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多芬晚期作品中展现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征

2013-04-29 19:06王若阳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贝多芬

王若阳

摘 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和巴赫所创作的被称为“旧约全书”的24首《十二平均律》相对应,他所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新约全书”,奏鸣曲这一形式产生于巴洛克时期,在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的创作形式不断完善,而贝多芬将奏鸣曲这一形式推向了创作的高峰。他虽然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但其实他是生活在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一个时期,所以他的音乐也被人们形容为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作品。本文主要是以他的第三十号奏鸣曲作品109为例,浅谈他晚期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征,以及对这一部分特征在演奏上的正确处理。

关键词:贝多芬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绪论: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但是其后期作品中又有着浪漫主义的特征。对于贝多芬有很多学者专家作出了很多研究,有从曲式结构和音乐表现等方面,比如左锋阐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内容、风格、奏鸣曲式的特点;有从演奏技巧和教学应用的角度,比如袁茵分析了多种贝多芬奏鸣曲中的钢琴演奏技巧。本文主要是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入手来看其风格特征中是否有着浪漫主义的早期特点。

贝多芬的作品在习惯上人们将其划分为三个创作时期。第一创作时期截止于1802年左右,第二创作时期截止于1812年左右(从1802年起),以后直到1827年贝多芬离世,则为他的第三创作时期。而这首作品创作于1820年,曲中洋溢着优美诗情的抒情性,是幻想曲类的奏鸣曲,也是贝多芬晚年亲切浪漫性的突出杰作。它以最美好和最完善的外在抒情美的形式表现了无比丰富的内容,体现了极其强烈而丰富的诗意天性,高雅而梦幻般的寂静气氛笼罩着全曲,人们常称它是“巨人式奏鸣曲”。 这首作品是为了献给一位叫麦西米亮妮·布伦达诺的姑娘,当时麦西米亮妮的父母都曾在经济上援助过贝多芬,而麦西米亮妮当时只有18岁,贝多芬对她十分宠爱。贝多芬在给布伦达诺小姐的题词中写道:“此曲是要呈现给你的,这并不是一般常见的东西能比拟,这是精神,这是把地球上高贵、杰出的人性连接起来的精神,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摧毁的作品。。。”

一、贝多芬奏鸣曲OP109的创作背景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创作于1820年至1821年期间。但是贝多芬处于充满危机的艰难状态中,这首作品是他集中所有的精力,费尽心血创作而成的。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充分恢复了自己的力量,重新站立起来,体现了贝多芬在黑暗势力令人窒息的社会条件下,仍然没有放弃资产阶级革命的理想,仍然对政治事件加以关注和思考,欧洲各民族反抗运动和争取自由的争斗,都大大地鼓舞了贝多芬的斗志。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OP109中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作品中充满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听觉的丧失虽然给思维和音响效果的协调带来了困难,但是贝多芬以哲学家般的缜密思想,将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情感统一在其精密的音乐构思中,紧紧抓住了音乐发展逻辑中的矛盾性,通过对短小动机的孕育、发展、解决来构建整部作品,以此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特征的根源都来自贝多芬内省的心理状态,说明贝多芬晚年的内心世界是非常矛盾的。

二、贝多芬奏鸣曲OP109曲式结构分析

全曲总共分为三个乐章:

(一)第一乐章为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这个乐章写得十分的自由,又更改速度又变换节拍,以速度与拍子都不同的两个主题写成奏鸣曲式,适度的快板和充满感情慢板主题直接形成了对立的双重性格,使整曲的幻想风格的韵律异常清新。本乐章的篇幅很短小,结构却十分匀称,形式也非常的简练,而且还十分细腻,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和戏剧性,快板和慢板之间实现了有说服力的统一,洋溢着温柔的心情和感觉,愉快地沉浸在美好的生活之中。轻盈而柔和的第一主题与沉重与动态的第二主题形成对比,其间有慢板的变化,优美的琶音与珠圆玉润般的快速音群处理的非常精彩。

主部的织体采用的是波浪的形式,给人一种柔和,轻盈,美妙,连贯的感觉,其中和声的功能体系也起着鲜明的作用。副部在节奏上和主部的优美连贯形成了对比,采用的几乎是宣叙调的节奏,精巧奇异的节奏变化及力度变化,展现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强烈的内心情感。展开部是采用了主部的材料,但是分别用了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力度,以及左右手旋律线的转换来实现的,在和声与旋律上也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是的有了一种不安定感,加上力度的不断增强,又显现出了作者在这一段中所迸发的情感,最后在高音的持续音上又静静地暗示了副主题,内心的向往世界越来越远了,像消失于天空一样,其表情的温柔和蔼及其细致入微的寂静气氛把人们诱入了浑然忘我的境界之中。

总之,此乐章两个主题因素的相互矛盾、相互写景,造型的成份得到了更强的发展,它们的对比是美妙而动人的,它的音乐意思在于肯定光明、表示安静而引人思考。由此可见,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的老套概念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古典时期常用的快板式的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在这里已经不复存在,转而运用了不太快的快板和富有感情的慢板使奏鸣曲式的两个主题产生了对比,从情绪上就已经把人们带到了一种幻想的曲风上,一开始就是非常自信的歌唱性旋律,晚年贝多芬的奏鸣曲创作已经相当地随心所欲,对结构的把握非常的到位。

(二)第二乐章为极急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具有刚强、激动的性质,且形式十分简练。本乐章表面上是奏鸣曲式,但实质上性格属谐谑曲,他将所有的素材浓缩,并做出各种变化,刚柔两种因素在其间交替对比并相互联系,这是显著的贝多芬后期作品的独特创作手法。

主部节奏紧凑,下方用八度演奏出和声根音,是旋律更具有几积极性,它是整个乐章的典型素材,犹如作者的满腔热情。b小调的副部是以主要主部材料分裂展开构成的,以清亮的高音旋律声部在高音区柔和地歌唱。展开部是以主部为材料,运用了一种干净的陈述方式,和之前的激昂作了很好的对比,安静的八度模进的下行,表达了一种沉静的思想。再现部的最强音的爆发使人感到感情已经发展到了不被人所所控制地步。主要主题在第二次反复时,除了把原本在左手演奏的恰空风格的低音声部移到了高音声部,还把副部的调性也移至e小调,使得调性回归。结尾非常简洁而短小,两个声部都是反向进行的,最后以强调和声完满终止的方式结束了乐章。

(三)第三乐章为如歌的充满感情的行板,变奏曲式

本乐章是最为精彩的乐章,贝多芬要求:“如歌地、发自内心的感动”。它是由优美的行板主题和自由的六个变奏形式构成的,它是全曲的重心所在,是整个奏鸣曲的构思基础。贝多芬以细致的音乐表现方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诗意色彩及其主观情绪的流露,乐章写得非常自由,具有丰富的感情表现,完美紧凑,精炼的主题和富有诗意的曲调是令人所吸引的,在每个变奏中既改变速度又改变了拍子,虽然节奏和音乐的性质在每一个变奏中都有一定的变化,但其基本的情绪仍是安详的,沉思的,充满了深沉的感情。在内容的深刻性表现手法上都是优异的、难以形容的,变奏的速度、气氛、性质的对比是别具一格的,具有精美细腻的钢琴风格。结尾是幽静地回忆第一主题,感慨万千地结束全曲。这是贝多芬晚年最甜美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变奏曲的最好典范之一。

主题采用的是复调的写法,给人一种弦乐四重奏的感觉,旋律非常温婉,柔和,多用附点音符的方式使主题更加明朗化。在这里演奏时一定要注意用心虔诚般的歌唱着弹奏出来。主题之后,第一变奏:(Molto espressivo)为更富有歌唱性的优美旋律,主题在圆舞曲的风格上奏出。第二变奏:(Leggermente)为左右手交替行进的十六分音符来奏出主题,轻巧,愉悦,中间插入厚重的和弦来进行接替,构成了复式变奏曲。第三变奏:(Allegro vivace)采用二重对位法,由八分音符的断奏和旋转式音型的十六分音符组合而成。第四变奏:(Un poco meno andante)与前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较为安静的进行着,但安静的音乐孕育着它沉思般的主题旋律。旋律更为优美,是浪漫派艺术的新预兆。第五变奏:(Allegro,ma non troppo)的节奏紧凑,节拍严谨,强弱拍分明,取用了巴洛克时代的2/2拍子(Alla breve)样式,这样的写法使其和上段以及下段都产生了明显的对比。第六变奏:(Tempo I.del tema)为一个总结性的段落,先是速度和第三乐章开头的主题采用了同一速度,其次是让主题一次又一次的出现的旋律中,若隐若现,而织体由开始的一对一,变为二对一,三对一,四对一,最后变为颤音,是音乐更加激动起来,整个音乐由稳重变得华丽,令人沉醉。最后主题再现,但下方叠加了八度,是音乐更加深沉,更增添了终止完结的感觉。总之,这第三乐章是整个奏鸣曲的核心,是作者在低诉他内心呼声的乐章,它充分显示了贝多芬那强大统御全曲的优异性。

三、贝多芬晚期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征

从作品OP109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晚期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些许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特征和创作特点。第一是浪漫派调性与和声的预示。在贝多芬的中后期作品中,不仅调式与调性的运用已经超越了前人,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功能性关系减弱而色彩性关系加强,尤其是其晚期的作品,奏鸣曲式色彩性强的调性关系在展开部中得到自由的大胆地运用。而且在旋律上,也更加注重优美性和歌唱性,在和声的运用上也不是一定会使用常见的和声走向,而是会偶尔也使用一些不常用的和声,这就表明了其晚期作品中已有了浪漫主义的元素。第二是赋格及对位手法的运用。巴洛克时期的赋格手法是一种创作形式,而贝多芬奏鸣曲中的赋格则演变成了情感表现的手段。第三是奏鸣曲式结构从传统向自由的转变。奏鸣曲在古典时期一般都会由四个乐章组成,分别为快(戏剧性)—慢(歌唱性)—快(风俗性)—快(舞蹈性)。第一乐章一般为奏鸣曲式。而这首乐曲只有三个乐章,并且最后乐章并非是快板的舞蹈性乐章,而是变奏曲式,这就表明,在贝多芬晚期作品中,已经不会太拘泥于形式,而是更多的以表现自我,抒发感情为目的,这就与浪漫主义的早期特点相吻合。在古典时期,第二乐章的写作常用慢板乐章,而贝多芬一改常态,运用奏鸣曲式来写作第二乐章,还做了一个双重性的反复,使得本乐章和第一乐章从速度,力度,和感情上都有了很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就好像是把本身应作为第一乐章的部分放到了第二乐章的位置,为的只是让听众更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激动的感情,有一种欲扬先抑的感觉。这种倒装的作曲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的突出第二乐章的情感爆发,这种大胆的,非规律的写作手法,也是古典主义时期不敢想象的,只有在浪漫主义时期才能够常见到的创作形式。由此我们更能够看出贝多芬的晚期作品的创作已经冲出了古典主义时期的规则框架的束缚,更倾向于自我情感的表达。

结论: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无论是从曲式结构上,旋律和声上,速度节奏上以及表现手法和演奏技巧上,都不像古典主义时期那么有规律性,更多的是为了强烈的抒发感情而做的变化,这就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特征,就是个性化的音乐。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思想重要的进展,整个作品具有幻想曲风格,诗意洋溢,非常抒情,也标志着其音乐已经进入了浪漫主义早期时期。

参考文献:

[1]《谈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特点》作者:董策

[2]《贝多芬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奏研究》作者:闵敏

[3]《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比较研究》作者:权英子

猜你喜欢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贝多芬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偏爱红黄蓝的古典主义画家
亦远亦近贝多芬
绘画之本:欧洲古典主义大师素描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向古典主义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