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中的重叠现象

2013-04-29 00:44卢静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合成词孟子

卢静

摘 要:《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一部书,在宋以前只列于诸子之林,宋始列于经部,南宋朱熹又把它编入《四书》,并为之做注,此后研究《孟子》的人也就逐渐多起来。本文将具体地研究《孟子》一书中的重叠现象。

关键词:《孟子》 重叠 单纯词 合成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将《孟子》中的重叠形式分为单纯词、合成词、词组三类。

一、单纯词

1、叠音词

即用两个相同的音节表示一个语素。如:

(1)麀鹿濯濯,白鸟鹤鹤。《梁惠王章句上》

(2)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万章章句上》

“濯,澣也,从水翟声”。[1]例(1)中的“濯濯”,意为肥胖而又光泽的样子。 “濯”与“濯濯”无意义上的联系,即在“濯濯”这一形式中“濯”只是充当音节。所以“濯濯”是叠音词。

“洋”、“鹤”情况相同。

2、拟声词

即用于模拟动物的声音。其实拟声词也可以说是从叠音词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小类。

(1)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戚曰:‘恶用是者为哉?《滕文公下》

“,鸟儿,鸟也,从鸟儿声,春秋传曰:大鸟退飞”[2]。由此得出是单独表义的名词,是一种动物。和叠用时表示的鹅叫之声并没有什么联系。即当“”连用时原有的意义已经消失,在“”里“”已变成一个单纯的音节,不再是一个语素,而“”才是一个语素,是一个拟声的单纯词。

3、连绵词

(1)井上有李,螬食者过半矣,匐匐将食之;《滕文公章句下》

“匐匐”是连绵词,连绵词的两个字仅仅代表单纯复音词的两个音节,有时古代注释家把它们拆开成两个词当做词组加以解释,那是绝大的错误。而且连绵词的词形可以有多种,因为连绵词是用音节联合起来表义,词形对词义影响不到,所以“匐匐”还可以写作“匍匐”、“蒲伏”、“扶伏”、“扶服”。

二、合成词

1、重叠式

重叠式不是原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某种附加的意义,多做“……貌”,即“……的样子”的解释。这一类情况很多,例:

(1)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离娄章句上》

(2)《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孟子·尽心章句下》

混,“丰流也,从水昆声”[3]。混混,即“滚滚”,水流不绝之貌,显然这里“混混”并不是原词“混”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保留了“混”的“丰流”这一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增加了“不绝”这一附加的意义,所以在这里我们把“混混”看做是重叠式的合成词。

“悄,憂也,从心戚声”[4]。“悄悄”,忧愁貌,显然这里“悄悄”与“悄”存在意义上的联系,保持了意义上的一致性,但是“悄悄”并不是“悄”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词“悄”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重叠这一手段使“忧愁”的程度加深了“悄悄”属于重叠式的合成词。

2、附加式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在《孟子》中词缀主要有“然”、“如”、“乎”、“尔”、“焉”下面我们做具体分析。

(1)然:“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5]。例: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禽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高高兴兴的样子。

(2)如:“如,小品词,常用在区别词之后,作词尾”[6]。例:

孟子曰:“霸者之尽驩虞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广大自得的样子。

(3)乎:同“然”,但也可做副词词尾。

(4)尔、焉:都同“如”。

三、词组

共有“乐乐”、“恶恶”、“贵贵”、“亲亲”这样四个词组。

1、乐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个“乐”表示的是人的神态,是说以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去欣赏,而后一个“乐”是一个名词表示的是音乐,可得出这两个“乐”字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是两个不同的词,不是构词的重叠,而是一个词组。

2、恶恶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恶恶,《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我们知道“如”字是用来注音的,通过读音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动宾词组。

3、贵贵

用下敬上,谓之贵;用下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章句下》)

贵贵,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贵贵”和“尊贤”的句法格式是相同的,“尊贤”是“动﹢名”的格式,那么“贵贵”也应该属于这种格式,即也是动宾词组。

4、亲亲

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亲亲”,可以说成是“亲其亲”,显然第一个“亲”作为动词表示“热爱”,第二个“亲”作为名词是一个动宾词组。

综上,我们可以对《孟子》中的重叠现象形成一条清晰的脉络。首先,我们可以把《孟子》中的重叠现象分为单纯词、合成词、和词组三大类,而在各个大类下又具体分为不同的小类,从中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研究《孟子》的重叠现象。

注释:

[1]许慎.说文解字卷--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第227页

[2]同上卷四上:第81页

[3]同[1],第229页

[4]同上卷一0下第223页

[5]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9月第1版:第322页

[6]杨伯峻译注.孟子词典[Z]. 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0月第1版:第374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张守艳.《离骚》复音词研究[J].济南: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王玲玲.重叠:形态上的叠加[J].北京:当代语言,2009(4)

猜你喜欢
合成词孟子
三音节合成词中合成词素的判定
Matching单词连一连
磨刀不误砍柴工
单词连一连
词语小超市
谈短语与合成词的区别
《释名》释语中的合成词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