什么
1.积累语言的训练
我们知道,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就像一块干干的海绵,他们脑子里贮存的词汇非常有限,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对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式,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吸收、积累课文中的新词,学习、熟悉课文中的句式,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言。如,学习了“像……一样”这个句式,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更应该让学生模仿着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真切地知道比喻句的格式要求,如何使比喻更恰当等。我们在评价一堂语文课时,要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作为最基本的要求。
积累语言的方法可以是反复朗读课文,甚至达到熟读成诵,把课文中的好语句、精彩的段落直接背诵下来,也可运用复述方法积累语言,还可以进行模仿练习,在模仿中积累语言。在加强课堂上语言积累的同时,还要做好课后不定时地检查、交流,真正把书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积累语言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过程。
2.理解语言的训练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占了很多时间,往往教学的第二课时就在理解语言,品析语言。然而从总体上看,问题不少,效率不高,究其原因:(1)过分偏重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并无多大的实际作用;(2)对课文的深层意思挖掘过深,揣摩作者的意图,严重超越了学生的思维水平;(3)有些讨论、分析与语言文字训练无关,偏离了课文。
其实,当今的语文教材,学生基本上都不难理解,因此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不应花费很多时间,更应严格控制对深层意思的挖掘。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不足之处,善于从课文中寻找适当的例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语言运用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3.运用语言的训练
我们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的迁移。特级教师吉春亚曾说:“运用,是最好的学习。我们要以选文里的语言为基点,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选文的‘一引发现实生活语言运用的‘三”。
在吉老师的语文教学中,到处可见其别具一格的语言运用方式,让积累的词语句段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活力。如每篇课文均有生字新词,她把让学生生字新词抄写数遍改成“生字—组词—造句”的形式练习。
充分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之后,要保证有相当的时间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词语、句子进行表达训练,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二、语言文字训练,该如何训练
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1.要准确定位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是训练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训练目标把握是否准确,对训练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关系到训练的成败。教师不仅要清楚本年段的学习目标,训练重点,在备课时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2.要突出训练的重点
没有重点的训练和没有目标的训练一样,也是低效或者无效的。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集中精力,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每一篇课文,语言文字训练的设计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字词段篇的训练,又有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诸多训练中既要抓常规训练,又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
3.训练要讲究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有些比较简单,可以一步到位,但不少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训练步
骤,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逐步到位。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让学生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先说战斗前的环境,再说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的表现,然后说邱少云牺牲后战士们战斗的经过,最后为投影配解说词。这样由分到合,从易到难,学生练得扎实,练得轻松,更有利于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才能真正让学生“得意”“得言”又“得法”,才能真正让语文教学达到“工具”共“人文”一色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东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