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柱 张淑萍 张慧
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2012年全国第二次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参赛的课题是《燃烧和灭火》,此课题也是本次比赛参赛教师选择最多的经典课题。同样的课题,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现把比赛时的课堂实录呈现出来,希望能对各位同仁的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课堂实录
多媒体视频:神舟九号升空的精彩瞬间。
多媒体展示:2010年11月5日沈阳某商场火灾、11月13日北京清华学堂火灾、11月15日上海某公寓火灾和12月5日四川道孚草原火灾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关注燃烧,了解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创设情境:表演水中生火的魔术。
师:看来水火可以相容。水中为什么能生火呢?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
设计意图:设置水中生火的魔术,形成学生思维上的冲突,提高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指明学生探究的任务。
任务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
假设猜想:1可燃物;2氧气;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多媒体展示:三组实验器材(学生面前有其中的一组)。
第一组:纸张、木条、石块、玻璃、酒精灯、镊子、火柴。
第二组:蜡烛(两支)、集气瓶、火柴。
第三组:酒精灯、纸杯、火柴、水、烧杯。
生: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并汇报探究情况。
师: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提供实验物品让学生自己选择物品来探究,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物品来确定探究具体内容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一组物品设计多组方案来探究一个或多个猜想,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生:通过探究实验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
常 见 物 质 的 着 火 点物质白磷红磷纸木材木炭无烟煤着火点
(°C)40240280250~330320~370700~750设问:生活中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生:讨论、交流,强化對着火点的理解。
多媒体展示:教材对于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分析其原理。
实验改进:改进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具体做法是:
首先,在一大烧杯中注入热水,并放入用铜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其次,取两个相同规格干燥的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红磷和白磷,用胶塞塞紧管口,同时置于热水中。
最后,取一个大试管将其倒扣在热水下的白磷上。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改进后的实验有何优点呢?
生:分析、归纳、表述自己的观点并揭开水中生火魔术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改进,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强化,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疑品质和敢于挑战权威(教材、教师)的精神。
探究结论: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师: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时候就形成了火,缺一不可。(同时构建“火三角”关系图。)
多媒体展示:火灾图片。
任务二:推测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师:根据燃烧的条件,同学们能否推测出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呢?
生:讨论、推测。
游戏活动:根据同学们的推测,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灭火比赛游戏,以验证我们的推测。你能提出哪些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
生1:可以用嘴吹灭的方法(学生实施灭火)。
灭火的原理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师:这位学生表现得很勇敢,第一时间就把烛火给灭了,老师奖励她一支蜡烛。
生:笑,纷纷举手,积极性更高。
生2:用水浇灭(学生将燃着的蜡烛浸到盛水的烧杯中)。
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同时还可以降低烛火周围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
师:评价学生的方案,奖励学生一根蜡烛。
生3:用扇子扇灭(学生用书本代替扇子将火焰扇灭)。
灭火的原理是:降低烛火周围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
设问:为什么用扇子扇时烛火周围的温度就低于着火点呢?
追问:为什么用扇子扇烛火一扇就灭,而用扇子扇炉火(或大火)越扇越旺?
生:因为炉火产生的热量比较多,扇子扇动使空气流通带走的热量不至于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所以火焰不会熄灭,反而会提供更充足的空气使炉火(或大火)越扇越旺。
师:评价学生灭火表现,鼓励学生利用老师奖励的蜡烛来探究出更多灭火的方法,希望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火灾也能从容、镇定地把火灭掉。
设计意图:通过灭火比赛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探究的意识,激励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来帮助他人的热情,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
学以致用:展示几幅灭火图片,你能说出每幅图上灭火时所应用的原理吗?
多媒体展示:上海某教师公寓特大火灾图片。
多媒体视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上海某教师公寓特大火灾)火灾逃生和自救的视频。
师:上海某教师公寓特大火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高楼发生火灾时,掌握正确的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能救助自己还可以去帮助他人。
板书三:火灾逃生和自救。
任务三:设计逃生和自救的方案及实际演练
学以致用:请同学们设计出家庭或学校教室里发生火灾时,你们逃生和自救的方案并进行实际演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设计逃生方案和实战演练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巩固练习: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吗?(火上浇油、煽风点火、火上弄冰、釜底抽薪)
二、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精细加工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删除了教材中有关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两个探究实验,而是通过提供物品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然后通过熄灭蜡烛火焰的游戏高效完成了灭火原理的教学。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补充了火灾的逃生和自救教学,通过学生实际演练来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珍爱生命、回报社会的情感。对教材的精细加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感觉到所要学习的知识既新鲜又熟悉,从而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问題情境的任务驱动,有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展示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在任务驱动下每一位学生都想通过自主探究来证明自己,也想体验自主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三个任务,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探求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3.传统实验探究方式的改变,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实验探究模式就是将教材中活动与探究模块中设计的活动作为学生探究的全部内容,但真正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预习,对实验探究的目的、操作、结论都已知晓,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就会机械地照教材探究,没有形成学生思维的冲突和拓展,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效。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实验操作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就算经过再多这样的探究活动,也很难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唯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的态度,着力设计更能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实验方案。例如,本节课我通过提供物品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学生通过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方案并进行实验,利用每一组物品,学生都能设计出几种合理的实验方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在交流、合作的氛围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2012JCJY22)。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