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捷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随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同时,考试作为“教”与“学”的检验工具,不再是某门课程的终点,更多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起点。本文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财经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为例,探析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通过考试方案过程化、出题人员结构化、考试形式多元化、评价标准科学化四大途径进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考试改革。
高职专业课考试改革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已成为“教”与“学”的桥梁。学生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掌握知识的水平,期望拿到高分;教师为了能够展示好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成绩能够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如何能通过设计有效的考试方案,达到既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改进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双赢”目标,需要当今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真地思考。
一、财经类专业课程考试现状
1.考试目的扭曲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有理财之长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必须树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的考试理念,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考试方案。因此考试内容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知识与素质的结合。而当前很多院校很多课程的考试只是将课本中硬性的理论作为题目,偏重对概念、基本理论的记忆考核,忽视了素质、责任与能力,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不高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很难达到培养目标。
2.考试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中很多专业课按照传统试卷的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出题,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培养学生思考现实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创新思维的能力。即使有些课程选择开卷考试的形式,题目依然与闭卷考试的题目相差无几。还有些专业课采取写论文的形式,教师根据论文的质量给出成绩,导致学生利用网上的便利条件做文字游戏,很难通过考试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了。当然,也有些课程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但平时成绩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任课教师按印象或考勤来打分,随意性较大。这样很难令学生信服,造成学生对平日学习的忽视。
二、财经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方案提出
每所高校都因不同的教学设施、不同的师资水平而有着适合自身的考核方案,虽然其他兄弟院校有比较优秀的做法,如果完全采取“拿来主义”就很有可能适得其反。针对财经类专业课程传统考试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为探索高职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的新办法,笔者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立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试图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财经类专业考试改革新方案,引进多元化、素质化的课程考核模式,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良好教学状态。
三、财经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具体内容
在对其他优秀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成果分析探讨的基础上,笔者立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专业办学特色,试图寻求适合青年特色文科特色的财经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方案。
考试改革方案遵循以下原则:(1)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彰显专业特色、创造社会效益;(2)要求专业课程结束后展示综合作业成果,并邀请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3)考试成绩既要体现出作业本身的质与量,也促进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表现出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4)作业成果通过公开答辩。
1.考试方案过程化
考试方案过程化是指不仅仅依靠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而是也将平时的作业成绩及期中考试的成绩同样融入成绩评定中,但如果平时成绩的评定本身就是不科学或不公平的,就会使这种融合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将考试视为教学的一部分,可以将课程阶段性地分成两或三个部分,分阶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一能及时督促学生及时温习功课,二能通过评价在成绩中发现学生的进步或后退,及时发现问题,三是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实现师生双方的互动和共同提高。总之,考试不单是一门课程的终点,更多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起点。
2.出题人员结构化
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考试的做法是任课教师负责制,即任课教师提前拟定专业考试试卷、学生于统一时间完成试卷、任课教师给予成绩的考核形式,或者由任课教师拟定考试作业题目、学生于统一时间上交作业、任课教师给予成绩的考核形式。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1)教师对考试内容可以依实际讲课内容适当调整;(2)教师可以视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等情况的了解,调整试题难易度;(3)整个过程操作方便、简单快捷。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1)正是教师对试题调整的方便性大大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讲课内容的深浅受主观影响较大;(2)如果是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教师评分的标准很难统一,可能因时间的推移或心情的变化而改变;(3)试卷题目的科学性很难保证,相比之下多个教师共同研习试题会较科学;(4)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负责制的考核方式会表现出考核形式单一性,不足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
所以,针对每门课程有必要成立课程评价小组,小组成员中包括该课程的教师、同类课程的教师及校外财经专业教师,有可能的话也请就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参与进来。有层次有结构的出题小组能开阔出题思路,并使考试与教学目标真正相结合,同时有效防止了任课教师负责制的随意性。
3.考试形式多元化
高校培养目标中常常提到“高素质”,如何能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前提是得有“高素质”的考试,而单单用一支笔一张纸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财经类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财思维、理财能力、沟通技巧、礼仪态度,我们就需要在考试中设置不同的环节对这些“素质”一一考核,而不是仅仅记忆会计分录和金融产品。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要考核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为一个中小型公司进行服务,包括做账、风险管理、报税,也包括与往来客户与银行的沟通,同时包括如何对待上司、同事及家人。以高职金融专业为例,要考核学生能否会分析市场情况自己设计理财产品并把它推销出去,能否会理解会计报表数字背后的含义,是否会正确面对挫折和冷漠。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引路牌,如果考概念和理论,他们只会死记硬背,如果考素质和能力,他们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
4.评价标准科学化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考试,评价标准的客观、公平、公正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评价标准的科学依赖于考试形式的选择,更依赖于出题人的严谨。如果有些考试形式很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比如演讲的流畅程度、回答开放性试题的说服性,可以选择小组共同决议的方式,每人给出自己的分数再平均。当然,这样的程序会把考试的流程复杂化,所以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的便利性,我认为,如果用心将考试评价体系完善好,这将是件持续有益的事情。
四、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是一个引路牌,引向何处将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考试的导向作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试方案,进行配套的教学改革,有效发挥考试的引路牌作用。通过考试,将学生引向学什么、如何学的轨道,将高等教育引向培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相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轨道,真正起到“以考促学、以考改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建东,欧阳逸.高校考试的异化与考试改革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2]杨世鉴,李紫玥.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0,(10).
[3]赵琪.结合我院实际浅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J].科技信息,2010,(4).
[4]赵明,陈青青,王尚.从高校出题角度论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5]陈明伟,袁瑾洋.考试指挥棒,指向何处——如何有效发挥高校考试的导向作用[J].科技信息,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