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立意在动笔写作之前,但这正是酝酿生发,思接命题者和自己的关键时刻。审题清楚,立意准确才会一击即中的。认清审题立意的概念,在实践中增强审题立意能力是提高作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审题;立意;有效途径
2005年一个获作文创新大赛一等奖的考生在高考中语文不及100分,让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是她的强项作文只得了区区25分。为什么她会折戟考场呢?不是该考生作文语言和结构的问题,而是审题不清,写跑题了。
一、认识作文的审题立意
1.审题和立意
审题:就是明确作文的限制条件,通俗地说就是搞清楚写作的范围。立意:就是确定符合写作范围的文章主旨。
2.审题要求
审题在立意前,题目的限制有显性和隐性条件之分。显性条件就是通过作文题目可以很明白地把握的条件,如,字数要求、文体要求等。隐性条件隐藏在作文题目中必须结合命题类型,抽丝剥茧将之明确。
3.立意要求
立意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是一种语言凝练的判断,更要体现深刻的人生情理。
二、审题、立意分类演练
1.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命题作文的隐形审题条件就在命题本身。例如,“肩膀”的命题作文,可做如下分析。
审题条件:“肩膀”是对身体部位说明的名词,从“肩膀”有何作用入手,挖掘“肩膀”的含义。从实指的角度,如,父亲的肩膀,可写亲情;虚指的角度,肩膀可以是依靠、责任、协作、基础等。
立意:父亲的肩膀是我的避风港;给自己找一个肩膀依靠;肩并肩就是一堵墙等。
2.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材料作文的隐形审题条件就在材料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整体性倾向,要求从材料的中心和实质出发,不可偏离;一种是多角度倾向,材料含义较为丰富,可从不同角度
出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座塑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准确把握含意”写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限。
审题条件:此为材料作文,明确提出全面理解材料,准确把握含意这一要求,因而要全面理解材料。审题关键在“只要……就”这个条件关系复句上。此句告诉我们获得完美自我的方式是什么?人只要善于发现,敢于正视,勇于改正缺点,就能获得一个较完美的自我。
立意:一方面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暴露自身的不足有感而发,缘事说理;一方面可以借助他人勇于改正错误成就人生阐发议论。
多角度材料作文审题和立意。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老鹰又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审题:就本材料来看,作文的角度是多元化的,可以从“小海龟”“老鹰”“好心人”三个角度去立意,还可以对材料进行综合思考。
立意:从人的角度立意,好心办坏事,爱也是一种伤害等;从老鹰的角度立意,坚持就会成功,学会等待等;从海龟的角度,盲从要不得,拒绝溺爱等。
3.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
对于此类作文的审题和立意的关键在于切中话题范围,深入探讨。
话题作文题。
大海烟波浩渺,广阔无垠,蕴藏着伟大的力量,人们常感叹“大海是江河的母亲”。而在一次作文大赛中,一位中学生的妙喻“大海的母亲是小溪”,却让一位老作家赞不绝口。很多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会有迥然不同的认识。
请以“换一个角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人们对事物总有一种固定的认识和看法,现在需要你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发现与众不同的世界。换个角度,就是改变固定的认识和看法。
立意:失败也是一种成功;失去也是一种获得;苦难也是一种幸福;吃亏就是福;平凡也是一种伟大。
俗语有云: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审题立意在动笔写作之前,理应是难的。但把握住审题,就是确定范围,明白出题者让我写什么;把握住立意,就是在别人的范围下我可以写什么。懂得审题立意的规律,也许会拨开作文写作的迷雾,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作者简介:王斌(1979.11-),男,安徽省淮北市人,中教一级,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