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跟诊日记3

2013-04-29 10:16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郁化火川牛膝竹茹

一扇升降之门

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跟诊日记是写我们任之堂学子跟诊学习中医的总结,我们也希望这些点滴的总结对其他中医学子能有一些启发。因为很多人想学好中医,却苦于名师难遇。还有一些人已经学了好多年的中医,但由于环境所限,要么就西化了,要么就改行,实在可惜。

跟老师一同毕业的,一个班五六十人,最后真正干医的只有十来人,而像老师这样开中医堂,体现传统中医特色的,除了老师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可见,学院派培养中医也不太容易了。

当然,还有民间的自学中医,比如从黑龙江来,想跟老师学一个月的周东亮。他从19岁开始自学中医,到现在有15年了。现在他还在厂里打工,可已经把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都考到手了。老师叫他诊病、开方、用药,他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当年我们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书时,铁杆中医邓铁涛老先生对我们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医60岁才算成才。

中医如果真的这么难学,那么中医的传承该怎么办呢?

老师说,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老师为我们开了一扇升降之门,让我们学习中医有了清晰的思路。

比如,这个女病人,舌尖红,舌苔薄白,舌下静脉变粗且带瘀紫。

周东亮把完脉后说,这病是肝郁化火,然后处方丹栀逍遥散,请老师定夺。

老师边摸脉边叫病人伸出舌头,说,你只看到了疾病的部分病机,看问题要多方面看,要有整体观念。你看!病人左寸脉上越,关脉瘀堵,反映肝郁化火,病人烦躁失眠,没有错。但你们看,舌下静脉瘀得这么厉害,有比较明显的血脉不通。这个病就不仅局限在肝郁化火的层面上,还有血瘀。病人的月经颜色应该是偏暗的。

病人说,是的,而且每次来月经小腹都会痛,严重时痛到出冷汗。

老师继续说,你用柴胡没有错,可用了15克,量太大了。用15克柴胡是发表,她脉象本来就上亢,这样用上去,整个脉势就会上亢得更厉害,我们用它来疏肝,5~6克就足够了。

舌尖红,病人有心火,用栀子也没有错,可用15克,太重了,苦寒反伤胃,用到10克,就已经不少了。

你要看到她上面的火是怎么来的,不能单看火就清火,火清不掉,或者清掉了,人也搞垮了。虚火上亢,应该引导,不应该清泄打压,就像教育小孩一样,引导教育比打骂教育要好。

你看她,尺脉偏弱,是虚火上亢,你要引火,而不是清火。用龙骨、牡蛎各15克,她的脉势就能够往下收。

还有,你问到病人脾胃状况如何,她这边右路关脉降不下,是胃气上逆,有没有反酸打呃啊?病人点头。

老师说,看来不仅存在肝郁化火的病机,还存在胃气上逆的病机。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没错,但剂量要拿捏好。

胃气上逆,直接用竹茹、半夏各20克加进去,整个方子就活了。如果还有血脉瘀堵,你也可以加入川牛膝15克,既引热火下行,也活血化瘀。

老师当场把这个方子略作调整加减,就可以用于治病了。

用升降来立法

大家听了都豁然开朗,一个疾病不是一个病机那么简单,有时它会两个或者三个病机同时出现,错综复杂,这就要考验医生辨证用药的技巧了。

老师是用升降来立法的,病人整体脉势都是上越的,单用丹栀逍遥散还是飘了些,所以老师加入竹茹、半夏、川牛膝,降胃气的同时也引火下行,还能活血化瘀,这是针对病机的用药。而对病人整体的气机,老师就用龙骨、牡蛎这组药对来降脉势。

老师说,气机是上亢的,就把它收下来。气机是下陷的,就把它提上气。气机是郁在中间的,就像盘古开天地一样,当升的让它像天一样升,该降的让它像地一样降,整个身体的气机就转起来了,这样病气就没办法在身体里逗留。

升的药,你可以选柴胡、麦芽、薄荷,甚至升麻、葛根。

降的药,你可以选半夏、枇杷叶、竹茹,甚至赭石、川牛膝。

知道这个升降的思路,那么药物就随你调遣了,当你心中能做到没有成方的时候,而不是想不起方,你中医治病用药就入门了。

这个病人,我们再总结一下,周东亮是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病人肝郁化火烦躁的病机。而老师看得更高远更深入,这个火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下焦收不住,冲上来的,所以单疏肝清火制不住,还要用龙骨、牡蛎往下收。

老师再把病人脉象时,发现关部胃气也降不下来。胃气是人体最大的气血出入之所,阳明胃经降,百脉降。阳明胃经不降,单纯疏肝清火是清不下的,所以老师判断病人有反酸打呃胃气上逆的现象,故用竹茹、半夏降胃气,用川牛膝把心胃之火引下来,暖肾与命门。

《大医精诚》说:“审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孙思邈提到,医生诊病,连细微的变化都要琢磨把握出来,更何况是大方向的气机升降。

这病人有气郁,又有气逆,还有脉势上越。看到气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看到气逆打呃反酸,就知道加入竹茹、半夏或川牛膝。再看到脉势下虚上实,就知道用龙骨、牡蛎,把整个气机往下收。

这个病用一疏一降一收三个思路,治疗病人气机的一郁一逆一越。

方药: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20克,当归尾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8克,薄荷10克,生姜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竹茹20克,半夏15克,川牛膝20克。3剂。

学医的次第

悟比看书更重要

杜兄刚走不久,我们药房又来了蔡姐。老师说,平淡交情滋味长,我们任之堂,来而不迎,去而不留。所以以后也不搞欢送迎新了。

说起这位蔡姐来,特聪明,以前她在新东方教托福,现在想改学中医,下了极大的决心。问老师能不能教她?

来老师这里学医,大多是半路出家的,如果不是真正下很大决心来学的,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以前老师也教过不少中医爱好者,可很多最终都半途而废,没能学下去,所以老师渐渐地把方向转为教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干过临床的中医师,主要是帮他们理顺中医思路。像这些人学了中医后,会坚持下去,能用得上。

老师不论对方资质如何,看的是她有没有下这个决心,下定这个决心就是好苗子。没下定这个决心,即便学了很多,也很难有成就。

随后,蔡姐问老师学医的次第?

老师先让蔡姐背《清静经》,蔡姐不解。老师说,学医看书,只是一方面,悟比看书更重要。学知识最终的目的是悟,悟后才能有所用。没有悟的知识,存在大脑里是一种负担。就像你看了很多的书,记了很多,脑就很胀,很伤脑。这是因为这些知识没有在道的层面上理顺。比如一间房子,你把家具都买进来了,却堆在客厅里,没有各归其位,看起来乱得很。其实只要一理顺,什么都有了。让床归到卧室,书柜归到书房里,沙发归到客厅。各归其位,这样整个格局就变了。

现在学生们拼命地学习,就像拼命地进家具一样,这只是学习的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个静心的学问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现在很多读书人都忽略了。这时,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领悟。我建议所有的中医学子,都要背背《清静经》,这是有助于体悟中医之道的经文。

你们看!《清静经》上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这道连天地都能生,更何况是用它来治疗一人一病了。所以我们不要拘束在疾病上,要看到背后天地的道。当你从天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你就有无穷无尽的灵感。这些灵感可以让你的思维迅速发生质的改变。

蔡姐也是好强之人,她把《清静经》背得让我们吃惊,也就是说,她背《清静经》一气呵成,几十秒就可以搞定。这大概是得益于她以前学英语,脱口而出的天赋吧!

接着,老师就让蔡姐开始背《药性赋》。

老师让初学医的人,一般刚开始让他们背《清静经》《道德经》,先高屋建瓴,站在道的层面上,再去学各种术。第二步就是打基础,精究医术。地基有多深,决定楼房能盖多高,所以《药性赋》《汤头歌诀》,以及中药、方剂教材,随后就要跟上。中医的教材,以第五版为业内人士公认编得比较好的。学医是道与术的完美结合,两方面都不可偏废,道非术不行,术非道不远。

《任之堂跟诊日记3》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传承医道为主线,讲述了两位广东客家中医学子,在湖北任之堂跟师学医的故事。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书籍,将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以通俗的文字,由浅入深,娓娓道来,行文流畅,如盘走珠,一气呵成。谈方论药说理法,日日丰富;讲学修德养心性,篇篇精彩。适合关注中医、热爱中医的人士参考阅读。

主编:曾培杰 陈创涛

出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定价:38.80元

邮购电话:010-51927252

《临证药王歌诀》

本书以歌诀的形式总结了临床常见病的首选中药,并从释义、药解、临证应用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其歌诀编排琅琅上口,通俗押韵,内容阐释简明扼要,易记易懂,临床实用价值较强。

本书适用于基层临床医师、中医初学者及爱好者参考。

主编:杨建宇 陆锦锐

出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定价:22.00元

邮购电话:010-51927252

猜你喜欢
郁化火川牛膝竹茹
川牛膝对淡水石斑鱼部分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以《中国药典》为引考证竹茹止血功能
妙用川牛膝
温针灸联合盐酸曲唑酮片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理论探讨
董氏奇穴微络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清热化痰的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