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旅游气象灾害分析及对策

2013-04-29 22:27:42张惠莲罗小金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张惠莲 罗小金

摘 要:气象防灾减灾是旅游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公共气象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文就永定县旅游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改善旅游气象服务,为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旅游气象;灾害性天气;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9-156-03

永定县是福建土楼的主要聚集区,是旅游大县。特别是福建客家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来,永定县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攀升。据统计,2012年永定县共接待游客404.1万人次,比增17.8%;实现旅游总收入28.5亿元,比增23.8%,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6.1%上升到2012年的18.5%。

随着我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的安全、品质以及舒适度,对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旅游气象服务也是衡量公共气象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本县不利于旅游的灾害性天气和旅游气象服务现状,提出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建议与对策,为政府发展旅游经济提供参考。

1 地理气候和旅游资源状况

永定县地处闽东南,闽粤边区,位于北纬24°23′~25°06′、东经116°25′~117°05′,总面积2216.3km2。具有气温适宜,冬短夏长、光热资源充足、雨量丰富、地形小气候突出等特点,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样的地质地貌,丰富的光、热、降水资源,孕育了永定无比绚丽的自然风光,构成了山、水、洞、林、温泉、古民居等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代表景区有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王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下洋温泉、仙湖洞等。但由于永定县地处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是暴雨、台风、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多发地,由气象因素引起的山洪、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发展也较为严重,因此,做好旅游气象服务非常必要。

2 主要旅游气象灾害

2.1 暴雨洪涝 永定县的暴雨洪灾有3大特点。(1)灾害损失严重。每年县城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都在数千万元左右,特别是山区由暴雨产生的次生灾害如诱发的崩塌、滑坡等现象频繁发生,给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2)季节性突出。暴雨洪涝集中发生在每年的6月,而此季节正是旅游活动的旺季,因而对旅游业影响较大。(3)突发性明显。永定县暴雨洪涝有突发性特点,导致预防困难,常造成巨大灾害。如2006年6月18日,永定县出现罕见的短时特大暴雨过程,1h最大雨量达124mm(200a一遇),大雨如柱、山洪爆发、河水猛涨,造成全县24个乡镇19.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5人、失踪1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永定县夏季主要受热带辐合带北抬或台风倒槽的影响,加之永定县为多山地区,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77%以上,山地对暖湿气流具有抬升作用,山区下垫面不均匀加热引起热力对流旺盛,故暴雨多发生。

2.2 高温 高温热害是指夏季出现的对人们旅游活动不利的天气状况。根据环境卫生学可知,夏季日最高气温>30℃时,人体感觉不太舒适,不利于旅游活动;当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时,形成旅游气象灾害天气,可引起部分旅游者中暑;当日最高气温≥38℃时的酷热天气时,应停止旅游活动,否则,将引起更多的游客中暑,危及旅游者的生命。因此,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称为高温热害天气[1]。

永定县高温热害的显著特点是:(1)影响范围相当广泛。据统计,全县绝大部分旅游区夏季日最高气温均在32℃以上,3/4旅游区极端最高气温达35℃以上。(2)维持时间长。永定县高温酷暑天气维持时间长,从4到9月份均有>30℃的不舒适日数出现,以7月份为高峰(见图1),≥35℃年平均高温日数为17d,最多的年份多达41d,极端气温达到39.2℃,对旅游活动影响大。(3)热害频率高。永定县各旅游区每年都有热害天气出现,特别是盛夏季节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加上地形原因和大气下沉增温,造成极端高温事件经常发生。如2003年7~9月仅日最高气温≥35.0℃高温天气就有41d,日最高气温≥37.0℃的天数有11d,非常不利于旅游活动。(4)夏季旅游气候舒适日数较少。永定县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有关,而气温的权重值最大。运用鼎煌提出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以及特尔菲法计算,永定县各旅游区夏季气候舒适日数仅占总日数的15%,大部分日数为不舒适或不太舒适状况,最不舒适日数占总日数的17%。

2.3 雷电灾害 雷电是以尘埃或凝结核较重的冰晶为电荷载体放电,随着城市和工业的空气污染加重,雷电灾害发生的机率也呈增长趋势。福建是雷电灾害多发区, 每年因雷击而造成财产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都十分严重[1]。从近30a(1981-2010)雷电资料统计分析,我县年平均雷电日数超过70d,最多的100d,最少的都有44d,出现频率极高。我县的雷电灾害城区多表现为建筑及设备损毁,山区及乡村雷电灾害主要危及人畜安全、导致森林起火等。福建省雷电监测网资料显示,本县落雷次数从3月到8月逐渐递增,9月份起逐渐递减。最高的月份出现在8月份,平均落雷次数为7 500次(见图2),而此时正值暑假旅游高峰,为了游客安全和景区建筑物保护,有必要对景区进行雷电监测和防雷处理。

3 永定旅游气象服务现状

近年来,我县旅游和气象部门虽然多有合作,但在日常业务尤其是针对独立景区的气象服务显现出许多不足,较突出的表现有3个方面:(1)缺乏科学的旅游景区实时监测信息做支撑,难以实现旅游景点区域气象资料的监测预警;(2)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不能满足独立景区的个性化要求、更不能满足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3)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分发形式单一,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外发布突发性、灾害性等天气预警信息。

4 应对策略

就目前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应从丰富旅游气象业务内涵、提升旅游气象业务科技支撑能力等几方面着手,以提升我县的旅游业气象服务能力。

4.1 丰富旅游气象业务内涵 我局当前的服务仅限于旅游景区一般化的天气预报服务,缺乏旅游景区各个季节及最佳旅游期气候概况、气象地质灾害等系列化服务,还不能满足旅游者选择出行季节、具体时段、出行时间、出行地点的需要,服务质量还有待增强。为此很有必要与旅游部门加强沟通,深化合作,为广大游客提供暴雨及高温预警、舒适度指数等多样化的旅游气象服务。

4.2 增加旅游气象信息发布手段 目前,旅游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日趋多样化,但信息发布的实时性还不够强,气象部门和旅游者之间也缺少互动。在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布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利用微博发布旅游气象信息,增强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微博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媒体,具有即时传播、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一方面旅游者可以利用微博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有价值的旅游气象信息,另一方面,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微博与旅游者互动,收集旅游者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改善旅游气象服务质量,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4.3 提升旅游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以目前县气象局业务平台为基础,建立集自动站监测、雷电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气象灾害预警产品制作与分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系统(如图3所示)。

具体内容如下:(1)布设各景区天气实时监测网。气象资料的缺乏,必然影响旅游景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影响气象服务效果。因此,有必要在县内各景区布设气温、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自动观测网,为旅游气象服务提供第一手的预报数据和实况资料。(2)在各景区布设闪电定位仪,实现景区雷电实时监测。同时采取有效的景区防雷措施,如对永定土楼群进行相应雷击风险评估,在保持土楼建筑的原貌和艺术特点的前提下,按等级安装防雷装置,有效避免雷电对景区建筑的毁损,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3)建立基于移动GPRS网络的LED气象预警显示屏。在旅游景点设立大屏幕电子显示屏,实现天气预警信号、旅游气象指数和最新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的远程发布和管理,为游客提供精细化的旅游气象服务,让游客及时掌握最新天气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计划好旅游线路和行程。(4)建立基于GIS的土楼景区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利用目前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发布平台,建立景区管理和安保人员手机号码数据库,通过GIS信息检索,实现预警短信分景区、分级别发送。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根据气象预警提示及时疏散游客,保护游客安全。

总之,做好旅游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和日常旅游气象条件指数的预报服务,发展永定县旅游气象事业,为推动永定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挺玲,曾金全,王春杨.福建省雷电灾害特征分析与安全防护[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78-80.

(责编:陶学军)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科普要从孩子抓起
科技传播(2016年23期)2017-03-01 13:32:57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人民论坛(2016年38期)2016-12-23 09:38:28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38:27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