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2013-04-29 18:39曾艳
金融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化解农村信用社防范

曾艳

摘要:农村信用社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与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机制逐步完善,风险防控处置机制逐步建立,历史包袱得到消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保持稳定。但随着信用社的高速发展,相应的法律风险也逐渐突出。如客户骗贷、欠债不还导致不良贷款创新高,内部员工监守自盗以至于锒铛入狱等。笔者从银行法律制度的现状,结合邵阳县农村信用社内部制度以及经营的实际,通过在工作过程中接触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归结出现在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风险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其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然后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或降低风险的主要措施,最终达到提高信用社抵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金融风险 防范 化解

一、邵阳县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邵阳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南,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辣椒、柑桔、茶油、花生、百合、黄花、生猪、烤烟等,矿产资源丰富。2012年末,全县有各类工业企业2726个,固定资产8596万元,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7%;商业零售网点5057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7亿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3379万元;对外贸易收购总值1517万元,出口商品总值1571万元。邵阳县属革命老区,是新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县。县内有工商银行邵阳县支行、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农业银行邵阳县支行、邮政银行邵阳县支行、中国银行邵阳县支行、农业发展银行邵阳县支行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7家金融机构。201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10833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37834万元。其中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项存款余额348018万元,占全县各项存款总余额的31.4%;各项贷款余额145555万元,占全县各项贷款余额的61.2%,为该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但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随着业务领域的拓展而不断扩大,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特点。

二、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原因

(一)法律及信用观念淡薄,逃债现象严重

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主要为违约风险。一些企业法人或自然人信用观念淡薄,借款到期不还、难还或不按约定期限归还等不诚信现象在农村信用社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外出逃债、倒闭甩债、直接赖债、间接拖债、攀比欠债、回避躲债等,对逃废债和借贷不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错误地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国家的光不沾白不占,沾了是赚的”。甚至有人以逃废、侵占金融部门资金为荣,称能从银行贷到款的为有手段,贷到款又不还款的为有本事。有的人用银行的贷款吃喝玩乐、嫖赌等。仔细分析这些不诚信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信用社面对的群体主要为农民。目前农村部分人文化程度、文明程度相对低,不注意树立个人诚信形象,从而影响信贷质量等。因此,改变农村诚信缺失局面,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有赖于政府来加以帮助和扶持。只有真正树立农民群众“诚信”意识,才能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队伍素质偏低、竞争手段不强

农村信用社队伍整体素质不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强。目前,农村信用社本科以上学历较少,部分员工甚至连高中都未毕业;二是职业道德缺失,存在道德风险。目前,部分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违规经营,盲目扩大规模,为取得虚假业绩,造成内部经营管理混乱;部分信贷人员违反信贷规章制度,随意超越权限,大量发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造成重大资金损失,部分会计、出纳人员肆意篡改账目,或伪造存单、汇票等侵吞储户存款和客户资金,部分计算机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主机和网络工作站,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采取非法进入、非法修改和非法索取等方式导致资产流失或资金严重损失等;三是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作风飘浮。目前,农村信用社真正想干事的人不多,将信用社的事业当成自家的事情来干的人更加不多,大都表现为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四是业务素质低、工作能力不强。很难拓展信贷领域,行业竞争力差;五是执行力差,上级机构出台的制度、办法、措施很难执行;六是年龄结构偏高,队伍青黄不接;七是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考核不到位;八是银行准入退出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农村信用社竞争手段不强,特别是在技术竞争方面欠缺优势。主要表现为有的业务程序是以市为单位开发,有的以省为单位开发,没有实行全国一盘棋,相对实力较差。因此,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形成的操作风险较大。

(三)结算操作风险,造成资金损失

农村信用社的结算风险主要是犯罪分子利用直接伪造票据、伪造银行汇票委托书或本票申请书、变造票据等结算手段进行票据诈骗;利用银行结算办法诈骗;利用储蓄存单或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诈骗以及利用信用卡诈骗等。结算操作风险的形成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结算业务不断扩大,结算品种日新月异,规章制度繁多,客户与信用社、信用社与其它行社、本地与外地都有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在办理结算时稍有不慎,极易酿成结算事故。如核对印鉴不严,为不符合条件的客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为客户签发的银行汇票、本票有缺陷造成客户经济活动受阻等,都会引起结算纠纷以至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四)贷款缺乏管理,引发操作风险

贷款操作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又一主要风险。形成贷款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未严格按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程序进行管理,在发放和管理贷款方面的操作技术性失误等。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在进行贷款发放时没有严格履行信贷员的职责,在贷款发放时没有严格遵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没有建立严格的贷前调查制度。一是没有严格地进行内部调查,没有通过信贷管理系统、个人征信系统调查借款人、担保人和借款人亲属的信息、借款、担保情况和还款记录,也没有通过公民身份证核查系统调查借款人和担保人身份的真实性。二是没有进行严格的外部调查。没有根据借款人、担保人的居住地址、从事行业、个人透露的信息,对借款人、担保人的情况做更广泛的了解。三是没有实地调查。主要表现为没有到借款人的家里和实际经营地点看一看,没有实地观看借款人的房子、生产设备、实际运转情况及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证件等。也没有查看借款人的生产设备数量、账本等,不了解生产购销状况、成本支出和盈利结构、生产的采购渠道及销售渠道;也不了解借款人生产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对象;没有查看借款人的自有资金情况和在信用社的存取款记录。更加没有了解借款人借款用途的真实性及借款人家庭成员状况,尤其是他们的健康、收入等情况,估算借款人的家庭总收入和总支出等。对这一系列的贷前调查不实,导致贷中调查难以控制,贷后调查难以跟踪,导致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缺乏科学管理。除此之外,贷款投放规模过大过快,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迅猛发展。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的部分行业贷款潜在风险较大,部分是“三高”企业、落后淘汰企业,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贷款投向结构、期限结构的不合理,贷款经营机制的不健全,也是使信用社贷款发生风险、造成损失的原因。

(五)资金来源不足,制约迅速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农村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土地政策趋紧及物价上涨刺激消费、民间借贷活动及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各商业银行下乡设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增速下降,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感到头寸紧张,存贷比较高,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迅速发展。

(六)资产利润率低,风险防范能力不强

市场风险实际上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市场风险主要为利率风险。

利率调整是信用社利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由于利率变化频率、波动幅度以及预测难以把握,一方面存贷款利差难以确定,即造成了盈利能力的不确定;另一方面可能会由于竞争地位的不平衡,使农村信用社在存贷款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经营更加困难,甚至会被挤出市场。

由于农村信用社缺乏利率风险防范意识,不按规定提足应付未付利息,加大了利率风险缺口。即便意识到了利率波动对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依然不知该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

三、防范和化解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案件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内外部稽核检查制度。全面建立起“查、防、堵、惩、教”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制度健全、执行有力、内控严密的案件查防体系,实现案件总数和涉案金额、单位资产案件数量、单位网点案件率的大幅下降等。在当前,如何用长效机制来引导人,用严谨的监督检查制度来约束人,用良好的诚信环境来促进信用社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一是将内外部稽核检查相结合,采取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特别是注重突击检查,加大检查频率和力度,找出信用社在执行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风险点,将信用社暴露出的问题与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充分发挥内部系统监督机制。对业务经营、人事管理等活动中存在群众反映较为突出问题和易发案件重要岗位,要注重加强信访和稽核工作,强化纪检监察、稽核等部门的检查作用,明确案件移送的标准及责任,形成治理案件的合力。三是加强内部审计的力量,加大内部审计力度。信用社工作人员在稽核部门离任审计前,坚决不能走向新的岗位,不能让离任审计流于形式。四是树立诚信环境,严厉打击逃欠债用户。对于逃欠债用户,必须树立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并纳入各行各业的黑名单,迫使其在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树立诚信意识,主动归还债务。只有真正树立农民群众“诚信”意识,打造良好的诚信环境,才能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对员工的心理、道德、行为、操作加以培训,以提高员工的防范技能,做到遇事不慌、有条不紊,并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充分挖掘员工的个人潜力,对拔尖人才要恩威并济,在政策上不偏不倚,做到不拘一格地选拔和运用人才,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人心稳定是防范案件的基础。

(三)加大案件防范宣传力度,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利用案例和经验教训,结合工作和网点实际探讨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对违规人员,应采取建立案件举报、堵截奖励机制,对举报属实的,要对举报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晋升、晋级的参考依据。

(四)加强安全保卫设施投入,从严管理身份证复印件。对农村信用社各基层网点要害部门要增加监控探头,实行全方位监视,消除监控盲区。各网点金库内要安装防撬、防震、防炸等多功能报警探头探视,确保库款安全。从安保设施投入着手,加强对身份证复印件的管理,防止“有心人”收集客户身份证复印件进行违规、违法操作,套取信用社存、贷款。农村信用联社可刻制身份证复印件专用章,专用章内容含客户签名、年月日、注明“该身份证复印件仅用于开户、提前支取、挂失、大额支现等”,设立专门的登记簿,确定专人复印登记,做到复印人与业务经办人相分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可通过电视监控探头远程监控业务员操作全流程。

(五)严格执行重要岗位轮换,强制执行员工休假制度。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制度是农村信用社防范案件发生的必要手段。对此,农村信用社不能以人员少、员工业务不熟等理由,将轮岗制度、休假制度置若罔闻、束之高阁、流于形式,应每年进行至少二个月的会计轮换制度,每月至少实行四天强制休假制度,对有做案倾向的临柜人员造成强烈的威慑力。

(六)注重加大稽核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信用社的监督管理,加大稽核检查力度,特别对辖内网点库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往来资金账务核对、大额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大额支取、大额存款挂失、密码挂失、股金挂失等操作风险较高的业务,必须认真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进行处理。严把贷款发放关,对贷款发放必须做到“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对违规发放贷款行为必须处罚到位。持续做好后续检查及监督整改落实到位,严禁“查而不罚”、“罚而不改”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基层农村信用社只有时刻敲响防范的警钟,从制度建设、员工素质培养以及客户教育等各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化解基层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基层信用社抵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邵阳县政府网:网址:http://www.syx.gov.cn/page/item81/index.html

[2] 湖南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网:网址:http://www.hnnxs.com/Index.aspx

[3] 蒋业英。欠发达地区农信社改革成绩背后有隐忧。中国金融网, 2005

[4] 夏斌,巴曙松。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建议。国研网,2005

[5] 高伟。当前农信社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

猜你喜欢
化解农村信用社防范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班主任如何化解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
SQL注入防护
化解我国房地产库存对策研究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