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锦
金秋时节,在人们终于告别了酷热的夏季,迎来了凉爽与舒适之际,一些适龄孩子也迎来了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升入小学。
完全不同于幼儿园的小学生活,可能会让新生和家长有许多的不适应,也有许多孩子和家长有很多担忧。孩子们好奇:小学的老师会是什么样子?上课都做些什么?小学里的教室与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同……家长们会担心:孩子会不会不适应学校生活?教师能不能给予孩子耐心的照顾和关爱?孩子在生活上能不能独立、自理……
一、相信孩子超强的适应能力
幼儿园在孩子大班学习的后半年,都会有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内容。其实家长们不必太过担忧,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我们应该充分放手,让他们形成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妈妈为新入学的儿子选择了一所不错的学校,还辗转找到了自己熟识的班主任老师,希望给予孩子生活方面的照顾,这样家长似乎才能放心把孩子送进学校的大门,才舍得离开。小男孩很内向,胆子比较小,这也是家长费尽周折的原因。开学那天,家长很费力地把孩子劝到学校,甚至是拖拽着来到了所在班级的走廊。在走廊的尽头,孩子拼命抓住栏杆不放手,哭声悲惨。作为班主任教师,都是非常了解新生入学会发生的情况,在报名的时候老师已经掌握了个别学生的情况,会提前想出解决的办法,还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孩子。所以老师特意到班级门口等待这对迟到的母子。此时的男孩子哭得是稀里哗啦,家长的心里也是备受煎熬。老师把孩子带进了班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推开门的一刹那,小男孩的哭声戛然而止,停顿了一下,自己走进了教室。这位妈妈觉得特别纳闷,问老师原因,老师笑了笑,因为孩子喜欢和同龄的小伙伴玩,就这么简单。其实孩子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喜欢上上学。请不要担心,看,我们身边走过形形色色的人,没有特殊原因,大概他们都曾经上过小学,大家也都很怀恋学生时代,尤其是小学生活,不是吗?
二、 新生入学初的常见问题和活动安排
孩子入学的前几天可能会抵触上学。这时,教师应在开学的一段时间里,经常表扬和鼓励孩子,发一些奖品或可爱的小粘贴,组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尽量让孩子感受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班主任老师的喜爱和关怀。家长们每天放学接到孩子时,也尽量多表扬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出色,并表达老师很喜欢他,孩子感受到被关怀、被爱,就会生活在快乐中,从而爱上上学。
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实行半日制,以便孩子和家长能有个适应的过程。班主任教师安排一些活动来了解学校、了解任课教师和课程。如参观校园、排队站队、认识同学、做游戏等等。为了让孩子尽快认识同学,老师可以在班级开展自我介绍,让孩子们有自我展示、互相了解的机会,教师也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看看他们在哪方面表现突出,好选出临时的班级干部。学校如有条件可为一年级留出专用操场,这样避免高年级学生冲撞发生伤害,新生也可以尽快记住自己站队和游戏的地点。班主任教师安排孩子在这样的指定位置玩游戏,然后训练孩子站队,为他们按身高排好队伍,写好自己的号码,反复训练快速站队。排好队伍后,教师带领孩子们参观教学楼,认识卫生间、校医室、体育活动室、音乐舞蹈室等常用地点。这样孩子尽快地熟悉生活环境,了解任课教师,适应学校生活。
教师还要注意要让新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新生入学乃至低年级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不会系鞋带。这是很危险的,是可能造成孩子摔倒的隐患。教师应在入学后几天教会自理能力弱的孩子系鞋带、如厕后将衣裤有顺序地整理好等技能。女孩子还要会梳简单的小辫子。当然,如果以做游戏的形式教给孩子效果会更好。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孩子们动手并观察其他同学是怎样整理用品的,从而改正并能够自己摆放整齐。孩子们会观察到:书包内要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摆放书本用具,按照课程表带学习用品,用不到的学习用品要放在家中。入学初期,班级经常会在打扫教室时拾到许多文具,最有趣的是当老师问:是谁的铅笔呀?孩子们很肯定地摇着头,大声回答:不是我的!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统一的名帖,书本、每件文具上贴好名字,以便被拾到能及时归还。
如在安排孩子们准备一个8杯装酸奶纸盒,把它放在书桌里,里面放纸巾、湿巾等生活必备品。如果学校有固定的整理柜,这个就可以省略了。如果在学校吃饭,要求孩子带一块毛巾,卷好餐具盒。吃饭时将毛巾铺平,饭盒放在上面,这样书桌不会弄油。餐具回家清洗,定期清洗毛巾。
面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为孩子有一个愉快的小学时光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