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张爱玲,这位民国走出来的临水照花才情女子,以她独有的文学风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封锁》这篇短篇小说是张爱玲在24岁时创作的,本文主要从这篇小说入手,分析它的创作特色以及隐喻意义,从中体会张爱玲的独特创作手法。
关键词:张爱玲 《封锁》 创作特色 隐喻意义
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清哀婉,张爱玲的笔宛若银针,貌似漫不经心的絮说,实际上却将字字句句刺在你心上。王安忆说:“说到底,认识张爱玲,是为了认识她的小说,因为于我们来说,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1]《封锁》是我个人认为张爱玲非常有特色的一部短篇小说。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封锁切断了时间与空间,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作品隐喻人在非常态环境下与常态环境下的行为的巨大差异,非常态下的人性是自然开放的,然而常态环境下的人性被各种事,各种情,各种思想束缚着,人的自然欲望不能得到自由的释放。那么人生的常态对人自身而言就是一种封锁,封锁因此成为人的自身处境的象征。不单单是公车被封锁,人的生存处境也被无情的封锁。张爱玲以这种独特的叙述视角揭示出人们要以不寻常的视角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一、敏锐,细腻和锋利的语言表达
“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这段话是小说的开头,暗示了生活是重复的,枯燥的。然而面对这样的生活态度,人还是“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可以看出人们毫无思索,接受这样的生活。细腻,幽默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嘲讽,开电车的人不该这样,他该是干些别的,他该去发疯,他该去对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发疯了。然而,他却依旧的在开他的电车。作者也在质问“我们该不该接受当前的生活?”实质上也是在让读者去思考有关生活本身。
张爱玲有敏锐犀利的眼光,她总是能在寻常的生活中挖掘引人深思的话题。
“上海似乎从来没有这么静过--大白天里!一个乞丐趁着鸦雀无声的时候,提高了喉咙唱将起来:“阿有老爷太太先生小姐做做好事救救我可怜人哇?阿有老爷太太……”然而他不久就停了下来,被这不经见的沉寂吓噤住了。”在这被封锁的电车里,在这非常态的环境中,乘客们无所适从,乞丐们唱歌,小说的还描述了闲着无事的人们观看医学生画骨骼图等等。
“他在这里看报,全车的人都学了样,有报的看报,没有报的看发票,看章程,看名片。任何印刷物都没有的人,就看街上的市招。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人们在机械的做着某件事,用来代替在常态的环境下重复的原来的事儿。人们不思考,因为“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二、“陌生化”的叙述手法
小说以一种“陌生化”的叙述手法,制造出“陌生化”的戏剧效果。“张爱玲的《封锁》,在叙事结构和风格上都试图超越传统的重现现实的方法,采用陌生化的叙述手法。使读者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问题,审视自身及所处的环境。”[2]小说中,张爱玲设计了一个“封锁”的场景。在一个车厢里,两个平凡男女发生的短暂爱情故事。张爱玲始终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这个社会,去洞察笔下的人物。封锁摇铃、电车停下。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电车‘封锁而相爱了。
三、典型的言语表现人物身份和性格
“老头子右手坐着吴翠远,看上去像一个教会派的少奶奶,但是还没有结婚。她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讣闻的风味。她携着一把蓝白格子小遮阳伞。头发梳成千篇一律的式样,唯恐唤起公众的注意······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她家里都是好人,天天洗澡,看报,听无线电向来不听申曲滑稽京戏什么的,而专听贝多芬瓦格涅的交响乐,听不懂也要听。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翠远不快乐。”
吴翠远,一个好人,家里的乖孩子、好女儿,大学里的英文助教,小资产阶级,教会派少奶奶,温文尔雅的家庭教育,她觉得真实的生命无比遥远,渴望真实的生命。同时渴望背叛自己,渴望寻求刺激。
吕宗桢,银行会计,一个按部就班的老实人,他每天要上班、下班,下班还要听从太太的话买包子,他能够把包包子的旧报纸的所有字都看完,甚至能够看到印在包子上的字,如此的乏味枯燥,琐屑而平庸,但他察觉不出自己的缺乏与俗望。
他们都是都市中最普通、平凡的“好人”和“老实人”,但是是不属于自己的人,不是真实的人。他们的生命状态完全被所赋予的角色掩盖。
四、清晰的画面感
寂静,原本抽象的景象,通过张爱玲的笔触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官享受。寂静是枕头里芦花的声音,是孤枕难眠时辗转反侧的感受。“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的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的流下去,不能想象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在这里,张爱玲把阳光中的城市比作不能想象重量的巨人,流着口水在阳光下沉睡了。她把一个巨大的虚无的城形象化一个可感可知的人,在读者眼前立刻呈现清晰的画面感。
张爱玲通过封锁引导人们发现常态生活的贫乏,开掘人性的本真和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一篇具有开拓意义的小说。
注释:
[1]王安忆,《世俗的张爱玲》,在香港“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2]苏莉,《论<封锁>中的陌生化技巧》,《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年04期。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2]魏江华.陌生化理论与小说创作技巧[J].求索,2003(3).
[3]苏莉.论《封锁》中的陌生化技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04):58
作者简介:王海盟(1989-),女,汉族,辽宁朝阳人,文学硕士在读,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