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丽 王飞
【摘 要】当今社会,人的素质以及教育方式内容等已成为教育部门、社会和国家关注和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大学素质教育包括了: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青春朝气、富有激情活力,有着新生自己个性特点的创造力;情感丰富、对知识、感情的需求以及自我体现意识等迅速发展,同时,思维具有独立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开始向辨证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它们尚处于青春期,因此高校音乐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它对大学生德、智、身心的形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
一、我国高校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国教育强调,教育教学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必须要有市场经济为导向,符合市场规律,但这却在一定上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尤其对于音乐等艺术类教育,如果它按照市场导向去进行教学,一定时期内是能够符合满足要求的。但从长远来看,这却会违背教育本身的战略意义。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人们达到利益的目的,不是谋求利益的工具。这样教育自身将失去其高尚的情操。同样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给音乐教育定好位,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个国家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文明的进步。
就当前,尽管国家教育部明确出台了高校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科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但很多高校并没有把音乐教育提到应重视的高度和地位,而只是仅仅作为选修课,学生也更多是为了这门课程考试容易而选修,这也导致学校老师懈怠;高校的其他各项相关艺术活动或团体活动也不会或很少得到支持。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二、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体现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其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这样描述音乐教育的目的:“为了使人们形成完美的品格建立基础,没有音乐就没有完全的人。”音乐作为人们意识形态的产物,它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对事物真假善恶内涵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它通过音乐艺术的形式体现感情,表达折射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并影响人们。因此,音乐教育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他们的灵魂,使他们形成对不同事物正确的审美观和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充分感受美、品鉴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手段之一。它有着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基本特质,是最直接、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它通过不同的形式、内容、旋律、格调来表达、抒发人们或美好、或激扬、或愤怒等的情感,使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在音的运动和跳跃变奏中感知美、表达美,以此达到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使学生对人生、生活、生命乃至整个世界充满积极、创造、热爱,并让其升华精神思想和信仰。通过对我国民族艺术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和民族的热爱;通过对近代革命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对国外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人生真谛,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这些情操的培养能都是学生更加有意识、主动地去分辨、排斥和抵制那些庸俗腐化、格调低下、颓废的音乐文化,自觉寻求、吸收和接受高雅向上的艺术作品。如,经典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可能我们很多人对其爱情故事了解并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其美妙乐章的聆听和感染,使学生对真诚爱情观形成更加积极正确地树立和认识。又如,钢琴协奏曲《黄河协奏曲》,通过聆听,使学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受中华儿女为新中国建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爱国情怀和精神,这必将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报效祖国的信念和民族责任感。德育教育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而音乐恰是人们的情感语言表达形式。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手段,使学生在动听优美的音乐感染中受到教育。古今中外,众多的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大师无一例外的都与音乐结为至交,终身相伴,并从中获得灵感、启发,取得卓越成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从音乐理论——泛音震动频率实际音振动的整数倍这一原理启发,取得原子跃迁的基频和次数实验。伟大的无产阶级家、人类革命的导师恩格斯尤为爱好音乐。熟悉很多伟大音乐大师的作品,会弹奏钢琴。音乐为其带来和增添了力量、智慧和欢乐。
总之,音乐教学德育内容丰富,它不仅使学生从音乐作品的聆听中培养到高尚的道德,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情感,更使学生理性的把自己对作品的概括转化为抽象思维能力。
(二)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其智力的发展完善
音乐有助于智力的开发。这是由于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想象的艺术,而我们认知的能力首先来自听觉和视觉,因此,它能使大脑皮层在音乐的作用下处于激活状态,由此激发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反应敏捷,增强记忆力。从生理学的角度人类证明,人的左右大脑半球,其功能各不相同。左脑称为“语言脑”,主要是语言和逻辑思维功能;而右脑就被称为“音乐脑”,主要负责音乐、审美等形象思维功能。这两个半脑之间形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音乐能开发智力在于它能开发和促进人的形象思维,平衡调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从而达到开发完善人智力的作用。
音乐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人类内心生活与情感的特有能力,正说明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终身的。国外很多的文学家都认可音乐对他们的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因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具有开发和助推作用。通过音乐变幻激发出人们的思维感情,加之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感情、热情、激情饱满,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因此,理工类学科的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对其自身和专业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音乐对大学生身心教育和健康成长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因为音乐自身就是情感的表达,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学科。音乐对于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具有缓解思想压力,释放心情,治疗心理疾病上都用着很好的促进和辅助作用。音乐教育中的视唱听音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听觉能力从而能达到耳聪目明的作用,而歌唱会使人体的呼吸器官得到锻炼、肺功能增强,发声、咬字、吐字的训练则可使学生口齿灵活;而乐器能够使人体的手指以及部分体质更加灵活和协调性好。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不平衡和成熟,往往导致自身情绪难以调节和驾驭,影响正常的学习、交往和生活。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并起到很好的调节和辅助作用。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音乐的这个作用和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符合时代特点和他们心理需求的积极、向上、优美的音乐作品,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善于思考,拥有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善良正直的道德品质等等,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音乐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人格灵魂
大学生健全的审美人格灵魂渗透于他们对一切事物真假善恶的选择、认识和判断中,通过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和创造,使音乐的深刻内涵洗涤和净化他们的心灵,实现思想情操和思想深度的升华,以构建起更加完善健全的正确品格和人生观。
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道德伦理和美是一致的”。真正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任何力量都不能把这两部分分开。艺术尤其是音乐能够真正培养一个人的个性。音乐作为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美音响运动,它是人类和时代的情感与思想沉淀,它能够健全和完善人的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整体反应,以促进人自身各种心理因素的平衡协调,实现人素质提高。
(五)音乐教育可以是大学生的娱乐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音乐除了其有的教育功能外,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的有益补充。音乐的娱乐功能特点,能够给人们带来心情的愉悦,是人们表达感情对适当的方式之一。相应的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可以使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和接近,从而激发他们创造出更加具有新意的活动。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试教育、一考定终生的教育制度使得学生、学校、家长都过于强调和注重智育,忽视德育教育,导致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实施。因此,高校应当探索和实践音乐教育的新模式,加强德育教育,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和提高,为社会提供真正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璇.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吴璨.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3]王文.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06).
[4]沈安琪,陈伟平.音乐教育从教者的专业性和商业性[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