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电影《喜福会》

2013-04-29 03:33于海利占立玲
文学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认同个人主义

于海利 占立玲

内容摘要: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由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同,对待事情的观点和态度也必然存在差异,交往过程中势必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由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便是跨文化交际中从文化冲突到融合的典型例子。本文便以该电影为例,借助霍夫斯泰德的跨文化交际文化围度理论,对大量存在于小说中的文化冲突现象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得出不同文化间的交往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需要爱与真诚。理解、爱和真诚永远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连接世界的纽带。

关键词:《喜福会》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权力距离 文化认同

一.引言

电影《喜福会》围绕四对母女的故事展开,电影中母亲和女儿成长的环境不同,代表着中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文化。女儿们从小在美国这样一个极度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的国家长大,必然会与骨子里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思想及文化底蕴的中国母亲发生种种冲突与误解。“跨文化交际主要研究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际的过程中,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以及交际中产生的问题,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交际中产生的问题,提高交际能力”。(胡文仲,1999)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角度,该电影对研究中美之间各种文化价值观差异方面是很好的素材。本文运用跨文化对比的方法,结合霍夫斯泰德的相关理论,对电影《喜福会》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以期通过对该电影的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帮助我们清楚地看到中美文化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进而指出,适度移情及理解和尊重是促进中美相互间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方式。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电影《喜福会》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围度理论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重要内容,包括四个内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回避非确定性和刚性/柔性倾向。(Hofstede,1980)它们对分析文化冲突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电影《喜福会》中母女间的文化冲突恰恰体现了这四个围度中中美之间权力距离、个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

(一)中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围度描述的是个人和他所在集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Guo-ming chen,William J,2011)价值观不同,人们在交往时就会出现冲突和矛盾,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关世杰,2009)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生而平等的思想,每个人都有寻找幸福和自由的权利,追求个人的自由和重要性,注重独立精神的培养。从而形成了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而在中国、印度等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中,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家族的利益和面子甚至比个人的幸福还要重要的思想,因此相对比较顺从。

电影《喜福会》中,四位母亲从小就受集体主义文化的熏陶,过着“四世同堂”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母亲们试图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女儿,希望她们顺从,做孝顺的孩子。而女儿们受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总想寻找自由,挣脱母亲的控制,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己而活。因此,母女间冲突不断。在菁美和母亲的一次争吵中,菁美由于不想屈就母亲的压力练琴就对母亲说道“我再也不弹琴了……这儿不是中国,你逼不了我”,“你想让我成为你希望中的女儿,那是不可能的”。母亲素云喊出:“世上只有两种女儿。听话的和不听话的,在我家里只允许听话的女儿存在!”同时龚琳达和韦弗利母女的冲突也是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体现。母亲希望通过女儿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女儿的成功为全家人带来荣誉。而女儿偏偏深信“我就是自己”,拒绝母亲的介入。小说中所表现的诸如此类的母女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便折射出了中美两种文化之间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碰撞。

(二)中美权利距离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权利距离是一个社会成员对于各种机构和组织中存在的不平等权利分布的态度,(Guo-ming Chen, William J, 2011)即对社会等级结构的看法。父母和子女、教师和学生、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权利距离高低的主要标准。高权利距离文化接受不平等权利分布,认为社会等级结构的存在很自然。人们根据不同的权利关系,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家里,孩子尊敬、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父母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对父母非常依赖。低权利距离文化力求打破权利分布的不平等,只有在合理的情况下才允许不平等权利关系的存在。因此,父母和子女间往往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出现不同意见极为常见。在这两种文化之间,美国倾向于低权利距离文化。中国则是高权利距离文化的代表。

在电影《喜福会》中,由于权利距离不同导致的冲突十分明显。龚琳达有过这样的叙述:“我曾经为父母的诺言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那她就不再履行诺言了。”在她两岁时,父母为她定了娃娃亲。在旧中国,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她也并没有反抗。吴素云在女儿学钢琴的事情上大发脾气:“女儿只有两种,听大人话的和不听大人话的。只有一种女儿可以住在这个家里,那就是听话的女儿。”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却并没有这种父母为尊的高权利距离意识。当韦弗利知道母亲经常向邻居夸耀自己,感觉实在炫耀,便像美国孩子一样要母亲龚琳达闭嘴。在她的感情和婚姻问题上,龚琳达也强烈干预,当她认定韦弗利的美国男朋友不负责任以后,就执意拆散他们,甚至用鞋子打她们。但韦佛利无法接受,她对母亲的做法非常反感,且最后还是嫁给了一个白人。另外,电影中当泰德听到母亲对露丝说的一些过分且带有侮辱性质的话时也十分愤怒,毫不犹豫地为女友反击母亲且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这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眼里简直是大逆不道的事。吴菁美也和母亲针锋相对:“你希望的那种女儿我永远也不当”,“我不希望做你的女儿”,“这儿不是中国,我不是你的奴隶”。高低权利距离文化之间的冲突在以上的例子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长大的母亲们对自己的父母言听计从,即使牺牲个人幸福也在所不惜。而在美国这种低权利距离文化耳满目染中长大的女儿们则渴望平等,能和母亲们平等对话。

三.母女间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重构

上文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母亲与女儿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影片最后,这种冲突也随着相互间的理解,对彼此文化的认同与重构及母女间的亲情而化解。

首先母亲们逐渐接受和认同了美国文化,并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从而在正确的文化重构中,选择了对不同文化兼收并蓄。她们脱掉了长袍,每周都去参加宗教活动。并且许安梅在儿子不幸溺海后首先想到了上帝而不是中国的菩萨。龚林达也接受了女儿的美国男友里奇。这些都体现了她们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尊重与理解。其次,女儿们对母亲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不再盲目崇拜美国文化,排斥中国文化。也在对中国文化的逐渐认同中重构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儿们慢慢知道母亲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保护和培养她们,是母爱支撑起的这一切生活的美好。

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矛盾的最终消解体现了在各自人生轨道上前进与反思中,母女双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立场伴随人生感悟的加深而发生着改变,存在于不同文化群体间的隔阂和偏见伴随跨文化交际的深入而逐渐消解。

四.结语

电影中的母女关系最终走向和解,这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跨国间的多文化交流沟通和互利共存的可能性。经过对电影《喜福会》的跨文化视角分析,可以令我们明白,虽然生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交流时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但只要不回避,不否认、歧视别人的文化,用平等、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国文化,在相互交往中适度移情,就能很好地交往,达到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同时,从这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爱与理解的张力”。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要想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爱与真诚以及相互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在求同存异中吸收他国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本国文化。

参考文献:

[1]Chen Guo-ming, William J.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1, 51-52.

[2]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M].Sage:Beverly H ills,1980.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猜你喜欢
喜福会文化认同个人主义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